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科點歷史回顧:始建于1984年,1998年批準為碩士學位授權點,1999年成立神經精神疾病研究中心或機構,2013年成立徐州市神經病學重點實驗室,2004年江蘇省臨床醫學重點專科,2013年臨床醫學博士授權點,2014年與神經外科學聯合成立神經系統疾病研究所。目前神經內科是蘇魯豫皖地區最大的神經疾病診斷治療中心,開放床位400張,八個病區,住院病人達500余人次/天。
2.學科主要研究方向
1)腦血管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2)神經遺傳性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3)神經疾病的電生理和功能成像研究
4)神經干細胞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5)癲癇和變性疾病研究
6)神經心理學和行為神經病學研究
3.學科帶頭人及團隊介紹
1)學科帶頭人耿德勤教授:研究方向為腦血管病、干細胞治療遺傳病和神經行為心理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徐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副主任、附屬醫院腦科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神經內科學教研室主任。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委員、國家腦卒中防治工程專家組成員,江蘇省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徐州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1998年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教師,徐州醫學院“優秀人才”。參與和主持國家、省和市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協同創新課題、新藥驗證等“863”、“973”研究20余項,獲得江蘇省醫學新技術獎6項,徐州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7項,發表國內外論文150余篇,擔任國內外15余本雜志的編委、審稿人。
2)學科方向帶頭人花放教授:研究方向為腦血管病基礎和變性疾病,江蘇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腦科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副主任、神經內科學教研室副主任,美國埃默里大學客座助理教授。曾主持或合作負責多項美國心臟/卒中協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課題。參與和主持國家、省“六大人才”等自然科學基金15項,發表SCI文章20余篇,申請美國專利兩項,獲得徐州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2項。現為中華醫學會、美國神經科學學會、美國心臟與卒中協會、美國生理學會、美國神經損傷學會會員、江蘇省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委員,多家英文雜志編委和審稿人。
3)團隊情況
神經內科為江蘇省臨床醫學重點專科、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重點學科。本學科現有職工50人,全部為碩士研究生畢業學歷,其中有博士及“海歸”人員12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9人。教授級主任醫師8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名,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師”1名,省醫學重點人才1名,省“333” 高層次人才1名,省“六大高峰”人才4人,徐州醫學院“優秀人才”1名,徐州市重點醫學人才1名,形成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團隊。
4. 學科科研情況
本學科近五年獲各級課題20余項,其中國家、省自然科學基金13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SCI收錄論文26余篇,研究成果獲省醫學新技術引進二等獎6項;徐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專利2項。
5.學科科研平臺實力
神經病學實驗室現有工作人員4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人,博士2人。擁有較先進的儀器設備,主要儀器有神經細胞培養工作站、流式細胞儀、基因測序儀等。在教學和科研方面,該實驗室培養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5名,碩士研究生50名,能夠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
6.學科人才培養情況
當前學科帶教《神經病學》課程,帶教學生覆蓋臨床醫學、麻醉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護理學、預防醫學等本科專業,覆蓋臨床醫學、生物學等博士點、碩士點,截至目前共培養14屆學生,90%以上畢業生進入三級甲等醫院就業,10%畢業生進入醫學教育或國外深造。
7.學科社會服務
神經內科是蘇北地區最大的神經疾病診療中心,也是蘇北地區最大的神經病學培訓中心和醫學繼續再教育中心。近五年已成功開展各類神經內科介入、干細胞治療等新技術1000余例次,醫療服務范圍覆蓋整個淮海經濟區。2012年成為國家腦卒中防治基地和篩查基地,2015年獲得國家級“優秀基地”。此外,耿德勤教授連續2年獲得國家級腦卒中防治工程“優秀志愿者”。
8.其他
神經內科是國家級新藥臨床試驗基地,目前承擔10余項國內外大型多中心臨床藥物II、III、IV期試驗,以及國際合作項目如INTERACT、CATIS、CASTOR、ENHANCE等,這些國際性多中心的合作臨床研究推動了本學科快速融入國際交流的平臺,提高了學科在神經疾病診斷、治療和防治方面的水平。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