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新的科學技術發展觀的概念p109;可持續發展戰略p110
答: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可持續發展,是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而且絕不包含侵犯國家主權的含義。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
> 戰略:
1,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質量;
2,合理利用資源,堅持開發與節約并重;
3,加強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其他次重點:
一:p88
鄧小平根據我國經濟實際情況,1982年提出,我國的“戰略重點,一是農業,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學。”這為我國調整和優化產業節后指明了方向。更具鄧小平的指示精神和我國經濟現實情況,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方向是大力發展第一產業,特別是農業;調整和提高第二產業,著力加強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二:發展農業的出路p90
答:農業的發展一*政策,二*科學。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
三:“臺階式 ”地發展戰略p99
答:燈小平一再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抓住時機,加快發展,力爭出現若干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又比較好的階段,每隔幾年經濟發展上一個臺階,提出了“臺階式”的發展戰略思想。
第五章 重點: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的依據p112(考過多次)
答: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是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第一,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第二, 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第三,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二:*為何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以及其體現p114-115
答:a.這是由公有 制的性質和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決定的:
1,社會主義公有制與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同社會發展相一致。
2,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它依*經濟力量和經濟手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沿著有利于社會主義的方向發展。
3,公有制經濟控制著公民經濟命脈,擁有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力量,控制著生產和流通。它是國家進行建設的主要支柱,國家參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物質基礎。 4,公有制經濟占主體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切實保證。中國作為世界上最道德發展中國家,要迅速發展起來,趕上打法國家,時間現代化,人物無疑是極其艱巨的,而真正能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的是公有制經濟。
5,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生產資料不再是剝削的手段,而是用來不斷發展生產,滿足社會成員日益增長的物質文需要的臺哦件。它是實心干酪分配原則的經濟基礎,又是實現勞動人民經濟上,政治上的主人翁低溫和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質保證。
b. 體現: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這就全國而言,有的地方、有的產業可以有所差別。公有資產占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
三:*為何多種所有制經濟長期共同發展?p116-117
答:這是由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條件決定的:
1,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由我國生產力狀況決定的。我國生產力的現實是總體水平比較低,發展不平衡層次比較多,與這些社會化程度差別很大的,不同層次的生產力相適應,客觀上要求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2,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緩解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各種矛盾的需要。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資金短缺和就業壓力大實現大化進程中難題。一方面我國縣大化建設需要巨大資本投入,單*國家力量無力滿足這個需要,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民間資本和國外,境外資本找不到理想的增值投向;一方面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就業人口不僅基數大,而且增長快,另一方面各級政府和公有制經
濟的安置和吸納能力有十分有限,就業壓力巨大,并且這種勞動力資源供過于求的矛盾將會長期存在,有時還會比較突出。因此,從我國實際出發法,需要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調動多方面積極性,充分利用社會資金及引進外資,彌補建設資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
3,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
四:公有制經濟實現的形勢。p120-121考過
答:所有制與所有制實現形式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
1,主要指資產或資本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
2,同一所有制經濟可以有不同的實現形式,一種具體實現形式中可以容納不同的所有制經濟。
3,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的利用。要努力尋找能夠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
4,股份制是公有制較好的實現方式。
五:為何改革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建設中心環節? p122-124
答:(略)改革的方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其他次重點:
一:公有制經濟含義p118
答:1,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它是有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形式。我國現階段的全民所有制經濟的生產資料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所有,采取國家所有制形式,所有,成為國有經濟。 在改革和發展中,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必須加強,它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2,集體經濟,即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經濟,有部分勞動群眾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
3,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混合所有制經濟指不同所有制經濟,以控股,參股等不同方式投資形式成法人財產,由企業法人進行經營的企業。混合所有制經濟目前主要有股份制企業,跨所有制組成的企業及企業集團,中外合資和中外合作企業等。
二:“三改”加強企業管理p125
答:我國企業改革和改組, 改造, 加強管理結合起來。
三:鄧小平提出了兩個飛躍的思想p128
答:他說中國社會主義農業改革和發展,從長遠的觀點看,兩個飛躍。
第一個,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要長期堅持不變。
第二個,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這是由一個很大的進步,當然這是很長的過程
四:非公有制的地位p130
答: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非公有制經濟形勢有: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和外資經濟。
五: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 .
第六章 重點:
一:科學判斷的鄧小平市場經濟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p142
答:第一:明確界定了市場經濟的屬性,它是資源配置的手段,不是劃分社會制度的基本標志;
第二:解除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對立起來的思想束縛;
第三:為我國最終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模式奠定了理論基礎,極大地推動了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根本轉變。
二:為什么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必然的選擇?(考過p143-144)
答: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種必然選擇因為:
1, 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適應現代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2,實行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3, 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客觀需要。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具有生機和活力的經濟體制。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p144-146
答:a.含義: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2,強調我們實行市場經濟必須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
b.特征表現(也就是與資本主的義區別):
1,在所有制結構上,公有制為主體畝哦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各類不同的企業都進入市場,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市場運行中發揮主導作用。
2,再分配制度上,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勞動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即鼓勵先進,促進效率,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緩解社會分配不公,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3,在宏觀調控上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更好的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把市場調節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
四:市場經濟體系主要功能p150
答:完善的市場體系是市場經濟有效配置資源的條件,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環節,因為:1,完善的市場體系是實現市場機制功能的前提。市場經濟有其內在的運行機制,這種機制客觀上要求有完善的市場體系與其相適應。因為市場體系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場所。
2,完善的市場體系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的條件。只有完善的市場體系,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才能面向市場,從市場獲得生產條件和銷售條件,并根據市場需要組織生產和經營,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改進技術和改善經營管理。
3,完善的市場體系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紐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宏觀調控主要是間接調控為主,通過市場來影響企業的行為,是企業沿著政府通過市場發出的信號進行經營決策。市場一方面要將政府宏觀調控的意圖傳定給奇特,另一方面又要鄉政府傳遞微觀經濟活動的信息。
五:如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 p151(考過)
答:從我國當前市場體系發育的現狀出發,培育和完善我國的市場體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1, 培育市場主體。培育市場主體,一要轉變政府職能,二要深化改革,一方面促進多種所有制企業的發展,一方面加快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步伐,重塑國有經濟這一微觀主體;三要促使個人以市場主體的身份從事市場活動。
2,培育要素市場。
3,健全市場機制,建立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使價格既反映價格,也反映供求關系。
4,發展市場中介機構。主要是發展各種中介機構,并制定相應的法規制度,規范這些機構的中介活動,真正發揮其服務,溝通,公正,監督作用,以促進市場正常有序的發展。
5,建立市場秩序的規則,加強市場管理。
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必須建立和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其必然性是p154-155
答:1,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之上的,客觀上要求由政府進行宏觀調控,使得國民經濟比例協調發展,避免和減少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帶來的損失。
2,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客觀要求。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能有效的發揮作用,但它不是萬能的,也有其弱點和不足,即“市場失靈”,市場經濟的這些缺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同樣存在,必須通過國家宏觀調控和政策,法規來解決。
3,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客觀需要。一,公有制經濟的要求。二,加速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三,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
4,我國有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歷史時期,加強宏觀經濟調控有其特殊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