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云龍鎮初級中學
楚雄市云龍鎮位于楚雄城東南面,距城25公里。云龍鎮歷屆黨委、政府始終堅持“發展經濟,教育為本”的思想,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事業處于先進水平。
楚雄市云龍中學,創建于1981年。校園占地35.4畝,校舍建筑面積5838.4平方米。校外另有一定規模的種植、養殖基地,有魚塘15.3畝,年產魚2.8噸;豬廄637.2平方米,年出欄肥豬400多頭,其他養殖場所250平方米;種植基地11.2畝,其中鋼架大棚600平方米,年產蔬菜45噸。校園綠化面積占總面積的75%。學校已基本形成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勤工儉學科技示范區四區分明、布局合理的示范性農村初級中學。學校現有12個教學班(其中綜合初中班1個),在校學生602人,住校學生520人。學生中有彝、苗、回等少數民族學生128人。有教職工50人,其中專任教師35人,后勤職工11人(其中合同制工人1人,臨時工10人)。
學校確立“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的育人觀,開辦綜合初中班,開展勤工儉學和科技示范教育,把文化教育與職業教育,勤工儉學和科技推廣緊密結合,堅持“農、科、教”三教統籌辦教育。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校不僅成為當地文化教育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而且也成了科技信息推廣中心,起到了農村實用技術和地方經濟連接的紐帶和橋梁的作用。“讓科技之水通過學校之渠流到農民田里”這句話正是對云龍中學生動的寫照。學校勤工儉學每年創收達6萬余元。勤工儉學收入的50%用于特困學生補助和降低食堂伙食成本,30%用于擴大再生產,20%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勤工儉學救助了貧困學生,實現住校生蔬菜、肉、油基本自給,鞏固了“兩基”成果。
2003年8月26日,國家教育部周濟部長、時任基礎教育司司長的陳小婭同志,在省州市黨委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要領導陪同下親臨學校視察。2005年3月27日下午,云南省委白恩培書記在省委常委、秘書長楊應楠同志及州市黨委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要領導陪同下親臨學校視察。他們對學校各項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2005年5月27日,參加全國中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勤工儉學現場會的來自23個省市自治區的領導蒞臨學校參觀指導,好評如潮。2005年12月學校被評為云南省首批優級甲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