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工業學院專升本招生《網絡工程》專業綜合課包括兩部分內容:數據結構和操作系統。目的是全面考核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含高職)應屆畢業生對于這兩門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水平,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相關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達到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要求。
一、《數據結構》考試大綱
考試基本要求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本課程主要講述如何組織各種數據在計算機中的存儲與運用。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理解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各種數據結構特點、存儲表示和常用算法,初步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線性表
1.掌握線性表的邏輯結構和順序存儲結構;
2.理解線性鏈表,循環鏈表的鏈式存儲結構的特點。
(二)棧和隊列
1.掌握棧與隊列的定義、基本操作和實現算法;
2.理解鏈式存儲結構實現的鏈隊列;
3.理解順序存儲結構實現的循環隊列。
(三)串
1.理解串的定義、邏輯結構及基本操作;
2.理解串的存儲結構;
3.了解模式匹配的定義及基本算法。
(四)數組和廣義表
1.掌握數組的定義和運算;
2.理解數組的順序存儲結構及特殊矩陣的壓縮存儲;
3.了解稀疏矩陣相關理論;
(五)樹和二叉樹
1.掌握樹的結構定義及基本操作;
2.掌握二叉樹的結構定義及基本操作;
3.掌握二叉樹的性質及前序,中序,后序遍歷二叉樹;
4.掌握樹與二叉樹的相互轉換、森林與二叉樹的相互轉換,樹的遍歷算法;
5.掌握哈夫曼樹及其應用。
(六)圖
1.理解圖的定義和術語及圖的鄰接矩陣表示法;
2.掌握圖的深度優先搜索和廣度優先搜索算法;
3.掌握生成樹,最小生成樹的概念;
4.了解構造無向圖的最小生成樹的算法;
(七)查找
1.理解順序查找算法、折半查找算法;
2.理解二叉排序樹。
(八)內部排序
1.理解直接插入排序算法、希爾排序算法;
2.掌握冒泡排序算法、快速排序算法。
二、《操作系統》考試大綱
考試的基本要求
操作系統是計算機專業必修課程之一,主要講述計算機系統中的軟件和硬件資源管理、分配與調度原理,為用戶提供一個方便靈活、安全可靠的工作環境。通過學習,要求學生較為系統地理解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了解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發展特點、設計技巧和方法,對常用計算機操作系統會進行基本的操作和使用,并初步具備運用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1.理解操作系統的特征與功能;
2.理解操作系統在計算機系統中的地位;操作系統的形成和發展;
3.理解多道程序設計和虛擬處理機的原理;
4.了解分時、實時、批處理操作系統的特征。
(二)用戶與操作系統的接口
1.了解作業,作業步,作業流的概念;
2.了解脫機作業控制方式,聯機作業控制方式的原理。
(三)作業管理
1.理解作業管理及作業調度程序的基本功能;
2.掌握作業的狀態及轉換;
3.掌握脫機輸入輸出和SPOOLing 技術;
4.理解作業控制塊和作業后備隊列;
5.掌握常用的各種作業調度算法。
(四)進程管理
1.理解程序的并發執行和資源共享;
2.理解程序并發執行的特性;
3.掌握進程的概念、進程的表示和調度狀態;
4.理解進程控制原語;
5.掌握常用的進程調度算法(靜態優先級法,動態優先級法,時間片輪轉法);
6.掌握進程間的同步與互斥及P,V操作原語;
7.掌握死鎖的概念、起因及產生死鎖的必要條件;
(五)存儲管理
1.理解存儲管理的基本概念(地址空間,存儲空間,靜態地址再定位,動態地址再定位)、虛擬存儲器的概念;
2.理解分頁存儲管理原理;
3.掌握各種頁面置換算法(FIFO,LRU,LRU近似算法)。
(六)文件管理系統
1.理解文件和文件系統的概念;
2.理解文件的基本類型及文件系統的基本功能;
3.理解文件的邏輯結構(記錄式文件,流式文件);
4.理解文件的物理結構(連續結構,串連結構,索引文件);
(七)設備管理
1.理解 I/O設備類型及控制方式;
2.理解設備管理的基本功能;
3.理解順序存取存儲設備,直接存取存儲設備;
4.了解磁盤的驅動調度算法。
(八)常用操作系統
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的相關理論與操作。
三、考試形式及時間
1.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2.答卷時間為60分鐘,滿分100分。
四、試題類型
1. 填空題 2. 選擇題 3. 判斷題 4. 簡答題 5. 計算或綜合題
五、參考書目
1.《數據結構》,嚴蔚敏、吳偉民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2.《計算機操作系統》,湯子瀛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