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擔任小學英語教師已經有兩個年頭了,在這兩年的時間里,我體會到了當一名小學英語教師的樂趣。俗話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我所向往的職業,我覺得當一名人民教師非常光榮。
作為一名新教師,要把一堂課上好,上成功,那么必須在上課前認真作好準備,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在講臺這個“舞臺”上站好,就得作好充分的準備,要了解學生,鉆研教材,研究教法,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組織學生,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達到教學目標。我作為一名年輕的小學英語教師,在任教的兩年里,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希望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從而使課堂教學中師生形成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動關系,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學好英語。在近一年的教學過程中,雖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也遇到了一些阻礙,發生過一些處理不當的事。
記得有一次我班有一個很內向的女生,由于她的發音有問題,所以在英語課上總是羞于回答。作為老師,我覺得應該平等對待每個孩子,所以課上總是創造機會給她回答。但是有一次在同學的笑聲中她哭了。
除了這件事,在日常教學中,還發生了很多值得我反思的事。如對學習不認真,愛搗亂的學生采取一味的批評是否恰當;全班五十幾個學生,
如何才能讓每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能大膽的說出英語;如何鼓勵學生開展正當的良性的競爭,而不是瞎起哄;做游戲或比賽的時候,學生的紀律該如何更好的控制。這些全都是我一直在思考,并希望尋找到解決方法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我總結出了幾點:
一、不要急于求成,要逐漸滲透,持之以恒。
有時急于求成只會讓事情失去本來的意義。特別是英語這個對他們來說完全陌生的語系。在采用一些英語游戲或是chant活動的時候,應以讓孩子體會到游戲的快樂為主,不要因為游戲而游戲。小學英語教學的宗旨就是:以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為目的,組織教學。心理學家認為:興趣具有動力作用,也就是說興趣可以轉化為激發人們進行某種活動的推動力。幼兒期的兒童,由于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發展不夠成熟,他們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帶有明顯的情緒化傾向,當兒童對學習有濃厚興趣和好奇心時,便會產生情感上的需求。對孩子來說,英語學習是新的認知點,采用生動活潑、有趣味的形式來吸引他們。小學英語課應成為孩子的天堂,千萬不要逼他們去做什么,只有他們覺得開心了,才是真正達到效果了。否則,不管硬塞給他們多少英語,他們也不會主動吸收。被動的學習總是會事倍功半。
二、調整好心態,表揚或批評都要恰當,適當的給予激勵,讓他們有種成功的滿足。
教師不應讓自己不好的心情影響上課,而要學會控制。在課堂上,教師是幾十雙眼睛的焦點,千萬不能出現心不在焉,或是將課外的不好情愫帶到課堂中來的情況。那樣會直接影響正常的教學。同時,嚴厲的批評和強制性的措施都會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生畏懼感,從而學不好英語。因此,愛心對于教師來說也相當重要。興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起來的。老師們不該操之過急,而應循循善導,用自身的魅力和設法調動起來的積極活潑的課堂氣氛來吸引學生,切忌死板枯燥的教學。
三、對孩子多一點了解,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地成長
比如剛剛提到的那個女孩的問題就是我對孩子還不夠了解。以為給了她機會,給了她鼓勵就能夠幫助她,其實他們需要老師更多的了解。在那堂課后,我找了那位女生談話,她說每次她回答問題,總有同學笑她,所以她不想回答。今天是她的生日,所以她不想被人笑。我對自己的疏忽深深自責。我找到笑她的孩子,跟他們講明道理,然后鼓勵她勇敢面對困難?,F在,她已經能微笑著回答我的問題了。
我們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快樂,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從而樹立學習的信心。這對今后教小學英語會大有收獲,而學生也會領悟“學英語,悟其樂”。讓小學英語教學越來越完善,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每個小學英語教師都應參與其中,融入其中,讓其發展成為自己的事業,使學生在平等、和諧、師生合作的教學環境中努力地學習英語,積極地去說英語,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英語進行交際,實現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間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動關系,提高教與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