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礦與非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礦業學院)
金屬礦與非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
專業代碼520601
專業名稱金屬與非金屬礦開采技術
基本修業年限基本學制為3年,彈性學習年限2—5年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全面素質,掌握金屬與非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備從事本專業一線工作所必需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能從事采區規劃、礦山(露天、井下)單體設計、礦山采掘工程施工組織管理、采礦生產組織與管理、礦井通風防塵、安全生產管理等崗位群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業面向
主要面向金屬、非金屬礦山和采礦、掘進施工企業生產一線施工組織管理、生產組織管理及安全生產管理等崗位群,從事采區規劃、礦山(露天、井下)單體設計、施工組織管理、生產組織管理、安全事故預防等工作。
主要職業能力
1.了解采礦工程、礦山地質、礦山測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
2.掌握爆破、掘進、采礦、礦石運輸、礦井通風等基本理論和工藝方法;
3.掌握采區開發、礦體開采、巷道開拓的單體設計方法;
4.具備礦山采掘工程施工組織管理、采礦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5.了解礦山壓力及巖體工程監測知識,掌握礦井通風防塵、礦山安全以及礦井災害預防等技術;
6.了解采礦技術的發展動態,熟悉國家有關采礦工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核心課程與實習實訓
專業核心課程包括《礦山地質》、《工程爆破技術》、《井巷施工技術》、《地下礦開采技術》、《露天礦開采技術》、《礦井通風防塵》、《巖石力學與邊坡工程》、《礦山設計》、《礦圖及CAD》等。
在校內進行金工、礦山地質、礦山測量、采礦工藝、井巷施工工藝、礦井通風、爆破器材識別等專項實訓,通過校內課程學習及實訓,訓練學生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完成職業素養的初步養成。
在校外進行專業認識實習、礦山綜合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的實訓。學生在校外實訓基地參與生產操作,全面進行施工組織管理、生產組織管理及安全生產管理等職業(崗位群)技能訓練,進一步促進職業素養的養成。
職業資格證書
可取得證書:中(高)級工程爆破工證、工程測量工證、礦井開掘工證、井下采礦工證、支護工證、礦井通風工證、礦山安全監測工證等證書,學生至少取得上述證書之一。
安全技術與管理專業(礦業學院)
安全技術與管理專業:
專業介紹:安全技術與管理專業(專業代碼:520904)是一門安全技術與安全管理并重的專業,主要面向工礦商貿企業、政府安全職能部門以及中介服務機構等。專業教學團隊共有專兼職教師17人,其中校內專任教師9人,校外兼職教師5人,12名校內專任教師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3人、助教2人。團隊教師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持參與完成科研、教研項目50余項,主編教材《安全系統工程》、《礦業工程CAD》等共5本,主持完成生產企業開采設計及安全評價等技術服務項目50余項,獲得各種獎勵50余項。本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必需的安全技術與安全管理能力的知識結構,熟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政策,具有面向區域內工礦商貿企事業單位從事安全檢查、安全檢測與監控、安全評價、安全設計、事故預測預防、事故管理與應急處置等實際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滿足生產第一線要求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安全系統工程、CAD應用技術、安全評價實務、安全生產技術、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爆破安全技術、安全設施設計、工程經濟學等。
就業方向:專業擇業面廣,畢業生可在礦業、建筑、化工、石油、電力、城建、交通、水利水電、民航、保險、商貿以及安全生產中介服務機構等企業或管理部門從事安全技術與管理、安全評價及設計、工程施工安全監督與監理、事故損失控制、安全保險管理以及政府及事業單位的安全監察、管理工作。
可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工程爆破工、安全監測工。
近年優質就業單位:云南中航建設有限公司、云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云南黃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水電十四局、昆明賽特拉礦山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等。
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礦業學院)
煤礦開采技術專業:
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代碼520501,主要專業方向為:煤礦開采、煤礦掘進、煤礦管理,對應職業類別為礦物采選人員。
培養目標:煤炭號稱工業的糧食。鋼鐵、有色金屬等冶煉工業,水泥、磚瓦等建筑材料制造業,燃煤發電、供熱取暖等能源工業都離不開煤炭。人類文明的發展與煤炭的利用息息相關,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煤大國,也是最大的用煤大國。中國近30年經濟的飛速發展,也是在迅速發展煤炭工業的基礎之上取得的,我們的煤炭產量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突破十億噸,此后以每年1億噸的增速迅猛發展,在今后150年內,煤炭是人類文明不可缺乏的物質基礎。煤礦開采過程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大量懂得專業知識、有專業技能的專業人才來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煤炭行業目前正因為是缺乏大量的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才,才導致出現安全事故頻發的現狀。國家的富強需要大量的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才。煤礦開采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地質、測量、機電、采礦、安全等專業知識和技能,需要大量的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支撐,才能實現安全、高效的生產。本專業培養能從事煤礦生產技術管理、采礦工程設計和安全管理的高技能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工程力學、煤礦地質學、工程測量、煤礦地下開采技術、煤礦露天開采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工程爆破、井巷工程、礦井通風、采掘機械、礦山電工、煤礦安全技術、煤礦礦井設計。
師資情況:煤礦開采技術專業辦學歷史悠久,現已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教學水平高和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現有校內專任教師11人,其中正教授5人、副教授2人、高級工程師1人、講師2人及助教1人,校外兼職教師8人。教師隊伍中多數是行業專家,在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實訓條件:校內建有地質模型實訓室、工程爆破實訓室、井巷工程實訓室、煤礦開采理實一體實訓室、數字礦山實訓室、礦山通風實訓室,校外簽有云南東源煤電集團、貴州省六枝工礦集團、昆明煤炭設計研究院等十余家企業構成的實訓基地,為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創造了良好的實訓條件。
資格證書:爆破資格證、測量資格證等。
畢業生可從事工作:
1、煤礦設計人員(在設計院或煤礦技術科負責工作面、采區、礦井設計工作);
2、煤礦生產管理人員(擔任煤礦生產單位隊長、區長、礦長等職務,負責組織指揮采煤隊、采區、礦井開展生產活動);
3、中介機構工程技術人員(在安全評價單位或煤礦檢測試驗單位,負責煤礦礦山相關安全評價、技術檢測、技術檢驗、分析試驗等工作);
4、國家公務員(在煤管所、煤炭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負責監督檢查煤礦執行國家相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履行法定義務的情況)。
人才培養成果:我校自上世紀80年代開辦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以來,為社會培養了近千名專業技術人員。目前,歷屆畢業生均有的成為煤礦的礦長、總工,有的成為國家煤炭行業行政技術主管機關的處長、科長,有的成為云南省煤炭科研究機構和技術服務機構的技術專家。
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畢業生職業生涯及薪酬
我校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畢業生中,每年均有考入煤炭管理機關的學生。根據多年的煤炭管理機關錄用情況,不需要拼爹,只要擁有真才實學,就可以通過國家招考進入相關的煤炭行業管理機關。
我校煤礦開采技術專業還可以通過專升本考試,進入昆明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地質工程專業學習。這樣一來,你就具備了兩個專業背景,成為復合型人才,用人單位也特別喜歡錄用這樣的畢業生。這樣的畢業生,在畢業后的就業非常容易,同時,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自2014年來,由于經濟疲軟,煤炭行業全行業虧損,從而導致煤礦開采技術人員收入大幅下降,但在2014年以前,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畢業生職業生涯及薪酬一般是:在畢業前的畢業實習期間,從2000元/月到3000元/月不等。畢業后正式參加工作一般都擔任技術員的薪酬一般均在5000元/月以上。畢業后通過努力,幾年后升至采區區長的,年薪一般都在十萬元以上。如果能擔任礦長、總工,其年收入在五十萬元至百萬元之間。由于煤炭是工業的食糧,是現代文明社會所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相信在今后3至5年后,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人員的薪酬還會恢復到2014年以前的水平。
礦物加工技術專業(礦業學院)
礦物加工技術專業:
專業代碼:520602
專業名稱:礦物加工技術
基本修業年限:基本學制為3年,彈性學習年限2~5年
礦物加工技術又稱為選礦技術,是將礦山開采出的礦石利用機械加工的方式將其中有價值的成分分選提取,獲得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所需原料的一種工業技術。礦物加工技術專業則是培養掌握選礦技術,從事各種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有關的工作的專門人才的專業。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礦物加工技術專業1954年開設,是學校重點專業,教學設施完善,師資力量雄厚,辦學實力強。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群是我國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包括地質、采礦、選礦、冶金(化工)、材料等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從事礦物(金屬、非金屬、煤炭)分選加工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領域內的生產、設計、科學研究與開發及技術改造與管理的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化學、力學、礦物學、選礦學、機械工程、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實驗研究、選礦廠設計方法、生產管理、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礦物加工方面的研究、設計與生產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有關化學、有機化學、工程流體力學等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礦物學與巖石學、機械、電工與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3.掌握礦物(金屬、非金屬、煤炭)材料科學的基本知識及材料性能檢測、研究方法及產品質量控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4.掌握礦物加工選礦廠設計方法,并具有進行工藝設計的能力;
5.具有礦物加工常規機、電設備的事故處理與設備維護的基本知識和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能力。
主要課程:分析化學,工程流體力學,碎礦與磨礦技術,浮游選礦技術,重力選礦技術,礠電選礦技術,選礦廠設計,選礦試驗研究與檢測,資源綜合利用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專題實驗、計算機應用及上機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安排不少于16周。
工程地質勘查專業(礦業學院)
工程地質勘察專業:
專業代碼:520201
專業介紹:
工程地質勘查的主要目的是調查工程測區的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分析、預測工程測區、自然地質作用和工程地質作用的發生、發展規律。研究工程地質問題并提出防治、治理措施。本專業是使學生獲得地質勘查技術的基本訓練,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能從事工程地質勘察、分析與評價及礦產資源普查等工作,具備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檢測的能力。具有一般巖體、土體整治、改造和利用的初步分析、論證和處理能力。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的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物學巖石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巖體力學、工程地質學、巖土工程勘察、地質信息管理、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地質災害評價、礦床學、找礦勘探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以下工作:
1、在城市建設、公路、鐵路、水利水電等行業從事巖土工程勘察,設計及評價等工作,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及相應的土體治理工作;
2、在資源勘查部門從事礦產地質調查和勘探工作;
3、在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從事礦產資源的評價、管理和規劃工作;
4、能擔負生產礦山的地質工作,礦山地質管理、礦山綜合地質研究等工作;
5、在基礎工程部門從事地基基礎施工組織設計與管理等工作。在相關部門從事土工實驗工作。
職業資格證書:畢業生應獲得職業技能證書有:地質勘察工、地質鉆探工。
近年優質就業單位:畢業生近年就業的優質單位有:西南勘察設計院、南方地勘公司、云南銅業集團、中國黃金集團、玉溪礦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