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與管理學院
云南大學城市建設與管理學院成立于2004年7月,是云南大學為適應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發展而組建的理工管相結合的新型學院。學院下設土木工程系、城市規劃系、城市管理系、環境工程教研室和數字城市實驗教學中心,設有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城市管理、工程管理、風景園林、環境工程6個本科專業;設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城市管理碩士點、人文地理碩士點和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點,以及生物災害環境工程博士點研究方向。學院數字城市實驗教學中心是云南省省級示范實驗中心,下設建筑材料與土工實驗室、工程檢測實驗室、工程測量與模型實驗室、建筑物理與建筑環境實驗室、建筑災害與公共安全等專業實驗室,是云南大學工科類專業的人才培養基地、教學改革創新基地和科研工作基地。學院現有教職工6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博士和在讀博士29人,碩士25人,碩士生導師15人。在校本科生900余人,碩士研究生100余人。學院具有一支素質較高、結構合理、認真負責的教學、科研學術梯隊,學院教師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基金項目資助,減災防災及防護工程學科群獲得云南省"211"三期重點學科建設資助。
學院以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雄厚,實際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全面,廣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高素質人才為教學目的。主要培養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城市管理、市政工程、風景園林、工程管理、工程減災防災、環境工程等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學院倡導教學改革、教育創新,注重教學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積極培養社會急需的人才,努力提高畢業學生的就業率。針對學院的專業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大量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雙語教學、案例教學,打造適應社會需求的精品課程,注重教學中各實踐性環節,特別是專業實習的培養。
學院培養的學生,深受實習單位的歡迎和好評,具有良好的、廣闊的就業前景。
城鄉規劃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國家城鄉發展需要,具備堅實的城鄉規劃設計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實踐能力,具有社會責任感、團隊精神、創新思維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尊重地方歷史文化,能在專業規劃設計機構、管理機構、研究機構從事城鄉規劃設計及其相關的開發與管理、研究與教育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城鄉規劃的基本知識與基礎理論,接受城鄉規劃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設計表達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處理城鄉發展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歷史遺產的復雜關系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從事城鄉規劃設計和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質。
本專業在云南省內多家甲乙級規劃設計院建立教學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實習條件。
畢業生適應的工作領域:城鄉規劃設計、城鄉規劃管理、城市建設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園林綠地規劃與管理、景觀規劃設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部門的設計、科研、教學、技術業務與技術管理工作。
本專業不招色盲、色弱的學生;學生要求有一定美術基礎,入學后加試美術,成績不合格者由學院安排轉其他專業。
本專業學制五年,畢業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風景園林專業
隨著2011年風景園林學科晉升為國家一級學科,"景觀建筑設計"專業正式更名為"風景園林"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風景園林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能勝任風景名勝、城鄉綠化、城鄉規劃、環境和生態保護、旅游發展、建筑設計等各類風景園林工程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面向未來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可獲得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園林建筑設計、風景園林工程設計、園林植物景觀規劃設計及綠地系統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生態景觀規劃、遺產保護等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繪畫技法、制圖方法、風景園林表現技法、規劃設計方法等方面的綜合訓練;具有運用所學藝術理論、設計理論,進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及表達、園林施工與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專業在云南省內多家甲、乙級規劃設計院建立教學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實習條件。
畢業生適應的工作領域:畢業后能從事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管理和研究工作。含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及其相關規劃設計機構的業務工作;城鎮建設、國土、環保、旅游、文化等政府主管部門的管理工作;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相關教育及研究工作。
本專業不招色盲、色弱的學生;學生要求有一定美術基礎,入學后加試美術,成績不合格者由學院安排轉其他專業。
本專業學制五年,畢業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城市管理專業
城市管理專業是云南大學為適應城市發展和建設的需要開設的綜合性較強的管理類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城市社會學、城市經濟學、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現代化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手段和技能,能在城市各級政府、城市管理機構、建設部門、城市社會團體、城市企事業單位、城鎮社區、教育科研等部門從事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城市社區物業管理、城市發展管理等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城市概論、管理學原理、城市管理學、數字化城市管理、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管理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城鄉規劃原理、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市政工程管理、經濟學原理、城市經濟學、公共經濟學、法學概論、統計學原理、城市投融資管理、城市社會學、測量學與識圖、城市公共環境檢測技術、管理應用軟件、數據庫原理及應用、CAD設計軟件運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方法,接受社會調研、計算機應用技術、現代虛擬城市模擬技術等技能的基本訓練,通過理論講授、案例分析、知識競賽、上機實習、實地調研等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具備從事現代化、信息化城市綜合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適應的工作領域:政府機關、城市建設及管理部門、城市金融單位、非政府機構組織、城鄉規劃建設企事業單位和高等院校等部門,從事城市管理、城鄉規劃管理、城市建設管理、市政工程管理、投融資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社區管理、物業管理、城鎮發展決策研究以及其他相關的公共管理等工作。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工程管理專業
工程管理專業培養具備國際視野,適應國內經濟建設發展需求,具備工程技術、管理學、經濟學及法律知識,接受過基本的工程師訓練,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中從事項目投資決策和全過程管理工作的綜合型、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土木工程專業和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具備綜合應用以上幾個領域的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適應的工作領域: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工程建設施工企業、工程建設咨詢服務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咨詢服務企業等。與本專業有關的執業資格包括:注冊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房地產估價師、注冊房地產經紀人、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等。
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土木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橋梁和地基處理等領域從事設計、施工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力學、巖土工程、結構工程、路橋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工程制圖、工程測量、計算機應用、專業實驗、結構設計及施工實踐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本專業畢業生應當具備從事房屋建筑工程、巖土工程、地下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等工程類型的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能力。
畢業生適應的就業領域包括: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高校和科研單位等,主要職位包括:施工單位的施工技術及工程管理人員;建設單位的基本建設管理人員;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土木工程管理、質量監督人員;房地產、市政開發公司的工程管理人員;工程監理公司的項目監理人員等。
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環境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物理化學、工程制圖、微生物學、環境監測、大氣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環境生態工程等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城市和城鎮水、氣、聲、固、噪聲等污染防治和環境生態、環境監測等方面工程技術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專業人才。
課程體系:環境工程專業下設置環境生態和環境工程兩個專業方向,每個方向開設了18門專業選修課,并采取1-2學分小學分制。除學習數學、物理學、化學、外語、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理論知識外,還學習工程力學、工程制圖、電工學、環境工程原理、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重點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噪聲污染控制工程、環境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生態工程等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環境微生物學實驗、環境監測實驗、環境工程專業綜合實驗等實驗課、環工原理課程設計、水污染控制課程設計、大氣污染控制課程設計、環境生態工程學課程設計、創新實驗、金工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就業方向:政府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學校等從事環境工程領域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報考限制:色盲、色弱考生限報。
學制與學位:采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