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院簡介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的新聞學學科始建于1983年,是全國工科院校中創辦的第一個新聞專業,在多年的建設中以“應用為主,交叉見長”為特色,走新聞傳播科技與新聞傳播文化相結合的道路,實行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大跨度交叉,積極探索新聞學教育改革和新聞學研究創新的新路子,受到新聞學界、業界的關注與好評。
本學科點于1996年獲新聞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于2003年獲新聞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于2005年獲新聞與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于2007年獲得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一級學科下有5個博士點: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與數字媒體、廣告與媒體經濟、公共關系。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學科評估結果中,一級學科新聞傳播學名列全國第五。
一級學科下設四個二級學術型碩士點,分別是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與數字媒體、廣告與媒體經濟。主要研究方向有:新聞傳播史方向,新聞傳播理論方向,新聞業務方向,政治傳播方向,新媒體與網絡傳播方向,廣播電視與數字媒體方向,媒介經營管理方向,廣告、公關、品牌傳播方向。兩個專業型碩士點:新聞與傳播、出版。
在國內同類學科中,本學科點的優勢是:
學術隊伍:有一支以吳玉章獎獲得者和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為代表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學科研團隊;近年來,中青年學術骨干成長迅速。
創新基地:2011協同創新中心、國家傳播戰略協同創新中心、985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平臺“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及湖北省重點文科研究基地——“媒介科技與傳播發展研究中心”。
學術成就:承擔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到各類省部級課題等系列縱向課題數十項。獲吳玉章獎二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獎一項,省部級社會科學成果獎(政府獎)十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四項、寶鋼基金優秀教師獎3項。
學科特色:走新聞傳播科技與新聞傳播文化相結合的道路,實行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大跨度交叉。
學術交流:學院先后與國內一些知名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實現資源共享;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新西蘭、香港、澳門以及臺灣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與科研協作關系。
二、招生計劃
2017年我院學術型碩士專業(新聞學、廣播電視與數字媒體、傳播學、廣告與媒介經濟)招生指標全部用于接收推免生。
類別 | 專業代碼 | 學科(專業)名稱 | 研究方向 | 擬接收推免生比例 |
學術型碩士 | 050301 | 新聞學 | 新聞理論、新聞史論、新聞業務 | 100% |
050302 | 傳播學 | 傳播理論與方法、網絡與新媒體、組織傳播、跨文化傳播、媒介經營管理、編輯出版 | 100% | |
0503Z2 | 廣播電視與數字媒體 | 廣播電視史論、廣播電視實務、廣播電視文化、廣播電視藝術、廣播電視新媒體 | 100% | |
0503Z3 | 廣告與媒介經濟 | 廣告與品牌傳播、公共關系、媒介經營管理 | 100% |
三、申請條件
1、 申請推免生應獲得本科所在學校的推薦免試生資格,并在教育部推免系統報名成功;
2、 2017年9月1日前獲得本科畢業證書。
四、 申請、復試、錄取程序
1.考生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填報專業志愿并提交相關材料。
獲得推免生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請閱讀學院的《接收推免生簡章》(含招生計劃、招生院系聯系方式等)和《推免招生專業目錄》,符合條件者,盡早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以下簡稱研招網)的“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報專業志愿(建議在9月29日前),網上繳費,按要求網上提交PDF版相關材料。材料須含能準確聯系的電話號碼、本科所在院系教務部門加蓋公章的成績單、國家英語四六級證書、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體檢證明和《攻讀學位研究計劃》,其中《攻讀學位研究計劃》為復試重要依據,內容應包括考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擬開展研究的課題名稱、擬研究課題的必要性及國內外研究現狀、擬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國內外參考文獻。
2.招生院系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發出復試通知。
學院按照《接收推免生簡章》的復試條件審查考生報名材料,報名材料以考生在研招網“推免服務系統”提供的材料為準,不再接收其他電子郵件或紙質材料。在考生報名三天內,學院將通過研招網“推免服務系統”向申請考生發出復試通知,并逐一電話通知考生。考生須保持通訊暢通。
3.考生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確認同意復試。
考生接到復試通知后24小時內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確認是否同意復試。同意復試的信息以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信息為準。若考生收到招生院系復試通知后24小時內未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確認同意復試,招生院系可撤銷該生復試通知。
4.招生院系在院系網站主頁公示確認復試考生名單及復試細則。
按照新聞學院《接收推免生簡章》公布的工作時間,在新聞學院官網公示復試考生名單、復試形式、復試細則,并逐一電話通知考生上網閱讀相關通知及時參加復試。復試時間在9月28日至10月10日之間,進行復試,將逐一電話通知考生,考生須保持通訊暢通。
5.考生參加復試。
同意參加我院復試的申請人,學院將分批組織實地面試。面試內容為了解教育背景及復核《攻讀學位研究計劃》,復試小組將據此確定復試成績。面試時只須攜帶證明身份的第二代身份證原件和學生證原件,不需其他紙質材料,以考生在研招網“推免服務系統”提供的材料為準(復試時對相關材料提問)。正式錄取后新生報到時,交驗相關材料原件,如查驗為虛假材料,取消入學資格。
6.招生院系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發出待錄取通知。
學院匯總復試情況,報院系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審核通過后,在規定的復試時間結束三天內,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向考生發出待錄取通知,電話通知考生,并上報復試成績。復試檔案存檔四年備查。
7.考生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確認同意待錄取。
考生收到學院待錄取通知后24小時內,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確認同意待錄取。逾期未確認考生,視為自動放棄待錄取資格,招生院系可撤銷該生待錄取通知。
8.網上公示擬錄取名單。
按期確認待錄取的考生,視為同意將我校作為其唯一錄取學校,進入擬錄取環節。學校匯總同意待錄取的考生名單,報學校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審核通過后,網上公示擬錄取名單。
9.錄取工作。
按教育部要求進行其他相關錄檢工作。正式錄取通知書將在政審后,于2017年6月下旬寄發本人。
五、復試細則
1、復試指導原則
(1)德智體全面衡量、保證質量、科學選拔、擇優錄取、寧缺勿濫;
(2)嚴格按照初試成績確定復試名單,并實行差額復試;
(3)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確保各個工作環節都有章可循;
(4)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保障考生的合法權益。
2、 復試內容與權重
復試成績由筆試和面試兩部分構成,其權重分配為4:6;
(1)筆試不指定參考書目。
考生按要求寫一篇3000字左右的時事政治論文。
論文分別由兩位老師評閱,給出分數相差在5分以內(含5分)者,取平均分為最終成績;給出分數相差在5分以上者,經復試領導小組仲裁后,給出最終成績。
(2)面試內容為:簡述《攻讀學位研究計劃》并回答導師提問;
專業面試組由各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導師組成。面試成績按由面試組成員給出,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后,取平均分為最終面試成績。
六、復試安排
2016年9月29日,將進行第一批復試,屆時將逐一電話通知考生,請考生保持通訊暢通。
考生來校時攜帶本人第二代身份證原件和學生證原件到東六樓一樓研究生教務辦公室報到。
七、培養工作
被我院接收的免推碩士生,在大四期間可提前開展若干研究生階段的培養過程,包括:
1.進入導師課題組,參與科研活動,條件成熟者可在大四期間完成文獻閱讀和論文開題。
2.大四期間可選修培養方案規定的研究生校級公共課和學科基礎課。在華中科技大學修課的學生,采用插班聽課的方式,由任課老師和學院出具成績,報研究生院培養處備案。
3.可在大四期間提出讀研期間短期出國研修計劃,由該生導師和所在學院同意、批準后,報研究生院培養處擇優資助。
八、學費與獎助學金
學費:按照湖北省物價局有關物價文件執行,以物價局核定為準。
獎學金:按照關于印發《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校研[2014]11號)執行。碩士免推生和碩博生(碩士階段)原則上在第一學年獲得一等學業獎學金,從第二學年開始統一參加評定;碩博生(博士階段)獲得博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助學金:按照關于印發《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學業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校研[2014]10號)執行。碩博生資助標準高于一般碩士生。
學院另設有“博文傳媒”獎學金36名,每名資助5000元,“人民網”獎學金、“嘉興日報”獎學金等多項獎學金。
九、服務于信息提供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研究生辦公室
電話:027-87557253 郵箱:xlp@mail.hust.edu.cn
網址:http://sjic.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