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贪婪的嘴唇,韩国少妇激三级做爰2023电影,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三级涨奶,妖精漫画在线观看免费漫画下拉式

2017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考試大綱(生物綜合)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 閱讀:1081 次 日期:2016-10-19 15:12:0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7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考試大綱(生物綜合)”,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生物綜合》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750)

(一)生理學

一、 考試性質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為高等學校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其中,生理學(專業部分)由我校自行出題。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生物學知識而有利于我校在錄取時擇優選拔。

二、 評價目標

考試重點考查生理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注重考查理論聯系實際,說明、提出、分析和解決本學科相關的現象和問題的能力。

正確地理解和掌握有關的基本概念、理論、假說、規律和論斷

運用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原理,可以就某一問題設計出實驗方案

準確、恰當地使用專業術語,文字通順、層次清楚、有論有據、合乎邏輯地表述

三、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全部為必答題

題型比例:選擇題100%

第二部分 考查要點

一、生理學基本概念

1、機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體液的分布,內環境,內環境穩態

2、人體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

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自身調節。反射與反射弧、激素、旁分泌、神經分泌。

3、體內的控制系統

非自動控制系統;反饋控制系統,反饋、正反饋、負反饋的概念;前饋控制系統,前饋的概念。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1、細胞膜的物質轉運

被動轉運、單純擴散、通透性、易化擴散、主動轉運、繼發(次級)主動轉運、出胞作用、入胞作用、吞飲、吞噬

2、細胞的興奮與興奮的傳導

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及其產生機制;興奮性與興奮的引起,閾值、閾電位和動作電位的關系;興奮在同一細胞上傳導的機制和特點;靜息電位、膜的極化、超極化、去極化、動作電位、反(倒)極化、閾強度(閾值)、閾刺激、閾下刺激、閾上刺激、閾電位、局部反應、電緊張電位

3、神經-肌接頭處興奮的傳遞

4、骨骼肌的收縮原理

興奮收縮耦聯、單收縮、復合收縮、不完全強直收縮、完全強直收縮

三、血液

1. 血液的功能、組成和理化特性

血液的運輸作用、血液的緩沖作用、血液的防御機能;血漿、血細胞;血液的比重、血漿的粘滯性、血漿滲透壓、血漿的pH

2. 血漿滲透壓

血漿晶體滲透壓及血漿膠體滲透壓的形成、生理作用;血液在維持內環境相對恒定中的重要作用。

3. 血細胞的新陳代謝

血細胞的生成和破壞、血細胞生成的調節;脾臟的造血功能,血細胞貯存、修整和破壞功能

4. 生理止血過程和機制

血液凝固:內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抗凝血系統,纖維蛋白溶解過程及其生理意義;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及血液凝固過程中的作用

四、血液循環

1、 心臟的生物電活動

心肌細胞分類,跨膜電位的概念,細胞靜息電位產生機制及大小;動作電位的分期,各期產生的離子及通道機制,幾種鈣電流、鉀電流和鈉電流的特性,產生動作電位后各種離子恢復機制。起搏細胞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特征,動作電位及4期自動除極機制

2、 心臟的電生理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興奮性的概念,影響興奮性的因素,期前收縮與代償間歇、興奮后興奮性的變化;傳導性的概念、心肌各部傳導速度、房室延擱及意義、影響傳導速度的因素;自律性的概念、心肌各部自律性的大小、影響自律性的因素、竇房結起搏點控制心律的機制;心電圖的產生機制、各波及波間歇的意義

3、 心臟的泵血機制

心動周期、各期時間、泵血過程中的分期(等容收縮期、快速射血期、減慢射血期、等容舒張期、快速充盈期、減慢充盈期、心房收縮期)、心房的初級泵作用

4、 心臟泵血功能的評價、心輸出量的調節和心音

心搏出量、心輸出量、射血分數、心指數、心肌前后負荷的概念、心肌收縮能力及心率對心搏出量、心輸出量的影響;心音的產生的機制及第一、第二心音的特點。

5、 各類血管的功能特點和血流動力學

各類血管的功能特點、血流阻力、影響血流阻力的因素、血管口經與血管阻力之關系、小動脈和微動脈對血管阻力的影響

6、 形成動脈血壓的各種因素,微循環的組成,血流通路及血流調節

7、 微循環的特點,血液與組織液之間物質交換方式

靜脈血壓,組織液的生成及影響因素,淋巴液的生成與影響因素:血液與組織液之間物質交換方式,組織液生成的動力與阻力,影響組織液生成的因素,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義

8、 外周靜脈壓

影響靜脈回流的因素,外周靜脈壓的概念,特點;中心靜脈壓的大小及影響因素;影響靜脈回心血量的因素;心血管的神經支配及作用機制

9、 心血管中樞,定位,作用和心血管反射

延髓的心血管活動中樞的定位和作用,減壓反射的感受器、傳入神經、中樞效應、傳出神經;心肺容量感受器的作用、效應,化學感受器的位置作用

10、 動脈血壓的體液調節和自身調節

兒茶酚胺的釋放,對心血管的作用及機制;RAAS的有效刺激,轉換及作用;ADH的有效刺激,作用;PG,NO,內皮素的作用及機制;ANP的釋放,作用及意義。

11、 特殊器官的循環

運動時血流的再分布,心血管活動變化,冠脈循環的特點,調節,肺循環的特點及調節,腦血流的特點及調節,BBB和血腦脊液屏障的生理意義。

五、 呼吸

1、 呼吸的生理意義,呼吸的基本過程

2、 肺通氣的原理

肺通氣的動力,呼吸運動時肺內壓的變化,空氣進出肺的過程,胸內壓的形成及其生理意義;肺的彈性阻力:肺泡表面張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及其生理意義,順應性。氣道阻力及呼吸過程中氣道阻力的變化。肺容量:潮氣量、深吸起量,功能余氣量,肺活量與時間肺活量的值及意義,肺總容量;肺通氣量:每分通氣量、最大通氣量,無效腔和肺泡通氣量

3、 氣體交換

氣體交換的原理和影響肺換氣、組織換氣的因素;通氣/血流比值及其與肺換氣的關系

4、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Hb與O2結合的特征,氧離曲線與影響因素。CO2與Hb結合的特點,CO2的運輸,CO2的運輸形式,CO2解離曲線,CO2與Hb結合對CO2運輸的影響;呼吸機本體感受性反射。

5、 呼吸中樞

呼吸中樞的概念,延髓呼吸中樞,腦橋呼吸調整中樞;呼吸節律的形成和維持;肺牽張反射;化學因素對呼吸的調節:化學感受器,CO2、低O2和H+濃度對呼吸的調節作用以及三者在調節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六、消化與吸收

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機械消化和化學消化;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和電生理特性;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胃腸的神經支配;消化器官功能活動的激素調節,胃腸激素,主要胃腸激素名稱及其分泌細胞名稱和部位,腦腸肽

2、口腔內的消化

唾液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調節;咀嚼與吞咽

3、胃內的消化

胃液的性質、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調節:刺激胃液分泌的內源性物質,抑制胃酸分泌的內源性物質,消化期的胃液分泌的調節,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調節;胃的運動:頭區的運動,胃的容受性舒張;尾區的運動,蠕動;胃排空及影響因素

4、小腸內消化

胰液的分泌: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調節:頭期、胃期、腸期的胰液分泌的調節;膽汁的分泌和排出:膽汁的成分和作用,膽汁的分泌、排出與膽囊的作用,膽汁分泌與排放的調節;小腸液的分泌:十二指腸腺的分泌、小腸腺的分泌,小腸液分泌的機制,小腸分泌的調節;小腸的運動形式和調節,回盲瓣的功能

5、 大腸內的消化

大腸液的分泌;大腸的運動和排便:大腸的運動形式,糞便的形成和排便反射;大腸內細菌的活動

6、 吸收

吸收的部位,吸收的途徑與機制;小腸的吸收功能:吸收的條件和方式,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形式和途徑;大腸的吸收功能

七、能量代謝與體溫

1、 能量代謝

能量代謝的概念,機體能量的來源,食物的能量轉化;能量代謝測定的原理與方法;食物的熱價,食物的氧熱價,呼吸商;影響能量代謝的主要因素;基礎代謝及基礎代謝率的概念和測定方法,基礎狀態的條件,基礎代謝率表示法和正常值

2、 體溫及其調節

體溫的概念及其正常生理變動;臨床常用的測定體溫的方法、部位和正常值;機體的產熱與散熱過程;維持體溫相對穩定的機制;溫度感受器,體溫調節中樞,PO/AH區對體溫調節的整合作用,調定點概念與調定點學說

八、尿的生成與排出

1、腎臟泌尿的生理意義和腎的功能解剖

腎臟的解剖特點;腎血流量;腎臟血液供應的特點及血流量的調節

2、腎小球的濾過機能

腎小球濾過率和濾過分數,濾過膜及其通透性;腎小球有效濾過壓及影響腎小球濾過的因素

3、腎小管與集合管的轉運功能

Na+、Cl-、HCO3、K+、水和葡萄糖等的重吸收;腎小管、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機能:H+、NH3、K+的分泌;影響腎小管與集合管泌尿機能的因素

4、尿液濃縮和稀釋

髓質滲透壓梯度形成的機制及其與尿濃縮和稀釋的關系;直小血管在保持髓質高滲中的作用

5、尿生成的調節

小管液中溶質的濃度;神經和體液調節:腎交感神經,抗利尿激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

6、 清除率

血漿清除率的概念及測定的理論和臨床意義

7、 尿的排放

膀胱和尿道的神經支配及排尿反射。尿量、尿的理化性質和成分,高滲尿和低滲尿

九、神經系統的功能

1、神經元活動的一般規律

神經元的概念及組成;有(無)髓神經纖維;神經纖維的功能;神經元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突觸的概念及組成;中樞興奮傳播的特點;興奮性突觸后電位和抑制性突觸后電位的概念、意義和產生機制;神經遞質的概念;外周神經遞質的種類;膽堿能神經纖維和腎上腺素能神經纖維的定義及分布;中樞神經遞質的種類;遞質與調質的概念;膽堿能和腎上腺素能受體的概念及分類;反射活動的一般規律:反射與反射弧,中樞神經元的聯系方式,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反射活動的反饋調節:負反饋和正反饋

2、中樞神經系統的感覺功能

感覺器官、感受器的概念及分類,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丘腦的感覺功能,丘腦核團的分類,特(非)異性投射系統的概念和功能,兩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區別,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動系統;大腦皮層的感覺分析功能;痛覺的概念,皮膚痛覺,內臟痛和牽涉痛的概念和特點;眼的折光成像功能:眼視近物時的調節,瞳孔對光反射和瞳孔近反射的概念,近(遠)視及散光眼的成因和矯正,眼的感光換能作用:視網膜的兩種感光換能系統及功能,感光色素的組成,視力、視野、盲點、明(暗)適應的概念;聽閾和聽域的概念,外耳的作用,中耳的組成及鼓膜、聽骨鏈和咽鼓管的作用,聲波的氣傳導和骨傳導途徑,耳蝸的結構及行波學說,耳蝸的生物電現象;前庭器官的組成及作用,前庭器官的感受裝置及適宜刺激,眼震顫

3、中樞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脊髓的運動神經元,運動單位;脊休克的概念、主要表現及產生原因;屈肌反射和對側伸肌反射;牽張反射的概念,牽張反射的反射弧,牽張反射的類型及生理意義;腦干對軀體運動的調節;小腦的結構,小腦的主要功能;基底神經節的組成,基底神經節的功能,基底神經節損傷的臨床表現;大腦皮層運動區,主要運動區的定位及支配特征,錐體系和錐體外系的概念及功能

4、 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

自主神經系統的結構特征;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主要功能及特征;脊髓和低位腦干對內臟活動的調節;下丘腦的主要功能

5、 腦的高級功能和腦電圖

條件和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的形成、消退、泛化和分化,條件反射的形成機制和意義,第一、二信號系統,學習記憶的有關概念,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和一側優勢,腦電圖的概念和常見腦電圖的波形及意義,睡眠和覺醒的一般概念

十、內分泌

1、激素的分類、特性、作用機制

2、下丘腦與垂體的內分泌

下丘腦的內分泌功能,下丘腦與腺垂體的機能聯系,下丘腦調節肽;腺垂體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長激素的生物學作用及其分泌調節;神經垂體:血管升壓素和催產素的來源、生理作用與分泌調節

3、甲狀腺的內分泌

甲狀腺激素生物合成、儲存、釋放、運輸與代謝,甲狀腺激素的種類及生理作用,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調節

4、 甲狀旁腺激素

甲狀旁腺激素的生物學作用及分泌調節,維生素D3,降鈣素的生物學作用及分泌的調節

5、 腎上腺的內分泌

腎上腺皮質激素種類、生理作用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作用機制,皮質激素分泌的調節;腎上腺髓質激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髓質素)種類及作用

6、 胰島的內分泌

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學作用及分泌的調節

7、 松果體的激素與前列腺素

松果體和胸腺的內分泌功能;前列腺素的作用

十一、生殖系統

1、 男性生殖

睪丸的生精作用,睪丸的內分泌功能,睪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調節

2、 女性生殖

卵巢的生卵作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和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的激素調節,妊娠過程

(二)生物化學

一、 考試性質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為高等學校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其中《生物化學》由我校自行出題。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生物化學知識而有利于我校在錄取時擇優選拔。

二、 評價目標

《生物化學》考試重點考查生物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說明、提出、分析和解決這些學科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

正確地理解和掌握有關的基本概念、理論、假說、規律和論斷

運用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原理,可以就某一問題設計出實驗方案

準確、恰當地使用專業術語,文字通順、層次清楚、有論有據、合乎邏輯地表述

三、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全部為必答題

題型比例:選擇題100%

第二部分 考查要點

第一章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1.了解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2.熟記蛋白質的分子組成特點:20種氨基酸的特性;肽的概念。

3.掌握蛋白質分子的結構特點。

4.以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結合氧氣特點,掌握蛋白質空間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5.掌握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及相關概念。

6.熟悉分離純化蛋白質的原理和方法。

7.了解多肽鏈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

.下列中屬于必需氨基酸的有

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1.了解核酸的分類、細胞分布、核酸元素組成特點;掌握堿基、核苷、核苷酸的化學結構。

2.掌握核苷酸分子間的連接方式。

3.掌握DNA與RNA性質的異同。

4.掌握DNA的一級結構、二級結構要點及堿基配對規律,了解DNA的高級結構形式。

5.掌握mRNA、tRNA二級結構特點,了解RNA的種類。

6.掌握DNA(熱)變性、復性及分子雜交的概念。

7.了解核酸酶的概念及性質。

第三章 酶

1.熟悉酶的基本概念,化學本質;掌握酶的分子組成及相關概念,如酶蛋白、輔助因子(輔酶、輔基)、全酶、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團等;同工酶的概念及意義。

2.熟悉酶促反應的特點,了解酶促反應機制的學說。

3.掌握影響酶促反應動力學的幾種因素及其動力學特點。掌握米氏方程和米氏常數,學會使用米氏方程進行簡單計算。

4.掌握酶的活性調節與含量調節的方式,掌握變構調節、化學修飾、酶原與酶原的激活的概念、原理及特點。了解酶含量調節的概念。

5.了解酶的命名與分類原則。

6.了解酶與醫學的關系。

第四章 聚糖的結構與功能

1.掌握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結構特點。

2.熟悉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主要功能。

3.了解細胞外基質的組成與主要成分的結構特點。

第五章 維生素與無機鹽

1.了解維生素的分類及性質,掌握維生素的活性形式及相應缺乏癥。

2.了解微量元素的生物學作用。

3. 了解鈣磷代謝的調節

第六章 糖代謝

1.熟悉糖的生理功能和代謝的概況。

2.掌握糖酵解的概念,反應過程,關鍵酶,底物水平磷酸化部位,NADH+H+產生部位以及生理意義。

3.掌握糖有氧氧化的概念,反應過程,關鍵酶,生理意義。生成ATP的數量。

4.掌握三羧酸循環的概念、亞細胞定位、反應過程、三羧酸循環的生理意義。

5.熟悉磷酸戊糖途徑的亞細胞定位。關鍵酶催化的反應、磷酸戊糖途徑的生理意義。

6.掌握糖原合成的概念、組織和細胞定位。合成過程。關鍵酶。

7.掌握肝糖原分解的概念、組織定位。肝糖原分解過程,關鍵酶,肌糖原的分解與肝糖原分解的不同點及糖原合成和分解的生理意義。熟悉肝糖原合成與分解的調節。

8.掌握糖異生的概念及糖異生原料。糖異生途徑及關鍵酶。兩個底物循環的調節。糖異生的生理意義。

9.熟悉乳酸循環的過程及其生理意義。

10. 掌握血糖的概念、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血糖的來源與去路。胰島素降低血糖的機制、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機制。

第七章 脂類代謝

1.了解脂類的分類及其功能。

2.熟悉甘油三酯合成的兩種途徑。

3.掌握脂肪動員的概念及其關鍵酶。

4.掌握脂酸β-氧化過程。

5.熟悉脂酸的合成代謝。

6.了解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

7.掌握酮體的合成與利用。

8.熟悉磷脂的結構特點。

9.掌握磷脂酶的作用特點。

10.了解膽固醇的合成特點。

11.熟悉膽固醇在體內的轉化。

12.掌握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生成部位及功能。

第八章 生物氧化

1.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熟悉生物氧化的方式、生物氧化特點。

2.掌握呼吸鏈的定義和組成。兩條重要的氧化呼吸鏈排列順序。

3.掌握氧化磷酸化的定義及偶聯部位。P/O比值的定義及意義。了解氧化磷酸化的偶聯機制。

4.熟悉抑制劑對氧化磷酸化的影響。了解線粒體DNA突變對氧化磷酸化的影響。

5.掌握高能鍵與高能化合物的概念;熟悉常見的高能化合物。掌握體內能量的儲存和利用形式。

6.掌握胞液中NADH轉運進入線粒體氧化的機制。了解腺苷酸載體及線粒體蛋白的跨膜轉運。

7.熟悉需氧脫氫酶和氧化酶的輔基、反應方式及產物。過氧化物酶體中氧化酶類的組成特點及催化反應。

8.熟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主要作用。

9.熟悉微粒體加單氧酶催化的反應過程及意義

第九章 氨基酸代謝

1.了解蛋白質的營養作用;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與腐敗。

2.熟悉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種類。

3.掌握氨基酸代謝庫的來源和去路。

4.掌握氨基酸的幾種脫氨基作用。

5.掌握α-酮酸的代謝。

6.掌握體內氨的來源、去路與轉運。

7.掌握尿素代謝特點。

8.掌握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9.掌握一碳單位的代謝特點。

10.熟悉含硫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謝特點。

第十章 核苷酸代謝

1.了解體內核苷酸的生物學功能。

2.掌握嘌呤核苷酸從頭合成的原料及大體過程。

3.熟悉嘌呤核苷酸的補救合成途徑。

4.掌握脫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特點。

5.熟悉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謝物。

6.掌握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謝產物。

7.掌握嘧啶核苷酸從頭合成的原料及大體過程。

8.熟悉嘧啶核苷酸的補救合成途徑。

9.熟悉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謝物。

10.掌握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謝產物。

第十一章 非營養物質代謝

1.

2.熟悉肝的生物轉化作用。

3.熟悉膽汁酸的代謝。

4.掌握紅細胞的代謝特點。

5.熟悉膽色素的代謝。

6.了解黃疸的分類及特征。

第十二章 物質代謝的調節

1.了解物質代謝的特點

2.熟悉物質代謝的相互聯系

3.熟悉肝在物質代謝中的作用。

4.了解肝外重要組織器官的物質代謝特點及聯系

5.熟悉物質代謝調節的主要方式和意義

6. 掌握酶活性的快速調節

7. 了解激素水平和整體水平的代謝調節

第十三章 真核基因與基因組

1.熟悉真核基因的結構與功能

2. 掌握真核基因組結構特點。

第十四章 DNA的生物合成

1.掌握復制、DNA半保留復制的概念。

2.掌握DNA復制的基本規律:半保留復制、雙向復制和半不連續復制。

3.了解半保留復制的實驗依據及半保留復制的意義。

4.掌握基因組的概念。

5.熟悉雙向復制、復制叉、復制子的概念。

6.掌握復制的方向:5′-→3′。

7.掌握半不連續復制的概念。

8.熟悉領頭鏈、隨從鏈和岡崎片段的概念以及半不連續復制形成的原因。

9.掌握參與DNA復制的生物分子。

10.掌握復制的基本化學反應:生成3′,5′-磷酸二酯鍵。

11.掌握原核生物三種DNA聚合酶及作用。

12.掌握常見的五種真核生物DNA聚合酶及作用。

13.熟悉核酸外切酶活性在復制中的作用。

14.了解復制時堿基選擇的機制。

15.熟悉復制的保真性依賴的三種機制。

16.掌握解螺旋酶,引物酶,單鏈DNA結合蛋白,DNA拓撲異構酶的作用。

17.了解正超螺旋.負超螺旋的概念及拓撲酶的分類和作用機制。

18.掌握DNA連接酶的作用,熟悉連接酶作用的特點。

19.了解原核生物E.coli的復制起始點ori C的結構特征及解鏈過程。

20.了解引發體的形成和引物的合成過程。

21.熟悉岡崎片段的形成原因。了解復制的延長。

22.熟悉原核生物復制終止包括切除引物、填補空缺、連接切口。

23.了解真核生物復制的起始。熟悉參與真核生物復制需要的蛋白因子。了解Cyclin和CDK的變化情況。

24.了解真核生物復制的延長發生DNA聚合酶α/δ轉換。

25.了解復制的終止。熟悉端粒、端粒酶的概念。了解端粒酶的作用。

26.掌握反轉錄和反轉錄酶的概念。熟悉反轉錄的基本過程。

27.了解反轉錄研究的意義。

28.了解滾環復制和D環復制。

第十五章 DNA損傷與修復

1.熟悉突變的概念,了解突變的意義和引發突變的因素。

2.了解突變的類型,熟悉點突變、框移突變的概念。

3.掌握DNA修復的概念,了解修復的類型,掌握切除修復的過程。

第十六章 RNA的生物合成

1.掌握復制與轉錄過程的異同。

2.掌握不對稱轉錄的特點。

3.掌握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4.熟悉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

5.熟悉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

6.掌握真核生物的轉錄后修飾。

第十七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1.掌握參與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體系。

2.熟悉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過程。

3.熟悉蛋白質合成后的加工和輸送。

4.熟悉蛋白質合成的干擾和抑制。

第十八章 基因表達調控

1.掌握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概念。

2.熟悉基因表達調控的基本原理。

3.掌握乳糖操縱子調控模式。

4.了解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

5. 熟悉真核基因組的順式作用元件。

第十九章 細胞信息轉導

1.了解信息物質分類。

2.掌握受體的分類,了解受體的作用特點。

3.掌握蛋白激酶的分類。

4.掌握第二信使的種類。

5.掌握G蛋白的結構特點、分類、激活機制。

6.熟悉信號轉導的幾個主要途徑。

第二十章 常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原理及其應用

1.了解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原理。

2.了解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

第二十一章 DNA重組及重組DNA技術

1.了解基因工程的相關概念及自然界基因重組的方式。

2.掌握重組DNA技術的工具酶和基因載體。

3.掌握重組DNA技術的步驟。

第二十二章 基因結構與功能分析技術

1.了解基因結構分析技術

2.了解基因表達產物分析技術

3.了解基因的生物學功能鑒定技術

第二十三章 癌基因、腫瘤抑制基因與生長因子

1.了解癌基因的概念、分類、功能及作用機制。

2.了解抑癌基因的概念、常見的抑癌基因及作用機制。

3.了解生長因子的概念,常見的生長因子及作用機制。

第二十四章 疾病相關基因的鑒定與基因功能研究

1.了解鑒定疾病相關基因的原則。

2.了解疾病相關基因克隆的策略和方法。

3. 了解疾病相關基因的功能研究。

第二十五章 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1.了解基因診斷的概念、常用的技術方法及應用。

2.了解基因治療的概念、分類和基本程序。

第二十六章 組學與醫學

1.了解基因組學的概念及研究能容。

2.了解轉錄組學、RNA組學的概念。

3.了解蛋白質組、蛋白質組學的相關概念。

4.掌握蛋白質組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原理。

5.了解蛋白質及蛋白質組研究的相關數據庫

6.了解代謝組學、其他組學的概念及分析工具。。

7.了解組學與疾病的關系

(三)遺傳學

一、 考試性質

《醫學遺傳學》入學考試是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招收非醫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醫學遺傳學入學考試在考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考生應能:準確地掌握遺傳學方面的知識、常見遺傳病的遺傳基礎知識和遺傳學的實驗方法;對近期國內外有關醫學遺傳學相關成果應有所了解。

考試的對象為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準考考生。

二、 考試的學科范圍

以高校醫學遺傳學中、英教材內容為基本為參考,考查要點詳見本大綱第二部分。

三、 評價目標

醫學遺傳學入學考試在考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全部為必答題

題型比例:選擇題100%

第二部分 考查要點

一、緒論

醫學遺傳學的概念、研究對象及范圍。

二、遺傳病的分類及其特點。

三、細胞遺傳學原理

掌握國際命名體制中常見符號的含義、染色體的結構及核型書寫,熟悉染色體數目異常和結構畸變的類型、原因及其后果。嵌合體種類及形成機理。

四、染色體病

掌握染色體病的一般臨床特征,掌握21三體綜合征的主要臨床特征和遺傳機制。

五、人類疾病的生化與分子遺傳學

掌握血紅蛋白病的概念、分類、異常血紅蛋白病的發生的分子機制,熟悉先天性代謝病。

六、線粒體病

掌握人類線粒體基因的結構和人類線粒體DNA的遺傳學特征。

七、群體遺傳學

掌握遺傳平衡定律及其應用,掌握近親婚配的概念及近親婚配的危害。

八、多基因遺傳病

掌握多基因遺傳病的特點,掌握多基因遺傳病再發風險的估計

九.遺傳與腫瘤

掌握腫瘤染色體異常與腫瘤發生的相關性,特別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與Ph染色體的相關性。熟悉遺傳性腫瘤如視網膜母細胞瘤(Rb)的遺傳特征、基因特點。熟悉腫瘤發生的遺傳機理(體細胞突變學說、二次突變學說及多步驟損傷學說)。

十、臨床遺傳學

掌握遺傳病的診斷、產前診斷、遺傳咨詢和治療方法,了解遺傳的研究治療進展。熟悉細胞分子技術在遺傳病診斷中的應用。

四、細胞生物學

一、 考試性質

《細胞生物學》入學考試是為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招收生物化工、微生物、生物物理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細胞生物學入學考試在考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考生應能:準確地掌握細胞生物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方法;對近期國內外有關細胞生物學杰出成果應有所了解。

考試的對象為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準考考生。

二、 考試的學科范圍

以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編的《細胞生物學》(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4版)的內容為基本考試范圍。

考查要點詳見本大綱第二部分。

三、 評價目標

細胞生物學入學考試在考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全部為必答題

題型比例:選擇題100%

第二部分 考查要點

一、緒論

細胞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當前細胞生物學研究的總趨勢與重點領域。

二、細胞的統一性與多樣性

細胞的基本概念、特征、原核細胞與古核細胞、真核細胞基本知識概要及其異同點。

三、細胞生物學研究方法

顯微鏡的應用、細胞及其組分的分析方法、細胞培養、細胞融合、模式生物與功能基因組的研究方法。

四、細胞質膜

細胞膜的基本組成成分、特點,細胞膜的基本功能。

五、物質的跨膜運輸

物質跨膜運輸的主要方式,運輸的基本過程。胞吞與胞吐。

六、線粒體和葉綠體。

線粒體、葉綠體的結構、功能(氧化磷酸化與光合作用),線粒體和葉綠體是半自性細胞器,線粒體和葉綠體的來源。

七、細胞質基質與細胞內膜系統

細胞質基質基本知識,內質網、高爾基復合體的基本結構以及功能。溶酶體與過氧化物酶體的結構特點,形成、功能。

八.蛋白質分選與膜泡運輸

信號假說與蛋白質分選信號。蛋白質分選的基本途徑與類型。膜泡運輸的方式。

九.細胞信號轉導

細胞通訊與細胞識別的基本知識,信號傳遞的類型及其作用機制。細胞內受體介導的信號傳遞、G蛋白偶聯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酶聯受體的信號轉導。

十、細胞骨架

細胞骨架的是指真核細胞中的蛋白纖維網架體系。

細胞質骨架:微絲的基本成分及其功能、微管的基本成分及其功能、中間纖維的基本知識、中間纖維與微絲、微管的異同點。

十一、細胞核與染色體

核膜基本知識。核孔復合體的發現,結構模型及功能。染色體的概念及其化學組成,染色體的基本單位——核小體。染色體的形態結構。核仁的基本知識。

十二、核糖體

核糖體的結構成分及其功能,多聚核糖體與蛋白質的合成。

十三、細胞周期與細胞分裂

細胞周期不同時相及其主要事件,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的異同點。

十四、細胞增殖調控與癌細胞

MPF的發現及其作用,P34cdc2激酶的發現及其與MPF的關系,周期蛋白,CDK激酶和CDK激酶抑制物,細胞周期運轉調控。癌細胞的基本特征及腫瘤的發生等機制。

十五、細胞分化與胚胎發育

細胞分化的基本概念、特點,影響細胞分化的因素。

十六、細胞死亡與細胞衰老

細胞死亡的方式,細胞凋亡的概念及其生物學意義。細胞凋亡的形態學和生物化學特性,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植物細胞的凋亡。細胞衰老的分子機制。

十七、細胞的社會聯系

細胞連接的方式,細胞外被,細胞外基質的種類。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城县| 邻水| 新河县| 饶河县| 正宁县| 繁昌县| 雅江县| 东城区| 榆树市| 枣庄市| 黄平县| 西宁市| 鄂伦春自治旗| 乌兰察布市| 沂南县| 梁河县| 赤峰市| 阜新市| 本溪市| 虎林市| 呼伦贝尔市| 临清市| 永兴县| 商河县| 平原县| 吴桥县| 太保市| 屏东县| 习水县| 武夷山市| 岳阳市| 鄄城县| 舒兰市| 应用必备| 北川| 鹤庆县| 驻马店市| 咸丰县| 信丰县| 忻州市|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