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英語教學隨筆
現結合自己幾年高年級英語教學的經驗,談一下自己的一些觀點:
一、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及寫作能力。
到了高年級,對于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Let’s talk和Let’s read部分,我在要求學生把課文讀熟的基礎上,進一步讓他們仿照對話或短文進行創編。如在學習過去時態時,我要求學生以Last weekend為題,寫一篇介紹自己上周末的小短文,學生們在完成寫作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不只局限于本單元學的這幾個短語,如:有的同學用到了played computer games/played sports/played the piano等。在他們寫作的過程中把舊知識又作了一下回顧,并對所學知識做了進一步延伸。
二、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做任何事情,得當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金子與點金術”形象地說明了學法的重要性。因此,要真正把詞匯教“活”,就必須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尤其在學生繁重的學業壓力下,有效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應在詞匯學習策略方面給予學生指導,更多地教授學生學習詞匯的一些方法。有意識地寓“學法”于“教法”之中,給學生提供某種學習模式,幫助學生選擇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由“模仿學習”到“獨立學習”,也就實現了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這樣,既提高了學習單詞的效率,又擴大了詞匯量,并且學生能“活學活用”,進而真正提高英語水平。
三、合理滲透語法教學。
新標準小學英語出現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將來時、一般過去時幾個時態。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把這些語法知識一條一條地講給學生聽,既枯燥乏味,學生學起來也會覺得沒意思,反而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我在教學時,采用以聽說領先、小組討論歸納的原則。等到學生在口頭上基本掌握時,再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最后由教師幫助學生進行語法結構的歸納講解,讓學生初步了解時態的基本結構。適當的語法講解對于學生對付考試里的一些語法題有幫助,適當的語法講解也為中學教學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