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準收益率:基準折現率,投資者動態測定的、可接受的(不是應獲得的)最低標準收益率。
基準收益率的測定:
政府投資項目應采用行業財務基準收益率
企業投資項目應參考選用行業財務基準收益率
在中國境外投資的項目首先考慮國家風險
財務基準收益率應綜合考慮四個因素: 資金成本(籌資費和使用費)和機會成本(外部形成的)、投資風險(風險與收益率成正比)、通貨膨脹。
P28確定基準收益率的基礎是:資金成本和機會成本,而投資風險和通貨膨脹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1Z101028 償債能力分析
P28償還貸款的資金來源包括可用于歸還借款的利潤、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攤銷費和其他還款資金來源
可用于歸還貸款的利潤:一般應是提取了盈余公積金、公益金后的未分配利潤。
P29償債能力指標:借款償還期、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借款償還期:是指根據國家財稅規定及技術方案的具體財務條件,以可作為償還貸款的收益 ( 利潤、折舊、攤銷費及其他收益 ) 來償還技術方案投資借款本金和利息所需要的時間。
借款償還期指標適用于那些不預先給定借款償還期限,且按最大償還能力計算還本付息的技術方案;它不適用于那些預先給定借款償還期的技術方案。對于預先給定借款償還期的技術方案,應采用利息備付率和償債備付率指標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
P30利息備付率:也稱已獲利息倍數,指技術方案在借款償還期內各年企業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稅前利潤 (EBIT)(解釋:支付利息和稅金前的利潤)與當期應付利息 (PI) 的比值。一般情況下,利息備付率不宜低于2.
償債備付率:指技術方案在借款償還期內,各年可用于還本付息的資金 (EBITDA-TAX) 與當期應還本付息金額 (PD)(解釋PD=凈利潤+折舊+攤銷+利息費用 2006多選題) 的比值。正常情況下,償債備付率應當大于1. 在我國,償債備付率不宜低于1.3
補充說明:對于獨立型方案,幾個動態指標之間具有等價關系,得出結論是一致的。
對于互斥型方案:FNPV與 FIRR 得出的結論不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