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說明
1.參考教材
吳相鈺等,《陳閱增普通生物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8
2.考試題型比例
名詞解釋:30%
問答題:70%
二、考試內容:
(一)緒論:生物界與生物學
1. 生物及其特征
2. 生物命名的二名法及生物的分類階元
3.五界分類系統
(二)生命的化學基礎
1. 細胞組成的基本元素和主要成分
2. 水的重要特性
(三)細胞結構與細胞通訊
1. 細胞的形態結構
(四)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1. 細胞周期的概念和細胞周期的分子控制機制
2. 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真核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
3. 有絲分裂過程中核被膜、紡錘體、染色體等的變化
4. 染色體的形態、種類、組型、數目及形成染色體帶的染色方法
5. 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細胞全能性和干細胞和細胞衰老
(五)高等動物的結構與功能
1. 動物的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及神經組織的概念、特點、分類及組成
2. 組織、器官和系統的概念、組成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3. 動物的結構與功能對生存環境的適應,動物內環境的概念及其穩定的重要性和調節
(六)營養與消化
1.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 不同營養物質的吸收方式
3. 消化系統結構與功能對食物的適應
(七)血液與循環
1. 血液的組成和作用
2. 心臟血管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各種物質在系統的運輸過程
3. 人和動物體的水含量及體液的組成,凝血機制,血型
4. 獻血、輸血、血壓及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疾病
(八)氣體交換與呼吸
1. 呼吸的概念,肺活量及相關概念
2. 呼吸系統的結構,氣體在體內的運輸
3. 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呼吸運動的調節
4. 人體呼吸系統在高山上的適應性及一些危害身體健康的呼吸系統疾病
(九)內環境的控制
1. 排泄系統的組成及作用
2. 腎臟的結構和功能
3. 尿的形成機制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4. 根據體溫調節能力的動物分類及恒溫動物的體溫調節
(十)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
1. 免疫的概念和特點、抗原抗體及免疫細胞的概念
2. 人體的非特異性防衛,免疫的兩種機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原理、過程等
3. 免疫接種、各種免疫系統疾病
(十一)神經系統與神經調節
1. 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反射弧的類型
2. 神經沖動的傳導及突觸和神經遞質
3. 人的神經系統及其對內臟活動的調節
4. 人腦
(十二)感覺器官與感覺
1. 眼、耳的結構與功能
2. 感覺的一般特性,物理感受器、化學感受器
3. 不同動物的視覺器官及視覺、聽覺異常
(十三)動物如何運動
1. 效應器(肌肉和肌肉收縮)的結構與功能機制
(十四)植物的結構和生殖
1. 植物的不同器官、組織、細胞的概念、特點、分類及組成
2. 植物的初生生長和次生生長
(十五)植物的營養
1. 根對營養的吸收途徑及營養成分在植株體內的上運機制
2. 植物體內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質的運輸機理
3. 植物的空氣營養和土壤營養
(十六)遺傳的基本規律
1. 遺傳第一、第二定律,孟德爾學說的核心及孟德爾定律的擴展簡介
2. 遺傳第三定律,性染色體和伴性遺傳
3. 多基因決定的數量性狀,細胞質遺傳
(十七)生物與環境
1. 環境、生態因子的概念及種類、生物的耐受性法則
2. 生物與非生物環境及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
(十八)種群的結構、動態與數量調節
1. 種群的概念及特征
2. 種群的數量動態及調節
(十九)群落的結構、類型及演替
1. 群落、群落演替的概念,群落的基本組成及特點
(二十)生態系統及其功能
1. 生態系統的概念、基本結構及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2.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生產力
3.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和我們應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