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科生多如牛毛的時代,專科生似乎總處于高等教育的邊緣,何況是農林類的專科生。盡管我除了自信和追求一無所有,但我有翱翔天空的夢想。
超低空飛行,讓師生自豪的專科生
從1997年踏進系里最后一屆專科生的行列,我失落過,也彷徨過,可為什么三流的專科就不能出一流的學生?我想脫穎而出,每天讓自己進步一點點。面對同學“書呆子”、“神經質”的指責,我感覺那真是一種“破帽遮顏過鬧市”的心態,國家計算機二級,就是在別人的譏諷中考過的,這讓我感到,只要從陰霾里走出來,陽光仍能普照到自己。
大二下學期,學校組織專升本,雖然一個月的起早貪黑、食不知味,做夢還在背英語、做習題,但看著蒼老的父親和四壁徒空的家,在師生的惋惜聲中我放棄了。但我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我特別想參加六月份舉行的英語四級考試,可七月份我就要畢業離校了,在悶熱浮躁的氣氛中,我借來本科英語教材,買來復習資料,在空蕩蕩的自習室里艱難備考,在最終通過學校組織的預選后,我取得了英語四級證書,成為系里惟一在學校通過四級的專科生。盡管有時沒有掌聲,我仍然要前行,憑著自己的文字特長,我成了校大學生記者團的采編部長、校黃土地文學社副社長、北極星詩社社長兼社刊主編,1999年我參與策劃了“首屆西北五省農林類院校人才交流會”采訪活動,近距離接觸了一些知名企業家,這些都對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離校時,我已連續三年綜合測評全班第一,是校級優秀畢業生,獲得了二十多本各類獲獎證書。
逆風飛揚,在中法合資企業當高管
在2000年全國就業形勢十分蕭條的情況下,憑著自己的能力,我以招聘的本科生中惟一的例外被錄取,當晚就簽訂了協議。我就這樣來到了中法合資企業――山東鳳祥集團,肉雞生產加工業界排名第二、現有固定資產31億元、30多個子公司、13000多人。
我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在-18℃的溫度下咬牙堅持了三個月,并作為實習小組組長帶領6個本科生實習。在實習結束時,當年引進的120余名大學生有四人獲得“集團A類實習大學生”,我的小組占了三個。我因此獲得認可和領導的關注,年底集團組織競爭上崗,我盡管只有專科學歷,沒想到集團技術開發部和集團辦公室都向我招手,我最終成為集團總裁辦公室秘書,唯一的一個工科背景的秘書。在這個******、吳官正、李長江等政要都指導參觀過的公司里,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跟上公司發展的步伐,細心、富有創造性地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哪怕是加班到深夜,甚至凌晨,我也會全力以赴。2002年我被評為集團“勞動模范”,被直接任命為董事長秘書、集團辦公室秘書科長。
由于董事長是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以及全國勞動模范,他的經營理念和處世原則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跟隨參加總裁辦公會、中法合資董事會、高級經理經營分析會等等,協助接待許多國家部司廳局級領導,有幸聆聽諸多國內知名專家的項目論證和分析,我的視野開闊了不少,我感覺自己的確學到了不少東西。在空暇的時間里,我結合自己的專業,發表了專業論文6篇,打破了公司十年沒人發表論文的局面;同時發表文章120余篇,并被吸收為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
2003年4月,集團斥資21億元進軍乳業,我被任命為子公司副經理,分管行政,參與新公司的籌建,此時距我畢業還不到三年。
奮斗不止,在沒有鳥飛的天空翱翔
我并沒有為取得的點滴成績而陶醉,我想更加系統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在新公司開業步入正軌,距研究生入學考試兩個月的時候,我毅然離開了公司。在這短短的兩個月里,我把自己當成一只不知疲倦的螞蟻,把碰到的骨頭一點一點地吞進肚里,這就是真正的透到骨子里的堅持。2004年我最終以總分345分(分數線288分),成為學院首位在職的專科生考入的例子,師從國內著名的食品科學專家岳田利教授,考研經歷《兩個月成就考研夢》在《大學時代》刊出。但專科生要成為研究生的確要經歷很多的波折:報名資格審查刷下去一部分考生,初試是又一次大浪淘沙,初試合格后還要加試兩門課程,最后所有成績都合格才能同其它考生一樣進行復試。
讀研期間,我時刻提醒自己做好角色轉變,給自己正確定位,生活盡管清貧一些,學習壓力大一些,但我從沒抱怨過。我時時向自己挑戰,在校順利通過英語六級,獲得2006年上年度綜合測評專業第一,并被評為校優秀研究生,《大學生》、《青年文摘》、《中國青年》、《中國研究生》、《現代交際》等刊物上都曾刊發過我自傳(述)的經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刊《食尚》曾編發了對我的專訪文章,并加了編者按。或許也緣于此,我被研究生院領導任命為研究生團工委副書記,目前擔任研究生通訊社名譽社長和《研究生通訊》的顧問,還協助導師管理生物工程實驗平臺,在緊張的學習試驗罅隙里,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篇。當我在首屆校園知名學子報告會上為全校本科生作報告時,校團委書記張小平說:“讓具有這種經歷的人給本科生做報告很有必要。”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鞭策。
很喜歡中國青年雜志的一個口號“奮斗改變命運,夢想讓我們與眾不同”,我只是在天空里飛了一個圓弧,可我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