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劌論戰
姓名 學號
一、根據讀音寫漢字或根據漢字寫拼音
曹guì( ) 又何間焉( ) 肉食者bǐ( ) 小信未弗( ) 旗mǐ( )
小惠未biàn( ) 視其zhé( ) 登shì( )而望之 彼jié( )我yíng( )
二、文學常識填空
《曹劌論戰》選自《 》,原名《 》,又稱《 》,傳說是 時期 所作。它是 史書,是一部
和 。
三、解釋下列加點詞
齊師伐我 衣食所安 又何間焉
弗敢專也 小信未孚 弗敢加也
犧牲:(古) (今) 肉食者鄙
必以信 神弗福也 小大之獄
忠之屬也 公將鼓之 既克
彼竭我盈 懼有伏焉 望其旗靡
四、翻譯句子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4、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5、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五、填空
1、曹劌請見的原因 。
2、"忠之屬也"所評價的內容是 。
3、與"下視其輒,登軾而望之"相照應的語句是 。
六、課文內容理解
1、本文略寫了哪一部分內容?結合你的寫作經驗,談談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
2、曹劌乃一介布衣,在國家危險時刻,他挺身而出,他的思想境界可用哪個成語來形容?作為中學生,你認為怎樣做才是愛國?
3、你知道歷史上還有哪些以少勝多的戰役?讀了本文,你感悟到做人和處事的什么道理?
4、魯莊公是一位昏庸的國君嗎?請談一談你的看法。
5、本文運用對比寫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參考答案:1、曹劌論戰
一、劌 jiàn 鄙 fú 靡 轍 軾 竭 盈
二、左傳 左氏春秋 春秋左我傳 春秋 左丘明 編年體 史學名著 文學名著
三、攻打 養 參與 個人專有 為人所信服 虛報 (古)指豬、牛、羊等,古代祭祀
用的祭品,(今)為正義事業流血獻身 目光短淺 實情 賜福、保佑 案件 盡力做
好分內的事 擊鼓 已經 充滿 埋伏 倒下
四、1、這點誠意難以使人信服,神是不會保佑您的。
2、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作戰時請允許我跟您去。
3、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
4、打仗,要靠勇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已經枯竭。
5、有權位的上層人物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五、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六、1、略寫戰斗的狀況(第二部分)。本文緊扣"論戰"來寫,以曹劌為中心,詳細描寫他在戰前、戰中、戰后的言論,表現他政治上遠見卓識、軍事上卓越才能。這樣剪裁敘事清楚,詳略得當,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2、①國家興亡,匹夫有責。②作為中學生要心中有祖國,用知識武裝自己,培養自己建設祖國的意識和本領,時刻準備著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我們的祖國。
3、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我們做任何事都應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人心齊,泰山移。只有充分調動了人民的積極性,事情才能成功。
4、魯莊公是一位平庸的國君,他和昏庸的國君不同。他把戰爭勝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恩小惠和求神保佑上,可見他政治上無能;戰爭中,他急于求戰,戰勝后又不知原因,可見他宮事上的無知。但他在 戰前能夠在曹劌的啟發下終有所悟,能夠納諫;作戰中能聽從曹劌的指揮,戰后能虛心詢問戰勝的原因,由此可見,他和一般昏庸的君主是不同的。
5、本文把魯莊公的"鄙"與曹劌的"遠謀"進行多次對比,借助對比手法,可以突出曹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