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招生簡章-院系簡介和招生專業簡介
(一)管理與經濟學院簡介
管理與經濟學院以原臨滄師專管理類專業為基礎,2003年開始招生,2009年設立經濟與管理系,2016年改為管理與經濟學院。管理與經濟學院全日制在校生30個教學班1400余人。
管理與經濟學院設置本科審計學專業,是國家最早在云南布點的專業。設置會計、經濟信息管理、工商企業管理、酒店管理、社區管理與服務、保險、市場營銷、空中乘務8個??茖I??罩谐藙諏I與云南華西航空旅游專修學院、成都東星航空學院合作辦學,學生管理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已成為我校第一個成功實行校企合作辦學的試點專業。
管理與經濟學院有專兼職教師40人,其中,專職教師28人,兼職教師12人。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3人,碩士23人。有二級教授,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云南省優秀社科專家,云南省四個一批人才1人。教師的多份決策咨詢報告被國家社科基金《成果要報》、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涉藏工作快報》、教育部《高校智庫專刊》專版刊發,獲中央領導同志批示。聘請臺灣著名教授、中華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中華商業管理學會秘書長,中華城市發展協會秘書長高宏華擔任兼職教授。教師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3項,一般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12項;主持完成12項橫向課題,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建成空中乘務專業實訓室、商務禮儀實訓室、市場營銷實訓室、會計會電實訓室、社區管理與服務實訓室、金融經濟管理實訓室、工商企業管理實訓室、ERP企業沙盤模擬實訓室、算盤模擬共享實訓室、三維仿真導游實訓室和模擬導游實訓室等11間實訓室,設備總值700多萬元。校外建立了成都東星航空學院、云南世博集團、云南民族村、上海金庭酒店等14個實踐教學基地。從臨滄市政府、云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臨滄機場、臨滄市旅游服務中心、云南臨滄空港觀光酒店等各類相關單位聘請校外兼職教師為學生開展實訓教學;與云南財大、臨滄市政府商務局、市旅發委等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對全市的電子商務人才、導游職業資格證書開展了多次培訓,成為全市電子商務和導游等經濟管理類行業的人才培訓基地。
管理與經濟學院秉承立德樹人之校訓,博雅嚴謹之校風,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提升協同創新能力貫穿于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堅持德育為先,質量立院,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教書育人為根本,積極探索高職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品格優秀、基礎扎實、技能嫻熟”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和實踐基地建設,堅持以教學促學科,以科研帶動教學發展。堅持以學生為本,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畢業生就業渠道寬廣,就業率100%。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本科專業
審計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審計及會計、財務、稅收、法律等方面理論知識,掌握審計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高尚的審計職業道德和較強的審計業務能力,能從事政府審計和企業審計工作、教學與科研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審計學原理,基礎會計,經濟學原理,管理學原理,經濟法,財務管理,財務會計,審計法規,內部控制學,中級財務會計,財務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實務,政府審計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政府審計機關和司法機關從事審計檢查與鑒定工作;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服務與管理咨詢工作;中、高等職業學校等從事教學工作。
??茖I
(1)市場營銷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現代營銷觀念,掌握現代管理與營銷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市場分析、營銷策劃、產品開發、推銷、促銷、產品采購等實際營銷問題的高級營銷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經濟學原理、微積分、基礎會計學、統計學、國民經濟統計概論、稅收管理、經濟法概論、消費心理學、企業戰略管理、投資學、市場調查與預測、市場營銷學、商務談判與推銷技巧、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廣告學、公共關系學、商品流通概論、社交禮儀、企業定價。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各類企、事業單位,金融、保險和經濟部門。
(2)酒店管理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旅游管理的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普通話、外語、計算機國家等級證書。熟悉國家有關部門旅游的政策法規,了解云南旅游資源,并具有一定旅游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經營和管理能力。能夠勝任旅游局、酒店賓館、旅行社、風景區等崗位的經營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等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應用寫作、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消費心理學、飯店管理概論、公共關系學、主要客源國家地區概況、飯店管理經典案例、飯店人力資源管理、飯店管理與成本核算、服務禮儀、酒店市場營銷、管理學原理、形體訓練、旅游英語、經濟數學基礎、飯店康樂管理、飯店管理業務、旅游資源開發與管理。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外事部門、旅游部門。
(3)經濟信息管理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經濟管理基本知識和原理,具有較強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經濟應用文寫作能力,熟練國家現行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和當地的產業政策、發展規劃的應用型高等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大學英語、計算技術應用基礎、經濟數學基礎、西方經濟學、基礎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原理、工商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學、公共關系學、企業會計、經濟法概論、稅制與稅法概論、商務談判實務、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調查與預測。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的經濟管理以及金融、保險等行業。
(4)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好的協調溝通能力,掌握現代辦公技能以及一定的交際能力。
主要開設課程:公共行政管理學、秘書學、公共關系學、市政學、環境保護與環境保護法、中國邊疆與民族問題、社會工作與政策法規、個案工作、社區工作、社區管理、物業管理、物業管理實務、物業設備管理、小城鎮社區規劃建設、農村社區規劃建設、城市社區規劃建設、管理心理學、民族宗教工作管理、吸毒、雙勞人員管理、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實務、農村社區管理實務、城市社區管理實務。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
(5)會計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疲緦I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會計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會計業務處理和會計信息管理能力,能在各類企業和相應業務部門從事會計及會計信息管理的專門技術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基礎會計、企業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會計電算化、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財務管理、稅收、會計實務、數據庫及應用、財務軟件應用等專業主干課程。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各類企、事業單位,金融、保險和經濟管理部門。就業方向主要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市場預測等方面的工作。
(6)工商企業管理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從事企業管理的基礎理論和職業技術能力,熟悉國內財經法規,能夠從事中小企業財務核算、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策劃的專門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管理學、基礎會計、經濟法、財務管理、企業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統計學、證券投資實務。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企事業單位基層管理人員、獨立實體管理人員(個體公司業主)、市場營銷人員、工商企業從事基本的財務管理、統計核算、質量檢查工作。
(7)保險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金融保險專業人才。通過專業教學與實踐,系統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理論和金融保險學科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有關金融保險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國內外金融保險經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金融保險業務經營技能、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具備一定的金融保險工作實際能力,并能從事金融保險業務和經營管理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貨幣銀行學、保險學概論、金融市場、保險原理、金融衍生交易、證券投資學、信托與租賃、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統計分析、人身保險、財產保險、金融法規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面向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從事金融保險業務與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其他金融機構或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投資理財,或與金融、保險有關的工作。
(8)空中乘務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遵紀守法、注重禮儀,掌握航空服務領域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空乘、空保、值機、安檢、票務、商貿、貴賓服務、航空物流、航空旅游、航空運輸等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身心健康的高素質技能型航空服務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民航服務心理與實務、民航服務禮儀、民用航空法、民航英語、航空運輸地理、民航客貨運輸實務、化妝技巧與形象塑造、民航物流基礎概論等。
畢業生就業領域:航空公司、機場等企業。
空中乘務專業就讀條件:
1、高中起點普通??瓶罩谐藙諏W生高考成績需達到省控錄取專科線。報讀條件:學生身高:女生1.60m以上、男生1.70m以上;要求:五官端正、形象氣質佳,身體裸露處無明顯疤痕和紋身,腿型不能有內八字和外八字,雙眼矯正視力不低于4.7E。
2、高中起點普通??瓶罩谐藙諏W費4000元/學年、技能培訓費4500元/學年,學費由學院收取,技能培訓費由云南華西航空旅游專修學院收??;住宿費、書籍費按學院統一規定執行;航空專業服裝費另行按成本價格1200元(共2套7件)由云南華西航空專修學院代服裝公司收取;行李自備。
3、初中起點五年制大??罩谐藙眨ㄇ叭曛新氹A段)學費收費標準按國家政策減免,技能培訓費4500元/學年;學費由學院收取,技能培訓費由云南華西航空旅游專修學院收??;住宿費、書籍費按學院統一規定執行;普通專科航空服務(后兩年)學費4000元/學年、技能培訓費4500元/學年執行??粘藢I服裝費另行按成本價格1200元(共2套7件)由云南華西航空專修學院代服裝公司收??;為便于準軍事化管理,行李部分到校后由班級學生協議后自愿統一購置。
4、初中起點五年制大??罩谐藙請罂紬l件:參加2016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達到五年制大專錄取分數線的考生,可報考我院初中起點五年制大專,錄取時從高分往低分擇優錄?。簧眢w條件:初中起點學生身高:女生1.58m以上、男生1.68m以上;要求:五官端正、形象氣質佳,身體裸露處無明顯疤痕和紋身,腿型不能有內八字和外八字,雙眼矯正視力不低于4.7E。
5、報考空中乘務專業(高中起點普通???、初中起點五年制大專)考生需要參加并通過面試,面試時間由學院招辦通知,面試咨詢鄒老師(13759353466)。
(二)教師教育學院簡介
教師教育學院是以學前教育專業和特殊教育專業為基礎建立的學院,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專業理論厚實、充滿活力、樂于奉獻、積極進取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18人,博士1人、碩士20人,校級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設置本科層次特殊教育、??茖哟稳曛茖W前教育、五年制學前教育和三年制特殊教育專業,是國內最早設置特殊教育專業的學院之一。目前有21個教學班,在校生830人。
“百年教育,始于幼學”,學院為臨滄和云南省輸送了大批優秀的幼兒教師。學院根據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在深入研究幼兒園對教師素質規格要求的基礎上,不斷修訂完善各層次人才培養方案,因材施教,突出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構建了“學前教育理論+專業技能+藝術特長”的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形成了學生職業技能“八強”(彈、唱、跳、說、教、寫、畫、做)的人才培養特色。
學院始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適應性強”的原則,堅持對殘疾人群特種技能因材施教的原則,堅持特殊教育的“特殊加特色”的原則,不斷修訂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科學設置課程,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實踐環節,注重能力培養,構建了“五環交互”教學體系,把專業認知、教學觀摩、模擬教學、崗位實踐、學訓互動等環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強化了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邊疆民族地區特殊教育事業和特殊人群服務領域培養合格人才。
學院始終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0余項,出版教材或學術專著5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學院設備先進、資源豐富,建成教師教育公共實訓中心和幼兒園仿真模擬實訓室、學前教育實訓室、美工實訓室、蒙臺梭利教學實訓室、特殊教育專業實訓室、特殊教育康復訓練室、心理儀器實驗室、電鋼琴實訓室等22間訓練室,為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校外與多所幼兒園和臨滄市特殊教育學校合作建立了穩定的實訓實習基地,為學生實訓實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品德。經過多年培育,形成了精品化、系列化、專業特色化的校園文化格局,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實,專業技能得到提升,道德境界得到升華,為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全面成長成才提供了廣闊平臺。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高,專業對口率高,繼續學習能力強,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肯定。
悠久的辦學歷史,優良的教育質量,是教師教育學院發展的有力保障。學院師生將傳承歷史,順時應勢,開拓創新,辦出特色,鑄造品牌。
本科專業
特殊教育
教師教育類專業,培養系統掌握特殊教育及特殊人群心理和肌體康復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學、康復訓練、特殊人群服務與管理能力,德、智、體等全面發展,適應區域特殊教育及特殊人群服務與管理相關產業工作要求,具備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主干課程:心理學、教育學、特殊教育概論、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特殊兒童生理與病理學、特殊兒童康復概論、特殊兒童診斷與評估、手語、盲文基礎、特殊兒童行為矯正、特殊教育學校學科教學法、特殊教育科學研究基礎。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特殊教育學校、民政部門、康復機構、殘聯等。
??茖I
學前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系統的幼兒教育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寬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身體健康的幼兒教師。
主要開設課程:幼兒心理健康、幼兒衛生學、普通心理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心理衛生、幼兒教育學、幼兒園教育活動與指導、幼兒語言教育、幼兒美工技能、幼兒家庭教育、兒童文學、幼兒舞蹈與創編、鋼琴、聲樂、手風琴、中外學前教育史、玩具設計與制作、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幼兒園、文化教育、黨政機關和各類企業單位、文藝團體和音樂協會等。
(三)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簡介
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是滇西科技師范學院最早招收本科生的院系之一、也是綜合實力最強的院系之一。
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創辦于2006年,設置茶學、食品質量與安全2個本科專業和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畜牧獸醫、茶樹栽培與茶葉加工、設施農業與裝備、化學教育、生物教育6個??茖I。有全日制在校本??茖W生554人。
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具有“專兼結合、各為所長”的師資隊伍,專職教師26名,其中博士3名,研究生18名,教授5名,副教授5名,講師12名;兼職教師16名,均為合作單位具有高級職稱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一線技術專家。
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建成了植物生理實驗室、植物分子生物技術實驗室、茶葉加工實訓室、茶葉生物化學實驗室、動物疫病診療實訓室、咖啡烘焙生產加工實訓室等30間實訓室,實驗室總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近2000萬元,其中茶葉生產與加工系列實驗室條件達到省內一流水平。
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堅持應用性、地方性、開放性辦學思路,以培養生物技術產業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和提高專業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為目標,成立了“滇西高原生態特色農業研究院”。為弘揚中華茶文化,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展“3+1”“2+1”的人才培養,與臺灣西部開發公司、臺灣中華普洱茶協會合作建立了“云臺茶學院”。學院辦學注重“教學練做”為一體,實訓課開出率達95%以上,實踐課時占總課時50%以上。不斷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與滇紅集團、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凌豐咖啡產業有限公司、正大集團、臨滄市農業局等36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校企合作、校政合作關系,與中國農業大學、臺灣十余所高校建立了校校合作關系。
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建設以來一直注重教學與科研互相促進,科研為教學夯實基礎,教學推動科研?!笆濉逼陂g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獲得特色專業、規劃教材、優秀教材、實訓基地等中央財政和省財政重點支持項目12項,建設資金500多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支持項目1項,國家規劃教材1項,省級項目8項,建成校內農業技術類專業綜合實習實訓基地;“十二五”期間教師立項科學研究項目18項,其中省級項目12項,校級項目6項,在國際國內公開發表論文350余篇,出版教材4部,編寫著作5部,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外觀專利1項。
本科專業
(1)茶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茶學、食品科學和農業生物科學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茶樹栽培、茶葉生產加工、茶產品附加值研發和提取等企業從事茶樹栽培與育種、茶葉加工與品質檢驗、茶葉生產管理、茶葉貿易與科學研究等領域工作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主干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植物學、生化及分子生物學和應用技術實訓、食品微生物學和技術應用實訓、植物生理學和實驗技術、土壤學、茶葉生物化學、試驗優化設計與統計分析、茶樹育種、茶樹栽培技術、茶葉加工、茶葉審評與檢驗、茶葉成分分析提取等。
就業方向:茶葉生產與管理、茶葉加工與貿易、茶葉經濟與茶文化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中等職業院校、政府機關等。
(2)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檢測和分析、食品安全與管理和食品標準與法規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機械與設備操作、食品分析檢測、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控制等方面的技能和能力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專業核心課程:食品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儀器分析與實驗技術、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技術、食品原料安全控制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綜合實訓、食品加工與安全控制技術、食品安全性評價與質量管理、教學實習、社會調查與實踐、專業見習、畢業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內容。
畢業生就業領域:海關(進出口檢疫檢驗局)、機場、各級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食藥監局、社區食品營養與安全服務部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餐飲業、保健食品及食品流通行業。
??茖I
(1)綠色食品生產與檢驗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備綠色食品生產、加工與經營等崗位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獨立開展作物栽培、生態養殖及有機綠色農產品生產與加工操作、綠色食品質量安全控制、質檢、農產品貯運加工生產設備操作與維護、動植物疫病防治、農資(農藥、化肥、種子等)經營及一線基層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農業生態與環境保護、食品生物化學、農業科學實驗與統計、綠色食品生產原理與技術、農產品加工機械與設備、食品微生物檢驗、農產品病蟲害防治技術、經濟作物栽培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綠色食品檢測技術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政府部門、農機站、動植物疫病防疫站、農資經營部、農業技術開發與推廣等單位(部門);食品基地質量認證、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管理、工藝操作、綠色食品企業質量監控、質檢、綠色食品車間管理、綠色食品應用性試驗研究和新技術開發等企事業單位;綠色食品企業連鎖店營銷、綠色食品企業培訓、動植物綠色生態養殖、種植或自主創業等。
(2)畜牧獸醫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動物養殖、疾病防治、動物防疫與檢疫、寵物護理與美容等工作的高技能專業人才,具備在畜牧獸醫崗位工作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動物解剖生理、動物藥理與毒理、獸醫臨床診療技術、寵物疾病防治、寵物美容、獸用中草藥種植、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特種經濟動物養殖、藥用動物養殖等課程。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畜牧獸醫站、動物飼養員、技術員、動物疫病檢疫防疫員、獸醫院、獸藥營銷、飼料營銷、寵物醫生、寵物美容、寵物用品經銷等工作。該專業與正大集團聯合辦學,畢業后可優先到正大集團就業;學生除了享受學校各級獎學金外,還可享受正大獎學金。
(3)茶樹栽培與茶葉加工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專科,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并具備一定的人文與科學素養,專業基礎理論較扎實,具有初步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具備茶樹育種、栽培及病蟲害防治、茶葉加工及品質檢驗、茶事服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從事茶葉生產、加工、檢驗、經營管理及茶事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植物學、植物學實驗技術、生化及分子生物學、生化及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食品微生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實驗技術、土壤學、茶葉生物化學、試驗優化設計與統計分析、茶樹育種學、茶樹栽培技術、茶葉加工學、茶葉審評與檢驗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茶葉企業(云南白藥集團、云南滇紅集團、瀾滄江集團、美國峪嶺一古茶樹開發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質量技術監督局、農業局、林業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從事茶樹栽培育種、茶葉企業生產與管理、茶葉產品市場營銷、茶藝演示與茶文化推廣等工作;或獨立從事茶葉生產、管理、經營與銷售等方面的工作。
(4)設施農業與裝備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培養具備設施農業技術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動手實踐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潛力,面向現代農業生產企業,在設施農業生產(蔬菜、花卉、苗木等)等崗位上從事農業生產、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管理、設施農業技術推廣、農資產品營銷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技術、植物保護技術、植物組織培養、食用菌技術、設施機械使用技術、煙草栽培技術、設施園藝技術、無土栽培技術、藥用植物栽培技術、林木種苗生產技術、甘蔗栽培技術、園藝產品貯運與加工、有機農業、農產品市場營銷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農業局、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設施農業生產企業(設施花卉、蔬菜、苗木生產基地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資營銷企業,農業技術推廣企業,亦可圍繞設施農業技術自主創業或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
(5)化學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專科,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素養,熟練掌握化學基本理論與實驗技能,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較好的實際操作能力、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能在中小學從事化學、自然科學的教育教學與管理工作,能在化工、食品、醫藥、冶金等行業從事生產技能操作和檢驗分析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心理學、教育學、公共英語、大學語文、計算機基礎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綜合化學實驗、結構化學、化學工藝學、中學化學教學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技能實訓、教育實習、工廠見習。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黨政機關及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單位。
(6)生物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專科,本專業培養熟練掌握生物基本理論與實驗技能,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較好的實際操作能力、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初中生物教師、小學科學教師以及能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的生物類技能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態學、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生態學、分子生物學、中學生物學教學法、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等課程。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黨政機關及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單位。
(7)作物生產技術
非教師教育類專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大田作物與云南高原特色經濟作物栽培、病蟲害防治、良種繁育、種苗生產和農業技術推廣等知識與技術技能,可從事現代作物生產、良種繁育、植物病蟲識別與防治、農業技術科學實驗與新技術推廣、農資營銷與企業管理、新興農業技術開發等工作,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植物及植物生理、植物保護技術、土壤肥料、農業氣象、作物遺傳育種與種子生產、農業微生物、大田作物栽培技術、高原特色經濟作物生產技術、設施生產技術、植物組織培養、食用菌生產、田間試驗與統計分析、農業科技應用文寫作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生畢業后可應職于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高新農業技術區、現代農業展示中心、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等事業單位及企業的生產、管理、技術、服務、農資經營等崗位。
(四)數理學院簡介
數理學院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臨滄師專班數學教研室和1984年成立的臨滄教育學院數學系,2007年改為數理系,2016年更名為數理學院,迄今已有近40年的辦學歷史。近40年來向臨滄和云南各州市培養基礎教育師資及經濟領域高素質應用型人才8000余人,目前在校生人數近1000人。
數理學院堅持教師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并舉的辦學格局,不斷擴大辦學規模,現有7個專業,涉及理學、工學兩大學科門類。包括2個本科專業,一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10年開始與云南民族大學聯合舉辦,培養三屆畢業生,2016年經教育部批準獨立招生,計劃招生100人;二是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2016年教育部批準設置首次招生,計劃招生100人。??茖哟斡袛祵W教育、小學教育、物理教育、計算機系統維護、礦物加工技術5個專業,其中數學教育專業是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礦物加工技術專業為云南省財政重點支持特色專業。十三五期間,為實現學院轉型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數理學院將增設礦物資源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和應用統計學本科專業,將在5年內實現以本科教育為主的辦學目標。
數理學院有專職教師4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2人,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到59%;有博士5人,碩士29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總數的69%;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校級骨干教師2人。數學教學團隊是省級教學團隊。有來自省內外高校和本市中小學的兼職教師12人。近五年來,教師出版教材和專著12部,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26篇被SCI和EI收錄,承擔省級項目21項,獲授權專利23項。有一個校級研究所。
數理學院聘請云南師范大學能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培志教授,云南鑫圓鍺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正高級工程師普世坤擔任客座教授和專業建設導師,為數理學院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數理學院具有完善的實驗實訓條件,建成服務各專業的42個校內實驗實訓室,設備價值1700余萬元,其中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設備總值達1000萬元,是省內實驗實訓設備最完善和最先進的專業實驗實訓室之一。學院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臨滄8縣區建立了穩定的3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與云南鑫圓鍺業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高嶺土集團等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養,礦物加工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有充分保障,供不應求。
數理學院堅持學院“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實踐”為辦學特色,培養目標明確,教學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有3人獲國家二等獎,多人獲省級獎項;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績顯著,連續3年年終就業率達99%。畢業生基礎扎實,綜合素質較高,大部分已成為用人單位教學及管理的骨干力量,為區域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獲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新的歷史使命?!笆濉逼陂g,數理學院將繼續堅持黨的辦學方針,以推進強專建本、打造專業特色、擴大開放合作辦學為重點任務,與時俱進,奮力拼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努力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文明進步培養更多適應時代要求的優秀人才。
本科專業
(1)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應用數學知識和數學軟件進行數據信息挖掘、統計分析能力和教育教學的能力,能在金融部門、政府經濟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建立數模和數據管理工作,能在中小學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從事數學教學工作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論、數理統計、實變函數論、抽象代數、數學建模、數學實驗、運籌學、統計學原理、應用回歸分析、數學軟件應用、中學數學教學技能、中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中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政府統計部門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金融系統、企業。
(2)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水電能源、太陽能能源開發利用的基礎理論知識,較強的中小型水電、太陽能發電及照明、沼氣能源等設備安裝調試、操作、維護維修和基本設計施工的操作技能和基本能力。能服務于供電局、電力公司、太陽能利用企業等電力行業、新能源行業及能源管理行業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高等數學、機械制圖及裝調實訓、模電/數電技術基礎及實驗、電路電工基礎及實驗、工業交直流調速及實訓、流體力學及實驗、工程熱力學、傳熱學及實訓、PLC工業自動化及實訓、水力發電機械及實訓、水力發電應用及實訓、低壓供配電及實訓、太陽能發電技術及實訓、太陽能光熱應用及實訓、生物質能應用及實訓、熱機技術及實訓。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供電局、電力公司、太陽能利用企業等電力行業、新能源行業及能源管理行業。
專科專業
(1)數學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一定的應用數學知識與方法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的中小學數學教師以及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業務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初等代數研究、初等幾何研究、中學數學教學論、中學數學教學技能、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數學建模、離散數學、公共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普通話口語訓練、中學教育學、中學心理學。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教育行政部門、金融部門、經濟部門、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黨政機關及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單位。
(2)小學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理科方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較高的人文與科學素養,掌握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生物、地理、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掌握一門外語及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身心健康的小學理科教師和適應云南區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需要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初等數論、數學建模、自然科學基礎、小學數學解題研究、小學教育學、小學心理學、小學數學教學論、班級管理、音樂與舞蹈、公共英語、計算機文化基礎、普通話口語訓練。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行政部門、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
(3)物理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計算機應用、電子電工操作能力,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能夠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業務、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近代物理學、中學物理教學法、初中物理教學技能、計算機原理與技術、Visual Basic程序設計、VC編程實訓、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模擬電路及實驗、數字電路及實驗、電工學、電視機原理及維修、音響技術、電路分析等課程。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校、黨政機關、各類企、事業單位。
(4)計算機系統維護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專科,本專業培養具備計算機選購、安裝、辦公自動化設備故障的診斷與維修能力,掌握計算機硬件設備、軟件系統的維護及數據庫管理的技能,能夠進行小型局域網的系統集成設計、安裝、調試和維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電腦組裝與維護實訓技術、打印機復印機維修、Windows Server服務架構、Linux網絡架構、數據庫、網絡集成、交換機與路由器、計算機網絡、網絡維護、計算機顯示器維修、計算機主板維修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面向行政、事業、電腦公司、網站管理、高新技術企業、商貿企業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操作、計算機維護與管理、計算機售后服務、網站建設與維護、辦公設備采購、維護與營銷等工作。
(5)礦物加工技術專業
高職類??疲劳袊倚虏牧习l展以及云南地區特有的礦產資源優勢,本專業培養掌握礦物加工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與礦物加工相關的設計、實驗、生產等方面的實際操作技能,能從事材料分析、礦物分選、寶玉石鑒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生產、設計、科學研究與開發及技術改造與管理,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寶石鑒定、寶石礦物學、礦物工藝學、材料分析、選礦、磁電選礦、濕法冶金、生產技術管理、計算機在礦物加工中的應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等。
本專業為教育部公布的六大就業率最高的綠色專業之一。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從事材料分析、礦物分選、寶石鑒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規劃、設計、開發與管理工作,以及進入國土資源局、環保局、寶石鑒定機構等相關單位工作。
本專業與云南鍺業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天化集團等公司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系、實施訂單培養、推薦安排工作,往屆礦物加工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率100%,是我校就業率最好的專業之一,并且我專業正積極與云南黃金、云南錫業等公司洽談,爭取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途徑。
(五)體育學院簡介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體育學院的前身是滇西科技師范學院體育系。2005年9月開始面向全省招收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同時招收緬甸籍留學生。辦學層次有初中起點五年制體育教育專業和高中起點三年制體育教育專業,培養9屆畢業生700多人,畢業生服務于云南省各地州市的中小學教師崗位和其他崗位。2011年起與本科院校聯合舉辦函授本科教育,培養本科學生150人。
體育學院專任教師21人,其中副教授6人,碩士16人;國家B級裁判1人,國家一級裁判13人,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人,國家二級運動員11人,雙師型教師21人。有1人被云南省教育廳聘請為云南省體育職業教育教學委員會委員。近五年有3位教師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公開發表論文80余篇;省級課題立項1項,校級課題立項1項;有1位教師參與教育部推薦教材2部的副主編;3位教師參與全國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的副主編及編寫;獲省級以上論文獲獎5人次。有全日制學生約200人。
體育學院建成運動人體實驗室、體能訓練中心、體質健康測試中心等多個校內實訓室;在臨滄市多所中小學和健身會所建立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體育學院是臨滄市體育運動裁判員培訓基地,2014年被云南省體育局、云南省教育廳命名為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多年來培養田徑、籃球、排球、足球等項目裁判員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約1000人。參與臨滄市各種大型運動會的組織及裁判工作,為臨滄市體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體育教育專業培養適應基層小學義務教育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科學文化素質,初步掌握體育教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體育教育、教學、訓練、競賽、科研、管理能力的小學體育教師及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工作、學校體育管理工作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多能一專體育教育專業復合型人才。
體育學院重視教風和學風建設,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緊密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組織師生參與校內外各類體育文化活動與公益活動,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強,在“專升本”考試、特崗教師和事業單位招考中取得良好成績,社會和學生家長滿意度高。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體育學院更加突出師范性、專業性、基礎性,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型、綜合型、創新型人才。
??茖I
體育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疲緦I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及計算機應用技術,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身體健康的體育教師。
主要開設課程:人體解剖、運動生理學、學校體育學、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中學體育教材教法、體育繪圖、運動訓練學、體育游戲、田徑、體操、籃球、足球、排球、游泳、武術、體育舞蹈、健美操、教育學、心理學。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文藝團體、體育協會。
(六)外國語學院簡介
外國語學院前身為臨滄師專外語系,成立于1985年,屬于學校最早成立的教學院系之一,是云南省“云南省高等學校小語種人才培養示范點”和“云南省東南亞南亞語種人才培養基地。辦學20多年來,為臨滄市和云南省中小學、企事業單位培養和輸送了3000多畢業生。為各級政府部門、企業提供各類英語、緬甸語、泰國語、老撾語、越南語培訓翻譯服務上百場次,為地方經濟、文化、教育發展做出了貢獻。
外國語學院設置英語教育、應用緬甸語、應用泰國語、應用越南語、應用老撾語5個外語語種專業。十三五期間,外國語學院將申報增設緬甸語、英語翻譯、泰國語本科專業,逐步實現以本科教育為主。
東南亞語種專業屬于國家和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應用緬甸語專業是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專業,應用泰國語和應用老撾語專業是云南省財政扶持專業。學校充分利用地緣優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已同緬甸仰光外國語大學、緬甸德貢大學、緬甸曼德勒外國語大學、泰國程逸皇家大學、泰國博樂大學、泰國百柳皇家師范大學開展了國際教育合作,已送出61名學生到緬甸和泰國留學、實習和攻讀學士碩士學位。
外國語學院有著一支朝氣蓬勃、團結向上、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F有各語種教師44名,其中東南亞語種教師11人,副教授以上職稱12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30人,其中緬甸語專業有副教授1人、碩士研究生學歷3人,除云南民族大學外在省內高校緬甸語專業中屬職稱、學歷較高的學校;長期聘請美國籍、緬甸籍、泰國籍教師多人,教師隊伍學歷層次、職稱結構、年齡結構趨于合理。近五年來,外國語學院教師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和財政專項資金建設項目15項(其中東南亞語種項目11項);編寫出版東南亞民族研究專著2本、英語教材12本、東南亞語種教材6本、傣繃文教材1本;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成立了“東南亞跨境少數民族語言研究與傳承保護工作室”。
外國語學院根據“以語言教育為基礎,構建專業知識平臺,培養具有關鍵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外語類專業人才為目標”的培養目標定位,實施“外語+專業技能”、“英語+東南亞語”和“2+1國際合作”培養模式。建成同聲傳譯實訓室、語音實訓室、視聽實訓室、緬甸文化體驗中心等省內一流的教學實訓室,在邊境地區涉外單位和企業、中小學建立了1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目前,外國語學院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和云南省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為目標,尤其是以服務中緬通道建設為重點,以緬甸語專業為龍頭,培養專業基礎厚實、專業技能過硬、工作能力強的應用型外語人才。
??茖I
(1)英語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英國語言文學基本知識,具備聽、說、讀、寫、譯的基本技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身體健康的中小學英語教師。
主要開設課程:綜合英語、閱讀、聽力、口語、英語語法、實用英語語音、英語寫作、翻譯基本理論與實踐、中學英語教學法。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新聞出版、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外事部門、外資企業、旅游行業。
(2)應用外語(緬甸語)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疲緦I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緬甸語言文化知識,初步具備緬語聽、說、讀、寫、譯技能,掌握國際貿易、涉外法律、對外漢語教學和旅游等涉外事務相關專業知識,了解緬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文學、歷史、外交等方面的知識,具有健康體魄和良好心理素質,從事涉緬經貿、旅游、翻譯、對外漢語教學等工作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緬語語音、綜合緬語、緬語閱讀、緬語視聽說訓練、緬語翻譯技能訓練、緬語寫作技能訓練、緬語語法、緬甸國家概況、跨文化交際、經貿緬語、旅游緬語、法律緬語、緬文計算機文字處理、緬甸經貿法、國際法、國際商法、國際貿易實務、秘書實務、國際禮儀、辦公自動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實用英語。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政府涉外部門、涉外企事業單位、軍隊、公安、國家安全等部門和境外從事涉緬經貿、旅游、翻譯、對外漢語教學等工作。
(3)應用泰語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疲緦I以“小語種+專業”為培養方式,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泰國語語言功底,加上熟練的專業技能為核心,具備一定泰國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重點突出口語和翻譯能力),了解泰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人文地理、外交政策等各方面知識,同時具備旅游服務、經濟貿易流程、規則等專業技能知識。職業素養與人文素質高的涉泰旅游、經貿方向的應用型、復合型泰國語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基礎泰語、泰語聽說訓練、泰語會話、泰語閱讀、泰國國家概況、旅游泰語、經貿泰語、導游基礎知識、旅游服務技能、泰國法、國際貿易、商務談判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政府涉外部門、涉泰企業、機構辦事文員、業務助理、翻譯人員、涉泰導游、涉泰物流等一線崗位;本校與泰國多所大學已簽署合作備忘錄,畢業生可根據自己意愿選擇到對象國進行實習或繼續深造獲取本、碩學位。
(七)文學院簡介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文學院以原臨滄師專中文班和臨滄教育學院中文科為基礎建成,1978年開始招生,1984年設中文科,1996年改設中文系,2016年改為文學院,至今,累計為社會培養畢業生1萬余人?,F有全日制在校生38個教學班1700人,是本校辦學規模最大的教學實體,也是全省同類院校中規模較大、同行知名度較高、社會評價較好的文學院。文學院同時加掛“漢語國際教育學院”和“國門高校國學研習中心”的牌子。
現有2個本科專業和4個??茖I。本科一是漢語言文學專業:2010年開始與云南民族大學合作開辦,五年招收6個教學班320人。2015年教育部批準設置,首次獨立招生319人,本專業分設中小學語文教學、新聞傳播、漢語國際教育和現代文秘四個方向;二是小學教育專業:2015年教育部批準設置,2016年首次招生,計劃招生100人,該專業設小學教育文科和小學教育理科兩個方向。??茖I分別是語文教育專業、文秘專業、小學教育專業、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學院的十三五規劃已將漢語國際教育、新聞學、秘書學、少數民族文學、書法學等專業列為文學院擬升本專業,文學院將在兩年內實現以本科為主??茷檩o的辦學結構調整。
現有教師4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60%的教師獲得碩士或以上學位,教師隊伍年齡、職稱、學歷、學緣結構合理。聘請南開大學原常務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中文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陳洪教授作為本院首席客座教授。
近五年來,本院教師承擔國家級、省級、校級科研課題3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8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編、參編教材8種,先后有3人獲全國教學競賽一等獎,12人次獲省級教育教學獎勵?,F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擁有語言應用研究所、比較文學研究所2個研究機構。文學院與臨滄市旅游局聯合組建的“秘境臨滄”導游禮儀服務隊,成為全市旅游服務行業的知名品牌和行業典范。
建成三筆字實訓室、書法創作交流中心、語言測試與訓練實訓室、普通話測試機房、文秘實訓室等11個校內實訓室,建立了以臨翔區為中心,輻射臨滄全市的37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為了適應社會對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切實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文學院成立了中小學語文教學技能研習會、演講辯論協會、書畫攝影協會、國風戲劇社、弘文文學社、弘文茶藝社、弘文通訊社、禮儀協會八大專業社團,專業社團的成立,為學生的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的提升搭建了較好的訓練和展示平臺,學生可以通過參加豐富多彩的“弘文杯”專業技能系列大賽強化自己的實踐能力,為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畢業生遍布全國,眾多校友扎根云南,效力于邊疆經濟社會發展。學院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夯實基礎知識、強化基本技能、注重社會實踐,體現以人為本,著眼學生全面發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學生就業方向多元,就業率逐年上升,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
中國語言匯滄江,魅力無限;
華夏文學融旗山,浩如煙海。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文學院將秉承“達言、端行、弘文”的院訓,在“立德樹人”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奮勇前行,繼續譜寫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篇章。
本科專業
(1)漢語言文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經濟和文化建設需要,主要服務于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漢語言文學系統理論知識和教育、文秘、廣告策劃等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主要從事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工作,或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新聞宣傳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兒童文學、文學概論、美學、語言學概論、寫作、教育學、心理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師,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文秘人員,廣播、電視等媒體領域的記者、編輯等,旅游行業的導游和禮儀人員等。
(2)小學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系統的小學教育教學理論、扎實的教學技能和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主要從事小學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亦能在初級中學從事語文教學或在其它教育機構從事管理和服務工作,或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新聞宣傳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文科方向主要開設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古代漢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技能訓練》、《小學語文課標與教材解讀》、《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等。
理科方向主要開設課程:《高等數學》、《初等數學研究》、《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初等數論》、《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技能訓練》、《小學數學基礎理論》、《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小學數學解題教學研究》等。
為培養學生的職業應用能力,開設《小學教育學》、《小學心理學》、《現代漢語》、《應用文體寫作訓練》、《三筆字》、《文學藝術鑒賞》、《教育管理》、《教師口語》、《小學班級管理與活動設計》、《音樂和舞蹈》、《中國文化概論》、《美術》、《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等課程,以強化學生職業崗位技能訓練。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小學語文教師、小學數學教師或小學全科教師、中學語文教師、中學數學教師或其他教育崗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文秘人員,廣播、電視等媒體領域的記者、播音員、主持人、廣告人員,旅游行業的導游等。
??茖I
(1)語文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漢語言和文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熟練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及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專業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思想素質高能夠評析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閱讀較高程度的文言文,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身體健康的中小學教師,以及各行業的行政秘書、行政管理、新聞出版、文化宣傳、寫作方面的工作人員。
主要開設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兒童文學、文學概論、寫作、形式邏輯,教育學、心理學、語文教學法、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新聞出版、黨政部門和各類企、事業單位。
(2)小學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專科,文科方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系統的漢語言和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有較強的漢語寫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懂得現代教育思想、理念;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富有創新精神;能熟練掌握從事小學語文、思想品德、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教師職業的綜合技能應用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漢語、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兒童文學、寫作、文學概論、小學語文教學法、教師口語、教育學、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班級管理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
(3)文秘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專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秘書工作必備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好的閱讀理解、聽知能力和一定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掌握現代化辦公技能以及一定的管理協調和交際能力。取得秘書資格證書及普通話、英語、計算機國家等級證書,能夠勝任秘書工作的應用型高等專業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秘書學概論、秘書工作實務、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漢語速記、攝錄技術、公關語言學、大眾傳播學、公共關系學、計算機文化基礎、公文寫作與處理、漢語基礎、外國文學名著選讀。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合資企業等。
(4)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旅游宣傳、策劃、營銷工作必備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好的具有新聞采寫能力;旅游新聞報道、評論的能力;新媒體及傳統媒體的營銷策劃、媒介推廣能力;播音與主持的能力。取得廣播電視編輯記者從業資格證或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從業資格證及普通話、英語、計算機國家等級證書,力求使學生成為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旅游學概論、旅游企業經營戰略管理、新聞主持藝術、電視新聞報道、電視剪輯藝術、新聞攝像藝術、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新聞編輯與評論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新聞媒體、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等。
(5)茶藝與茶葉營銷
非教師教育類???,培養具備人文與科學素養,專業基礎理論扎實,有動手實踐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潛力,適應云南區域性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需要,能夠從事茶藝編創、茶藝表演、茶藝培訓、茶文化傳播、茶葉銷售、茶室經營管理、茶葉審評檢驗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茶葉生產技術、茶葉審評與檢驗、茶文化、茶道與茶藝、民族民間茶藝與文化、茶葉市場營銷、茶室經營與管理、茶席設計與茶會組織、茶葉包裝設計與貯運、插花藝術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茶藝培訓學校、大型茶葉公司如七彩云南茶葉公司等、大型茶葉加工企業如中茶集團、滇紅集團等、大型高檔茶室等,亦可圍繞茶葉市場自主創業或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
(八)信息工程學院簡介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以原臨滄教育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為基礎,1999年開始招生,2004年成立信息科學與技術系,2016年改為信息工程學院。目前,學院設置有本科物聯網工程和??朴嬎銠C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七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400余人。其中,物聯網工程專業是學校首批獲準招收本科生的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是校級重點專業,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是校級特色專業。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3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10人,87%以上的教師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具有物聯網系統工程師、網頁設計師、ITAT教育工程專業教師、軟件設計師等職業資格證書的教師占80%以上。學院在機器智能研究、信息安全與網絡技術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開發、數字媒體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教學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近三年,學院先后承擔省廳級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等12項,教師獲省級教學科研獎勵10余項,累計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6部,取得專利授權10余項。學院在校內建有“物聯網實訓中心”、“機器人創新實訓中心”、“數字媒體實訓中心”、“網絡工程實訓室”等實驗實訓基地,與中國電信臨滄公司、廣州梵智產品設計有限公司、昆明樂子科技有限公司、臨滄鑫豪商茂有限公司等企業深度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10余家,共同培養計算機應用人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保障。
學院以培養高素質計算機技術技能人才為特色,依托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以就業崗位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真實項目為載體,以項目化教學為模式,以網絡教學平臺為輔助手段,按角色、分層次,培養具有行業領先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的技術型人才,建有各專業教學資源庫。學院學生自2012年起,連續四年在云南省大學生計算機作品大賽、云南省高等院校學生技能竟賽、云南省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國機器人大賽等各級各類計算機比賽中獲獎。歷年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9%以上,畢業生的就業對口率達80%以上,企業對畢業生的滿意度達80%以上。畢業生活躍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信息化管理、開發與服務第一線,多數學生經過幾年的奮斗已經成為所在行業、企業的技術骨干,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在社會上贏得良好的聲譽。
學院已將軟件工程(大數據分析方向)、網絡工程、電子商務、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列為“十三五”期間擬升本專業。面向未來,信息工程學院將繼續堅持應用型內涵建設,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創業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使學生具備突出的專業技能優勢,迎接更高的挑戰。
本科專業
物聯網工程專業
本專業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物聯網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物聯網技術工程領域的設計、開發、實施和維護的基本技能,具備在智能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領域的物聯網系統集成及應用開發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適應物聯網建設需要的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高等數學、電路基礎、計算機導論、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數據結構、物聯網產業與技術導論、模擬和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嵌入式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無線傳感網絡、電路設計、RFID原理及應用、跨平臺網絡編程。
就業方向:核心就業崗位包括企事業單位的物聯網工程設計崗位、政府或企事業單位的物聯網工程管理和工程監理崗位及物聯網應用開發崗位;一般就業崗位包括物聯網生產企業的產品測試崗位、物聯網供應商的設備營銷和技術支持崗位、物聯網企業的設備安裝、調試和維護崗位,物聯網相關企業的教育培訓崗位;拓展就業崗位包括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管理崗位、網絡技術管理崗位、通信技術管理崗位,機器人相關技術和培訓崗位。
??茖I
(1)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專科,本專業培養具有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的維護與維修、辦公軟件高級應用、平面設計圖像處理、計算機網絡及網站建設與管理、數據庫管理與維護等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工程、辦公軟件高級應用、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多媒體技術、微機組裝與維護、專業排版技術、圖形圖像處理技術、.NET程序設計、網頁制作與發布、web技術開發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文化教育、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工作。
(2)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專科,本專業主要培養面向網絡安全與管理、網絡通信工程、網站開發與維護、IT產品營銷與技術服務等企業,能夠從事網絡工程規劃設計、跨平臺web應用和開發、網絡軟件應用和開發、網絡系統管理與維護等工作,掌握網絡管理服務應用和網絡安全維護等技能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局域網組建、綜合布線、網絡操作系統、網絡數據庫應用技術、jsp應用技術、網絡設備、網絡安全、網絡管理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網絡工程公司、通信企業、網站開發企業、通信設備公司等,從事網絡工程建設、網絡信息安全管理與監控、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網站開發與管理等工作。
(3)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物聯網系統的傳感層,傳輸層與應用層關鍵設計等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在本專業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施工和維護的能力,面向物聯網及相關行業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物聯網技術屬于一個新興技術,正在快速發展,物聯網的應用領域已逐漸覆蓋到工業、農業、交通、醫療、環境、娛樂、公共事業、安全等各個領域,社會對物聯網方面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目前,該專業在全國尚無畢業生,我校是云南省第一個申報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并獲準招生的??茖W校。
主要開設課程:計算機網絡技術、物聯網概論、嵌入式技術、傳感器技術、RFID射頻識別技術、物聯網技術集成與開發應用、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模擬/數字電子技術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文化教育、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物聯網技術應用、設計、安裝,硬件組裝與維修、系統維護等工作。主要崗位為物聯網智能電子產品操作、銷售及售后服務崗位;物聯網工程項目規劃及輔助設計、施工管理崗位;物聯網設備安裝、調試、維護、售后技術服務崗位;物聯網智能終端電子產品應用維護和管理崗位;物聯網智能產品開發公司從事物聯網產品的設計和開發。
(4)現代教育技術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專業主要培養系統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知識,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應用技能,能夠在教育領域從事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運用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或從事校園網絡開發管理、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開發、教育電視節目制作與后期處理、教育資源與項目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教育技術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教育技術學、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教法、平面設計與圖像處理、非線性編輯與數字影像、攝影與攝像、電視編導與寫作等。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各教育技術機構及各中小學從事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教育教學軟件開發與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技術教育培訓和數字媒體應用開發等相關工作。
(九)亞洲微電影學院簡介
亞洲微電影學院2013年9月經云南省教育廳批準,由中央新影集團、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臨滄市人民政府、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聯合舉辦的學院。
亞洲微電影學院2014年開始招生,有來自省內外學生近200人。有專任教師21人,其中教授5人,高級記者、編輯2人,副教授5人,講師9人,博士2人,碩士12人,有國外學習背景1人。聘請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原中央電視臺臺長趙化勇,總政歌舞團團長張千一將軍出任名譽院長;中央電視臺副臺長、中央新影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高峰出任院長;著名表演藝術家楊在葆為副院長;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王馥荔、溫玉娟,著名導演馮小寧、尤小剛出任藝術顧問;著名導演丁蔭楠、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任志宏等59名全國知名藝術家為客座教授長期駐院指導教學。
學院堅持校政、校企合作,整合各方優勢資源,遵循市場規律、教育規律、藝術規律辦學,與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合作,成功舉辦了“全國著名電影電視演員、編劇、導演培訓班”和“云南省微電影從業人員崗位培訓班”,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得到了新媒體行業的廣泛好評。師生拍攝的微電影作品兩次摘取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桂冠。與鳳凰衛視、東方衛視、云南電視臺、臨滄傳媒集團等全國10多家電視媒體建立合作關系,推薦學生實習與就業。
亞洲微電影學院是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內設的二級學院,也是學校的重點建設和特色發展學院,是一年一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承辦單位之一,已連續兩年承辦亞洲微電影藝術節高峰論壇和全國大學生微電影論壇。每年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期間大批中外藝術家云集,學院每周都有來自國內外的嘉賓參觀考察,這已成為學校對外展示形象的一大亮點.到我院就讀的學生,除與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其它專業學生享有同等學歷、學籍、共享學校所有資源外,還將獲得到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央新影集團內部及其下屬單位實習和就業機會。在培養過程中學院將聘請全國著名影視導演、演員、編劇、制片人駐校為學生講授專業課程和傳授專業技能,參與中央電視臺及其下屬單位影視拍攝與創作活動。
學院目前是亞洲微電影人才培養基地,建成電影、電視制作中心和電影設備展覽室、微電影制作實訓室、攝影攝像燈光實訓室室、演播實訓室、攝影攝像燈光實訓室、錄音播音實訓室、非線性編輯實訓室等7間實訓室。實訓室配備了專業的BMPC4K電影數字攝影機、佳能5DMARKIII、蘋果非線性編輯工作站等先進設備,實訓設備總價值600多萬元。
學院針對困難學生,設立了以著名表演藝術家暨亞洲微電影學院客座教授斯琴高娃老師捐助資金為基金的“斯琴高娃獎助學金”,幫助學習影視拍攝與制作的困難學子完成學業,激勵青年才俊實現人生理想。
我院著力培養具備深厚的藝術底蘊、掌握數字媒體拍攝、制作、表演、營銷策劃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數字媒體技術相關的影視傳媒、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網絡媒體、文化傳媒等領域從事設計、制作、新聞宣傳及營銷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本科專業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較深厚的藝術底蘊和影視制作技能,掌握影視多媒體拍攝、制作、表演、營銷策劃理論和技能,能在涉及影視多媒體技術相關的影視傳媒、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網絡媒體、文化傳媒等領域從事設計、制作、宣傳和營銷管理工作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主干課程:攝像技術、影視藝術基礎、二維動畫設計制作、三維動畫設計制作、攝影攝像技術、二維動計技制作Flash、三維動計技制作Maya實訓、電視畫面編輯、非線性編輯Premiere、非線性編輯Premiere實訓、影視特技及后期合成After Effects、影視劇本編寫等
畢業生就業領域:影視傳媒公司、廣播電視臺、新聞出版單位、網絡媒體企業等。
專科專業
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格和職業素養、人文與藝術修養,基本掌握錄音、播音和微電影編制所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錄音、播音和微電影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錄音與播音、微電影劇本創作、視頻拍攝技術、視頻編輯基礎技術、微電影視頻編輯、動畫設計與制作、微電影廣告創意與制作、微電影導演技術與藝術。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企事業單位:廣播電臺、電視臺、傳媒集團、電影制片公司、廣告創意公司、自主創業等。
(十)藝術學院簡介
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藝術學院以原臨滄教育學院音樂教研室、美術教研室為基礎,2002年開始招生,2005年成立藝術與體育系,2013年改為藝術系,2016年更名為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現有音樂教育、音樂表演、美術教育、環境藝術設計4個藝術類??茖I。同時設“公共藝術教研室”,是對全校大學生進行藝術素質教育的基地。
學院擁有一支年輕、有活力、勤奮工作的師資隊伍,有專任教師3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人、講師15人,具有碩士學歷學位教師13人,聘請了省內外多位業內外知名人士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近三年教師撰寫論文百余篇,并有論文獲國家級、省級獎項,主編參編教材7部;自編教材《簡筆畫教程》獲云南省精品教材,教師教學技能在省級比賽獲獎;師生美術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展覽和比賽并獲獎。
建成鋼琴實訓室、電鋼琴實訓室、藝術設計實訓室、雕塑制作實訓室、版畫實訓室等實訓室。
藝術學院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緊密配合,抓牢抓實學生專業基礎和專業技能訓練,每年“專升本”成績位居全校第一,藝術學院以培養地方中小學教師、文藝專干為己任,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不斷創新,探索“一專多能”的培養模式,多年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100%,專業對口率90%以上。
專科專業
(1)音樂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專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音樂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聲樂教學、器樂教學、律動教學、課外音樂輔導、音樂創作的能力,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身體健康的音樂教師。
主要開設課程:聲樂、鋼琴、樂理與視唱練耳、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舞蹈、音樂教學法、合唱與指揮、中外音樂史、即興伴奏、音樂教育學、音樂心理學、音樂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和各類企業單位、社會文藝團體等單位。
(2)美術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疲緦I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美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有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繪畫意識,熟練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及計算機應用技術,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身體健康的美術教師。
主要開設課程:素描、色彩、技法理論、藝術設計、中學美術教學法、藝術概論、美術欣賞、書法、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工藝美術、字畫裝裱、簡筆畫、室內外裝璜欣賞、教育學、心理學。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新聞出版和各類企業單位。
(3)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本專業主要面向裝飾藝術行業,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質,掌握裝飾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創意設計和制作能力,具備自主學習與適應市場變化能力,能從事城市園林雕塑、裝飾設計公司、廣告公司的設計與制作、生產與銷售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傳統造型表現、立體構成、設計語言表現、計算機圖形軟件、陶瓷藝術造型與創意、家居陳設品制作、旅游產品開發制作、民間傳統手工藝、裝飾木雕、首飾工藝、纖維與編織工藝、綜合材料繪畫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市政規劃局、建筑公司、裝飾公司、設計公司、雕塑設計院等。
(十一)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簡介
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前身是臨滄師專政法系,是學校最早成立的教學系之一。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專業功底扎實、治學嚴謹、科研實力強的教師隊伍。有專任教師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講師7人,博士1人、碩士20人,校級中青年骨干教師2人。歷史教育教學團隊是省級教學團隊。設置本科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和??茖哟嗡枷胝谓逃?、司法助理、歷史教育專業,目前有12個教學班,在校生近600人。十三五期間,學院將增設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等本科專業,逐步實現以本科為主的辦學目標。
學院始終圍繞著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項基本任務,努力將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將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相結合,為邊疆民族地區社會文明進步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近年來學院教師公開出版專著、教材十五部,參與國家級課題四項,主持或參與云南省課題三十多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主持完成兩項云南省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有多項科研和教學成果獲得省級獎勵。
學院始終堅持“政法與公共管理并重、科研與教學并重、理論與應用并重、質量與效益并重”的發展方略,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形成了本科教育和專科教育銜接、師范專業和非師范專業并舉的多元化人才培養格局,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受到社會的普遍好評。
學院以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成立了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會”,創辦了《火炬手》等刊物,為學生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提升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學院現有功能完善的教學設備,建有專門的圖書資料室,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形成了開放的辦學格局。與地方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司法機關、中小學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成20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實習實訓創造了良好條件。
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歷史悠久、基礎厚實、學風嚴謹、師資雄厚。學院將秉承“立德樹人、求真務實”的院訓,進一步整合優質辦學資源,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開拓創新,為建設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大學而奮斗。
本科專業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能全面發展,具備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初步具備基層工作、群眾工作、社會工作及行政執行、調查研究、基層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夠勝任基層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新聞出版機構和教育行業的行政管理、政策研究、教學科研等領域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政治學原理、政黨政治、管理學原理、行政管理學、管理心理學、基層政治與地方治理、政府經濟學、社會工作導論、社區行政與管理、基層公共事業管理、突發性事件管理與應對、憲法學、行政法學。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新聞出版機構、教育行業等。
??茖I
(1)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專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政治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及計算機應用技術,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身體健康的中小學教師。
主要開設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政治經濟學、法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倫理學、政治學原理、科學社會主義、中學政治教材教法、行政管理學、社會學原理、形式邏輯、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中國通史、世界通史、教育學、心理學。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
(2)司法助理專業
非教師教育類???,本專業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法學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法律職業素質和法律職業能力,能在國家司法機關和企事業等單位從事法律事務輔助性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同時,為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進入律師、法官、檢察官職業崗位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
主要開設課程: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原理與實務、刑法原理與實務、商法原理與實務、侵權法理論與實務、法律文書寫作、勞動和社會保障法、中國民族法律。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審判書記員、檢查書記員、律師助理、民族事務管理、基層司法調解員、企事業法律事務等方面工作。
(3)歷史教育專業
教師教育類???,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歷史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及計算機應用技術,有較好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身體健康的中小學教師。
主要開設課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中學歷史教學論、中學歷史教學技能訓練、云南民族歷史文化、史學概論、中國歷史要籍介紹與選讀、應用寫作、民族學、中國教育思想史、中國文化史、中國社會生活史、教育學、心理學、臨滄鄉土史專題。
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學校、文化教育、黨政機關和各類企、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