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趕赴“美術大考”的江蘇全省考生共3.12萬名,散落在7個考點上,其中,南京考點學生來自寧鎮常三市。泱泱報考大軍,較去年實已減少2000多人,與2011年的44948人相比,更是大降近1.4萬人。但是,考生減少并不能與藝考降溫直接畫上等號。
半路出家,如此選擇很無奈
“我們的目標是北京,‘中字頭’的美院。”李明希說這話時,女兒已經進了考場。目前就讀于寧海中學的李雨欣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畫,不過,從小學到初中,畫畫也就是上個“興趣班”,直到中考失手與理想高中擦肩而過之后,美術就成了“人生的另一種選擇”。
老李說,“寧海”本身就是藝術類高中,女兒在學校是班長,文化課并不差,加上自小有興趣,所以藝考有信心。
與李雨欣不一樣的是,“奮戰”在美術“大考”考場上的考生,“半路出家”的并非少數。
“畫戴帽子的人物,還是第一次考,而且帽子還是癟下去的,難畫。” 走出考場,有考生大喊考題出乎意外。據他們回憶,今年的素描考題,是畫一位戴鴨舌帽的老人,臉向右側,臉上光線明暗有別。
“今年4月才開始轉來學畫畫。”常州武進區實驗中學女生小周告訴記者,如果考文化課,成績也就200多分,考不到好大學。但參加藝考,說不定還能考上好一點的大學,“露牙的老人不好畫,帽子也不好把握。黑白灰畫不好,明暗交接線也難處理。速寫是畫兩個打掃衛生的姑娘,一個站著拿拖把,一個彎腰,人物各部分比例的把控比較難”。
“我的文理科都不怎么樣,就報了美術班。”南京六合實驗高級中學考生小王說,她讀的美術班一共80多人,都是高二分班后開始學。因為以前沒有畫畫功底,學得很辛苦。“最近一個月突擊畫畫,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7點多開始畫畫,中午稍微休息一會兒,除了吃飯,一直畫到晚上10點。”
常州千文畫室王老師告訴記者,這次他們畫室共有130多名學生來考試,包了4輛大巴。“一半左右都是初中開始學的,還有不少是從高中起步,‘小高考’之后轉行藝考的也有20多人。畫畫這個東西,其實還是靠天賦,有的學生‘小高考’之后才學,但現在畫得就很好。”
寧海中學高三學生許文的媽媽對此并不認同,“藝術靠突擊沒用,還是要靠底子靠積累。我們家孩子上幼兒園就報美術班了,這么多年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們就想能上一個好點的美院,好好畫下去。”
門檻筑高,“降溫去火”尚待時
“速寫科目特意選擇了穿裙子的模特,對衣服褶皺的處理,要求考生能精準把握人物形態,否則很難出效果。素描安排的模特不僅戴帽子,還露齒一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細節變化,考查考生處理畫面的能力。”黑鷹畫室老師張貴陽分析。
中午休息時,記者聽千文畫室的考生交流——有的外地考生畫前竟先畫了60多個格子。原來,為讓“半路出家”的考生快速掌握畫面,有的培訓機構就想出了“九宮格”的應試技巧,但畫60多個格子的做法,實在罕見。
張貴陽認為,藝考出題范圍正越來越寬廣,越來越靈活,避免了常規訓練的套路,將篩掉那些突擊類、程式化訓練的考生。
教育主管部門分析,今年“美術大考”報名人數減少,與高考人數整體下降帶來的報名基數下降有關,也與藝考難度逐年增加相關。美術統考2015年新增速寫科目考試,2016年起,素描考試在過去人物頭像的考試內容基礎上,增加了石膏像或物體(提供人物頭像圖片、石膏像圖片、世界美術史上名家作品圖片或物體圖片)兩個大類。同時,教育部下達藝考改革政策,要求各省逐步提高藝考生文化課錄取分數線、精簡校考院校數量,文化課成績水漲船高。
“學大教育”機構老師王春橋則表示,兩點動向值得關注:本三并入本二,對部分成績不好的考生來說意味著上本科難度加大,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學生仍會半路出家,轉行藝考;南京、杭州等資深藝考城市的畫室開始往蘇北進軍。“從我們掌握的數據來看,今年南京的藝考生人數和往年相比,應該是穩中有降。但蘇北等地考生則明顯增多。”李明希深有同感:“女兒這兩年上課的畫室里,一多半學生來自蘇北。”
記者了解到,這兩年不少南京的畫室與蘇北學校建立合作關系,只要有生源就上門授課,學生不用再來南京學。
昨日南師大仙林校園內,各類咨詢攤位擺了一圈,以文化課沖刺班和校招咨詢為主。有機構打出“關曉彤同款藝考課程開課”的廣告宣傳,用明星藝考生吸引家長眼球。“連續4年包攬四川美院前十名”“校考過關率100%”“3個月提升90分”等直指考生和家長“痛點”的口號,一個喊得比一個響。
尊重藝術,突擊迎考不可取
來自常州某中學的劉老師說,今年送200多名考生應考,高二分班時,有些文化課成績比較弱的學生就會考慮選擇美術班。按照以往經驗,每年有八成美術類學生能考上各類大學,也有基礎實在薄弱考不上的。“藝考并非人們想象中那么簡單,缺功底、悟性弱的考生,應考很困難。”
另據不少家長反映,學美術費用不菲,處處花錢。從畫紙、顏料到找老師,一對一學費每節課400多元,20人的小課也要近100元。一位家長給孩子暑假報名學美術,培訓班6萬元,加上買材料和文化培訓,花費10萬多元。
“考前突擊的培訓機構一般都是讓學生對著照片來畫畫,而真正的美術一定要從寫生學起,還要從小去博物館、美術館多看看,才能畫出有靈魂的畫來。”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邢健健說, 當這些被“培訓過”的考生進入大學后,大學老師往往感到很頭疼。“上課就發現,一半多學生不知道怎么畫畫。寫生時有學生居然拿出手機拍照,然后對著照片來畫!”
他坦言,從數據看,國內90%的藝術生都會改行,“有些學生上了藝術學院以后,才發現自己不喜歡,或者根本沒有能力將這條路走下去。有些孩子本來有天賦也有興趣,但因為應試,不停地畫同一樣東西,慢慢扼殺了天性,令人惋惜。”
文化復習:選好教材事半功倍
因為藝考生先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學習和訓練專業課,導致文化課學習受阻,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拋棄文化課學習,就導致了相當多數藝考生的文化課成績不理想,甚至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