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專任教師4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具有碩士學歷的教師20人。擁有音樂廳、排練廳、舞蹈教室、器樂排練室、數碼鋼琴教室、86間琴房、多媒體音響視聽教室、音樂共同課多媒體教室4間、資料室等專業教學場所。有鋼琴80余臺,電子琴、手風琴及其它管弦樂器200多件。
教師中榮獲全國首屆高等藝術教育科學論文評選中一等獎和三等獎、自治區政府頒發的藝術創作“薩日娜獎”、自治區教學成果三等獎、第四屆中國蒙古舞大賽創作及表演雙項銀獎等多項獎勵。05年、08年、14年三次組織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全區大學生文藝展演活動,多次獲得表演項目、論文評選活動的國家級和省級一、二、三等獎。10年參加在廣州舉行的第二屆“孔雀獎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大賽”中獲“二銀二銅”的好成績,并獲優秀組織獎。近幾年共發表論文21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20余部。
2016年招生專業:音樂學、音樂表演(蒙古族民歌演唱)、舞蹈表演
音樂學: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音樂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及其它相關的文藝、文化工作者。
主要課程:聲樂、鋼琴、器樂、基本樂理、視唱練耳、中外音樂史與名作賞析、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歌曲寫作、復調音樂基礎、藝術概論、合唱與指揮、器樂合奏、舞蹈與形體等課程。
音樂表演(蒙古族民歌演唱):本專業旨在為各級、各類文藝團體,文化單位培養和輸送具有高學歷、高素質的優秀民族歌唱演員和相關的文藝、文化工作者。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藝術。
招生對象以蒙古族為主,以地方少數民族文化為依托,學習演唱蒙古族民歌和本地區其他少數民族的優秀歌曲,同時學習音樂表演專業必修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技巧課。
主要課程:聲樂(蒙古族民歌演唱)、鋼琴與伴奏、器樂、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學、臺詞與表演、中外音樂簡史與欣賞、合唱與指揮、蒙古族文學詩歌、大學語文(漢文)、形體訓練與民族民間舞蹈等。
舞蹈表演:本專業旨在為各級、各類文藝團體、文化單位、演藝機構輸送具有高學歷高素質的優秀舞蹈演員和相關文藝、文化工作者。
主要課程:舞蹈基本功、民族民間舞、現代舞、劇目、舞蹈作品賞析、音樂基礎理論、蒙古族舞蹈作品賞析、蒙古族舞蹈和三少民族舞蹈(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