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行政法學》復習大綱
一、考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學生在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行政學法基礎理論,通曉對行政法的發(fā)展歷程;掌握行政法主體的基本構成及其法律身份的識別;掌握行政行為的一般性知識、行政立法行為的基本特性,普通行政行為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掌握行政行程對行政行為控制與監(jiān)督的意義;掌握行政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和訴訟程序。在掌握行政法知識的基礎之上,學以致用,解決簡單的法律問題。
二、考試方式和考試時間
閉卷考試,總分150,考試時間為3小時。
三、參考書目(僅供參考)
《行政法學》(第三版 ),溫晉鋒 徐國利主編,科學出版社,2015年
《行政法學》(第四版),胡建淼著,法律出版社 2015年
四、試題類型:
主要包括名詞解釋、辨析題、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等類型,并根據(jù)每年的考試要求做相應調整。
五、考試內容及要求
第一章 緒論
掌握:行政,行政種類,行政法,行政法的調整對象;行政法的特點;行政法的法律地位,大陸法系行政法,英美法系行政法;行政法淵源及種類;行政法基本原則。
熟悉:中國行政法發(fā)展歷史時期,西方行政法發(fā)展的階段;行政法學的三種理論;行政法學的發(fā)展歷史。
第二章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掌握:行政法律關系概念的特征;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主體、客體、內容);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特別權力關系;行政主體及其身份識別;行政人及其身份識別;相對人的特殊性;具體案例的實際分析。
熟悉:依法管理的正當性;行政主體、行政人、相對人之間的相互關系;行政法主體、行政主體、行政機關、行政機構的不同及區(qū)別。行政主體、行政人行政職權的特殊性,相對人權利義務的理論、相對人的種類。
第三章 行政行為與行政程序
掌握: 行政行為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行為具體種類;行政行為的內容;自然正義;行政程序的功能;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則、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熟悉:行政行為概念在中國的歷史變遷;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行政行為的生效、無效、撤銷、變更、廢止、終止。
第四章 行政立法與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
掌握:行政立法的概念及特征;行政立法的分類;創(chuàng)制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為與適用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為;行政立法的權限;行政立法程序;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的種類
熟悉:行政立法的產生的原因;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對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的司法監(jiān)督。
第五章 行政許可與行政確認
掌握: 行政許可的概念和特征;行政的性質;行政許可的分類;行政認可的設定;行政認可設定的主體、方式和權限;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行政確認;行政確認的種類;行政確認的形式;
熟悉: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市場的不足;政府干預的限制;行政許可的程序(一般程序與特別程序);行政確認的程序。
第六章 行政處罰與行政強制
掌握:行政處罰的概念與特征;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行政處罰的種類;行政處罰的設定;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行政處罰的管轄;行政處罰的適用條件;行政處罰的適用方法;“一事不再罰”原則的適用;行政處罰與刑罰的競合適用;行政處罰的程序(簡易程序、一般程序、聽證程序);行政強制的概念和特征;行政強制的設定;行政強制與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概念與特征;執(zhí)行罰;代執(zhí)行;行政強制執(zhí)行程序。
熟悉:國家權力與強制;國家強制力的度;行政處罰的基本原則;行政強制的原則;行政強制與刑事強制;行政強制的種類;行政強制的程序;行政強制執(zhí)行主體。
第七章 行政合同與行政指導
掌握:行政合同的概念及特征;行政合同的種類;行政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行政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行政指導的內涵;行政指導的方式與種類;
熟悉:公共行政手段的柔性手段;柔性行政方式的價值與作用;行政指導的基本原則。
第八章行政法律責任與行政救濟風
掌握:行政法律責任概念;行政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行政法律責任的追究主體與方式 ;行政主體及公務員承擔責任的形式;行政救濟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行政復議的范圍;行政復議機關和行政復議機構;行政處方的管轄;行政復議的參加人;和解與調解;行政訴訟的概念;《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行政訴訟的共有原則和特有原則;行政訴訟的范圍;行政訴訟的審判組織;行政訴訟的管轄;行政訴訟第三人;行政訴訟證據(jù);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行政訴訟程序;行政訴訟的判決、裁定和決定;行政賠償。
熟悉:行政救濟的功能;行政復議的基本原則;行政復議申請、受理、審理、中止和終止、決定;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