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培養模式,著力建設一支適應農村改革發展和新形勢新任務要求的高素質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人才保障,經研究決定,在全市繼續實施“后備村干部培養工程”。2011年,在全市公開選拔100名符合擔任村干部條件的優秀農村青年到瀘州職業技術學院脫產參加成人大專學習,畢業后回村按程序擔任村干部。
一、選拔條件
(1)政治思想素質較好,有志于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基層工作;
(2)綜合素質較好,有一定的語言表達和組織協調能力;
(3)高中以上學歷的農村青年、初中以上學歷的退役軍人;
(4)年齡在35周歲以下(1976年8月31日后出生);
(5)身體健康。
符合上述條件,中共黨員、農村致富帶頭人或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在部隊服役期間獲得表彰的,優先錄取。
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或違反計劃生育的人員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不得報考。
二、選拔步驟
1、組織報名(8月10日-8月15日):各區縣以鄉鎮為單位設置報考崗位,在鄉鎮組織現場報名,不收取考生報名費,報名時考生須填寫《瀘州市公開選拔后備村干部報名登記表》一式三份??忌荒軋罂紤艏诘鼗蚓幼〉剜l鎮設置的崗位。
2、資格初審及領取準考證(8月16日-8月17日):各鄉鎮黨委負責對考生進行資格初審,審查合格的,由區縣組織人事部門發給準考證??荚嚂r,考生持本人準考證和有效身份證到指定地點參加考試。
3、筆試(8月18日):筆試科目為《文化知識綜合測試》,試題由市上委托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命制。在各區縣設置考場,由區縣組織人事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筆試成績占考生總成績的60%。
4、公布筆試成績及面試入圍人員(8月20日-8月21日):筆試成績于8月20日在各區縣組織人事部門公布。各區縣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各鄉鎮選拔計劃數,從高分到低分確定2倍比例的面試入圍人選,并于8月20日-8月21日在各區縣組織人事部門公布。
5、資格復審(8月22日-8月23日):各區縣組織人事部門負責對考生進行資格復審。資格復審須查驗考生身份證、畢業證原件和《瀘州市公開選拔后備村干部報名登記表》。資格復審不合格的,可在報考同一鄉鎮的考生中按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遞補。
6、面試(8月24日):面試由各區縣組織人事部門負責實施,面試成績占總成績的40%。面試所需費用由區縣財政承擔,不收取考生面試費用。
7、體檢(8月25日-8月26日):由各區縣組織人事部門按1:1的比例組織體檢,體檢費用由區縣財政承擔。體檢標準參照修訂后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和《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執行。
8、政審(8月27日-8月29日):各區縣委組織部和鄉鎮黨委負責對擬錄取人員進行政審,主要審查是否符合擔任村干部條件。
9、確定錄取人選(8月30月-8月31日):各區縣組織人事部門根據筆試和面試成績、體檢及政審情況,確定擬錄取人員,于8月31日公布正式錄取人員名單。
10、簽定協議(9月上旬):后備村干部于9月5日前到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入學報到,送培區縣委組織部、鄉鎮與錄取學生簽訂《學習與就業服務協議》。后備村干部到校后,按照有關規定參加全國成人高考入學考試。體檢、政審不合格或未在規定時間到校報到的,區縣組織人事部門可在報考同一鄉鎮并參加面試的考生中根據筆試和面試成績、體檢及政審情況從高分到低分遞補。
三、學習培訓
1、就讀學校及專業。后備村干部就讀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習專業為農村行政管理,學制為三年(在校學習兩年、實習一年)。
2、學習費用。后備村干部每年所需的學費、住宿費、教材資料費4400元由送培區縣、鄉鎮兩級財政各按50%承擔。后備村干部在校學習期間,根據考核情況可獲得相應的獎學金。
3、在校管理。后備村干部在校期間以學校管理為主,送培區縣委組織部、鄉鎮黨委協助做好管理工作。寒暑假期間,送培鄉鎮黨委根據工作需要,安排后備村干部到村見習。
四、上崗服務及待遇
1、上崗服務。對按期獲得畢業證書的后備村干部,送培鄉鎮根據村級班子建設實際情況或村級組織在換屆時的預留職位情況,安排到村擔任黨組織副書記、主任助理或文書等職,連續服務期限為6年。服務期滿,符合條件的可以繼續留任。
2、福利待遇。后備村干部任職后,基本報酬及福利待遇按在職村干部標準執行,所需經費由區縣、鄉鎮財政予以保障落實。后備村干部在第三年實習期間無獎學金,享受相應職務村干部的基本報酬及福利待遇,并計算服務年限。
本簡章由市、縣(區)委組織部負責解釋。咨詢電話:市委組織部(3191186)、合江縣(5269686)、敘永縣(6233277)、古藺縣(7233950)、江陽區(3123717)、納溪區(4210718)、龍馬潭區(2522107)。
附件:2011年瀘州市公開選拔后備村干部報考崗位設置情況
2011年8月5日
2011年瀘州市公開選拔后備村干部報考崗位設置情況
區縣 | 鄉鎮 | 選拔名額 |
合江縣18名 | 密溪鄉 | 1 |
白米鄉 | 1 | |
白沙鎮 | 1 | |
參寶鄉 | 1 | |
焦灘鄉 | 1 | |
先市鎮 | 1 | |
堯壩鎮 | 1 | |
車輞鎮 | 1 | |
九支鎮 | 1 | |
五通鎮 | 1 | |
二里鄉 | 1 | |
鳳鳴鎮 | 1 | |
實錄鄉 | 1 | |
榕山鎮 | 1 | |
白鹿鎮 | 1 | |
甘雨鎮 | 1 | |
南灘鄉 | 1 | |
自懷鎮 | 1 | |
敘永縣20名 | 赤水鎮 | 1 |
分水鎮 | 1 | |
觀興鄉 | 1 | |
合樂鄉 | 1 | |
后山鎮 | 1 | |
黃坭鄉 | 1 | |
兩河鎮 | 1 | |
落卜鎮 | 1 | |
馬嶺鎮 | 1 | |
摩尼鎮 | 1 | |
石壩鄉 | 2 | |
水潦鄉 | 1 | |
水尾鎮 | 1 | |
天池鎮 | 2 | |
興隆鄉 | 1 | |
敘永鎮 | 1 | |
營山鄉 | 1 | |
震東鄉 | 1 | |
古藺縣26名 | 古藺鎮 | 2 |
永樂鎮 | 1 | |
太平鎮 | 1 | |
石屏鄉 | 1 | |
大村鎮 | 1 | |
東新鄉 | 1 | |
土城鄉 | 2 | |
二郎鎮 | 2 | |
水口鎮 | 1 | |
石寶鎮 | 2 | |
魚化鄉 | 1 | |
護家鄉 | 1 | |
觀文鎮 | 1 | |
椒園鄉 | 1 | |
馬嘶鄉 | 1 | |
雙沙鎮 | 1 | |
馬蹄鄉 | 1 | |
德耀鎮 | 1 | |
大寨鄉 | 1 | |
桂花鄉 | 2 | |
黃荊鄉 | 1 | |
江陽區12名 | 丹林鄉 | 2 |
黃艤鎮 | 2 | |
石寨鄉 | 1 | |
通灘鎮 | 1 | |
藍田街道 | 1 | |
華陽街道 | 2 | |
鄰玉街道 | 2 | |
分水嶺鄉 | 1 | |
納溪區15名 | 新樂鎮 | 3 |
渠壩鎮 | 1 | |
白節鎮 | 2 | |
護國鎮 | 2 | |
棉花坡鎮 | 2 | |
大渡口鎮 | 2 | |
天仙鎮 | 2 | |
合面鎮 | 1 | |
龍馬潭區9名 | 金龍鄉 | 1 |
長安鄉 | 1 | |
石洞鎮 | 2 | |
羅漢鎮 | 2 | |
胡市鎮 | 2 | |
雙加鎮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