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省農村信用社按照省聯社進一步做好支農工作的指導意見,克服信貸規模調控的困難,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大力壓縮非農貸款,有效確保了“三農”信貸投入,為確保春耕生產、農業產業化發展和水利建設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服務,為保證農業“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截止3月末,全省農村信用社新增貸款180.23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新增貸款的34.6%,對我省“三農”和縣域經濟發展貢獻突出。截止3月末,農信社各項貸款余額達1792.7億元,其中,農業貸款余額1449.75億元,占各項貸款的80.87%;在新增貸款中,農業貸款達106.59億元,占新增貸款的60%,充分發揮了支農主力軍作用。
在支農工作中,全省農村信用社采取了扎實有效的工作措施,呈現出眾多特色和亮點。一是落實支農措施,對春耕生產貸款做到“三優先”、“三到位”。 一季度,各地農村信用社把支持春耕備耕生產作為重點工作,及早安排部署落實,努力提供優質服務?!叭齼炏取保簩Υ焊杌省⑥r藥、籽種、農機具資金優先供應;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資金優先安排;對科技興農項目和農業產業化項目資金優先發放?!叭轿弧保喝藛T到位,及早做好資金需求調查和資金計劃;措施到位,制定專項服務措施,改善服務方式;資金到位,根據需求及時調度資金,保障供應。二是創新支農方式,主動服務上門。全省各地農村信用社派出支農工作組,進村入戶開展信貸調查,及時了解、合理測算春季農業生產和農業產業化發展資金需求,增強了支農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同時,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加大支農資金的組織力度,及早籌措資金,并發揚“背包銀行”的傳統,派人到村社設立“春耕貸款發放點”,確保不誤農時,及時將資金發放到千家萬戶農民手中。三是突出信貸重點,加大對12類特色產品的信貸投入。為促進我省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省聯社計劃:在現有基礎上,每年新增2億元省級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圍繞果蔬、茶葉、咖啡等12類特色產品,重點培育一批基礎好、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廣闊的優勢產業發展。一季度,全省農村信用社新發放特色農業貸款3.04億元,貸款余額達5.4億元,受益農戶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0975戶。四是加大水利建設信貸投入,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為支持省委、省政府“興水強滇”戰略目標的實現,省聯社與水投公司簽署60億項目貸款協議,計劃每年為水利建設授信20億,全力支持我省骨干水源、五小水利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目前, 全省農村信用社已發放兩筆貸款共15.95億元,支持了48個重點水源工程—大中型水庫項目及干支渠防滲工程建設。五是創新信貸產品,滿足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為滿足“三農”發展的多元化、差異性服務需求,農村信用社積極創新推廣個性化、本土化的信貸產品。一季度,全省農村信用社新發放“貸免扶補”創業小額貸款2672萬元, 貸款余額達22.6億元,支持61289人創業;新發放農戶小額建房貸款12.4億元,貸款余額達25.4億元,共支持6.23萬農戶建房;新發放小額農戶林權抵押貸款6.7億元,余額達19.3億元,有效促進了林權改革和林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