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在原華中理工大學環境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環境工程系和原同濟醫科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院擁有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三個二級學科本科專業;具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和環境規劃與管理五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博士點;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和土木工程二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環境科學與工程為湖北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學院設有環境科學研究所、環境衛生與機械研究所、環境治理與評價研究所和中心實驗室等教學科研機構;給排水實驗室為原建設部重點實驗室。學院教學科研用房面積近6000平方米,設備總資產1300余萬元。目前學院共有博士生導師12人,教授16人,副教授18人,講師13人;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在讀碩士生、博士生400余人。
學院專業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己任。學科涉及生態、生命、化學、材料、機械、工程和醫學等領域;在水環境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環境生物/生態技術、水質工程技術與裝備、固廢資源化和綠色能源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學院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37項、國家支撐計劃子項目12項、國家“863”、“973”等項目10項;年科研經費1000余萬元;先后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主編國家、行業標準十余項;獲批專利三十余項;發表論文被三大索引收錄500余篇,出版專著十余本。
2017年碩士招生專業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市政工程及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學制為3年,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學制亦為2年。
1.環境科學
環境科學主要研究方向有:環境分析化學、污染控制化學、環境污染化學、環境生物學、環境毒理學和環境材料學等。本學科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分析、控制、治理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在化工、醫藥等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處理和污染土壤修復新技術及工程應用方面有學科優勢。在環境及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及儀器的研究開發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
2.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有: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大氣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噪聲污染原理與控制技術、固體廢物資源化理論與技術、生物質能源利用、環境等離子體技術、環境生物/生態技術、環境規劃評價和人地系統工程與仿真和環境功能材料與溫室氣體控制等。本學科在環境生物/生態技術和固廢資源化研究及生物質能源利用方面有明顯的學科優勢;在城市垃圾處理政策制定、規劃及工程技術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與國內外一流高校和研究機構有較密切的科研合作。
3.環境規劃與管理
環境規劃與管理主要研究方向有:環境規劃、人地系統工程與仿真、戰略環境評價、區域清潔生產與資源再生利用、環境管理制度與法律法規建設、生態系統價值補償機制等。本學科反映環境-經濟-社會的主流與核心問題,具備很強的理論性,交叉性,也具有很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涉及基礎學科與現代高新技術,具有鮮明的應用特點。
4.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有:水質工程新理論和新技術、水健康循環理論與方法、供水排水網絡分析理論與技術、污泥處理與安全處置技術與設備、水環境數字化理論與應用等。本學科在水質工程技術與裝備研究方面具有明顯學科優勢;在水處理新技術開發、引進、消化吸收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果;在堅持“工程與科學結合”,組織解決工程應用中難題方面,實力處于國內前沿。學術學位培養特色在于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工程實踐中尋找基礎研究的著眼點。專業學位型培養特色在于注重與業界合作,共同培養;注重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培養工程實踐綜合能力。
5.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主要研究方向有:建筑物熱濕過程、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與潔凈技術、智能建筑設備控制理論與技術、暖通空調模擬與仿真、燃氣輸配系統與優化、燃氣燃燒應用技術等。本學科在綠色能源、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智能建筑設備控制、燃氣燃燒應用等方向的理論研究、技術開發和工程實踐,具有明顯的學科特色。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年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分專業指標比例分配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各專業下每類考生比例 | 專業總比例 | |
公開招考 | 推免生 | |||
碩士 | 261 | 所有專業 | 60% | 40% |
學術學位招生目錄
學科專業名稱及代碼、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注 |
261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
081403▲市政工程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 ||
01 (全日制)給水排水網絡分析理論與技術 | ②201 英語一 | ||
02 (全日制)水環境轉化過程與修復 | ③301 數學一 | ||
03 (全日制)水健康循環理論與方法 | ④844 水污染控制工程 | ||
04 (全日制)飲水安全保障理論與技術 | |||
05 (全日制)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 | |||
06 (全日制)污泥處理與安全處置技術與設備 | |||
081404▲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 ||
01 (全日制)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 | ②201 英語一 | ||
02 (全日制)暖通空調模擬與仿真 | ③301 數學一 | ||
03 (全日制)燃氣燃燒應用技術 | ④812 傳熱學 | ||
04 (全日制)燃氣輸配系統與優化 | 813 工程流體力學 | ||
05 (全日制)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與潔凈技術 | ( 812、813 選一) | ||
06 (全日制)智能建筑設備控制理論與技術 | |||
083001▲環境科學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 ||
01 (全日制)環境材料 | ②201 英語一 | ||
02 (全日制)環境化學 | ③302 數學二 | ||
03 (全日制)環境監測技術 | ④845 微生物學 | ||
04 (全日制)環境生物技術 | 867 分析化學 | ||
05 (全日制)環境生物學 | ( 845、867 選一) | ||
06 (全日制)環境污染控制化學 | |||
07 (全日制)環境污染控制技術 | |||
08 (全日制)清潔生產技術 | |||
09 (全日制)環境規劃與管理 | |||
083002▲環境工程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 ||
01 (全日制)大氣污染控制 | ②201 英語一 | ||
02 (全日制)固體廢棄物處理與清潔生產 | 203 日語 | ||
03 (全日制)環境材料 | ③302 數學二 | ||
04 (全日制)等離子體技術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 ④806 機械設計基礎 | ||
05 (全日制)環境規劃評價與人地系統建模 | 809 材料科學基礎 | ||
06 (全日制)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 | 813 工程流體力學 | ||
07 (全日制)環境生物工程 | 814 電路理論 | ||
08 (全日制)可再生能源 | 828 運籌學 | ||
09 (全日制)水污染控制工程 | 844 水污染控制工程 | ||
10 (全日制)噪聲控制與環保設備開發 | 845 微生物學 | ||
11 (全日制)環境流體數值模擬技術 | ( 201、203 選一) | ||
12 (全日制)環境生態工程 | ( 806、809、813、814、828、844、845 選一) | ||
0830Z1環境規劃與管理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 ||
②201 英語一 | |||
③302 數學二 | |||
④806 機械設計基礎 | |||
809 材料科學基礎 | |||
01 (全日制)環境規劃 | 813 工程流體力學 | ||
02 (全日制)人地系統工程與仿真 | 814 電路理論 | ||
03 (全日制)戰略環境評價 | 828 運籌學 | ||
04 (全日制)區域清潔生產與資源再生利用 | 844 水污染控制工程 | ||
05 (全日制)環境管理制度與法律法規建設 | 845 微生物學 | ||
06 (全日制)生態系統價值補償機制 | ( 806、809、813、814、828、844、845 選一) |
專業學位專業目錄
學科專業名稱及代碼、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注 |
261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
085213建筑與土木工程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 ||
②204 英語二 | |||
③302 數學二 | |||
④812 傳熱學 | |||
844 水污染控制工程 | |||
00 (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 ( 812、844 選一) | ||
50 (非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 |||
085229環境工程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 ||
00 (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 ②204 英語二 | ||
50 (非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 ③302 數學二 | ||
④844 水污染控制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