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為期四天的中國美術學院2017年本科招生專業(yè)考試落下帷幕。今年,全國共有約6.5萬人次報考中國美術學院,錄取比例超過40:1。
今天下午,中國美院再次召開新聞通氣會,對今年考試情況進行總結。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正表示,今年報考中國美術學院的人數較往年有所增長,特別是杭州考點人數創(chuàng)近十年之最,考試組織工作壓力較大。但在各方通力合作下,五大考點校考情況總體平穩(wěn)。
為了保證公平公正出題和閱卷都分三步走
中國美術學院本科招生考試題目歷來是被關注的焦點。那這些考題是誰出的?又是怎么出的?
據中國美術學院招生辦主任李都金介紹,首先學院最初會向校內青年教師甚至校外畫室老師等廣泛征集上百套考題,集合成一個較大的題庫,因為這些一線教學人員比較熟悉了解如何選拔考生。
然后,這些題交給各個學科組,讓其依據專業(yè)特點精挑細選,選出合適的題目,可以考查學生與專業(yè)相對應的能力。
最后,由學院招生委員會在紀委監(jiān)督下審定出A、B兩套,直到考試前才從中隨機抽取作為本年度考題。
除了出題,閱卷過程也引發(fā)了在場記者的好奇。和客觀題不同,校考題目的評分更取決于閱卷老師的主觀審美,加上考卷量十分巨大,閱卷的流程如何保障公平公正?
面對記者的提問,劉正老師回答道:“今年考卷量的確很大,估計總共有20萬份。但是在專業(yè)而且經驗豐富的閱卷老師眼里,這些作品是高下立判的,他們能夠敏銳地判斷出作品的優(yōu)劣。”
“開學后,我們會馬上開展半個多月的閱卷和評分工作。經過長期的總結與改進,中國美術學院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公正的評分辦法,并被全國各大藝術學院所借鑒。”
面對海量考卷,學院采用三輪階段性閱卷,首先評出合格與否,然后在合格的考卷里劃分分數檔次,比如70-80分、60-70分等等。最后,進行具體分數判定,細化排名。
百余人的閱卷組包括評分的校內專業(yè)教師以及由老教授和外校專家組成的督導組,并用錯位閱卷和集體評分的方式進一步加強評分的公正性。
考題每年在變練好基本功以不變應萬變
每年中國美院出其不意的出題都難哭了許多考生,今年也不例外。比如,色彩考試給出了一張黑白風景照,要求考生畫出暖色調的彩色風景畫。中國畫考試題目是一首唐詩,考生要根據詩的意境去作畫。而建筑速寫的考試直接就地取材,讓考生畫下考試空間。
為此,李都金指出,雖然考題每年都在微調,但其目的一直都是考查考生基本功。近年來中國美術學院的考題進一步加強了與考生所報大類的針對性與延續(xù)性。
“素描考核造型準確和生動性,色彩考查考生的色彩表達力,建筑學類速寫試題則考查空間描繪水平。這些都是他們進入學院學習相應專業(yè)最迫切需要的能力之一。”
“而中國畫這次采用了唐詩作題目,也是釋放出一個信號,如果要更好地學習中國畫這門藝術,考生要不斷完善自己,不僅僅提高傳統(tǒng)繪畫能力,還要加強傳統(tǒng)文學詩詞的積累和提升理解能力。”
所以考生們只要加強基礎練習,掌握基本能力,方能以不變應萬變。
考場暖心之舉后勤分姜湯校醫(yī)幫考生按摩
由大一學生為考生擔任模特也是中國美術學院校考的特點之一。為了心懷夢想的考生們畫出高分作品,這些非專業(yè)卻敬業(yè)的模特們在三小時的考試時間內一動不動,但從沒有人懈怠。
因為當年,他們也是畫著自己的學長學姐們邁入美院校門。而如今考場里的學生們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后,便會在第二年這個時候成為下一屆考生的模特,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學風。
美院后勤部的老師也為考生和監(jiān)考老師提供了各種貼心的服務。考試一考就是一整天,后勤備好了每天的三餐和午后點心,給考生們補充能量。考慮到考試這幾天正好撞上降溫,后勤特地熬了一鍋姜湯,分發(fā)給考生和監(jiān)考老師,給他們帶去了寒冬里的溫暖。
校醫(yī)也隨時待命,以防突發(fā)情況。美院校考不僅考查考生的專業(yè)能力,也考驗他們的體力。考生一整天坐在矮板凳上低著頭畫畫,久了身體各處容易酸痛。
8號的時候,一名考生一直有脊椎方面的問題,考試過程中,脊椎突然鉆心地疼,她都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但是監(jiān)考老師一直鼓勵她堅持下去,還帶她去看校醫(yī)。校醫(yī)幫她按摩了一會兒,考生恢復過來,重返考場繼續(xù)作畫。
據悉,考生們可于4月中旬查詢成績,更多信息請關注中國美術學院招生網。網址:http://www.51meishu.com/html/20170211/14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