上氣不接下氣 (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
[成語解釋]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典故出處]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七回:“一霎時漂流數百里外,直把一個好義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氣不接下氣。”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在衛、陳、蔡等國碰壁后,受到了楚國的邀請,孔子立即赴楚,陳國串通蔡國放出囚犯圍堵孔子。孔子師徒被圍困很多天,他們斷了糧,腹中空空,還有同囚犯作戰,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最后被楚軍解圍。
更多信息請查看成語故事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