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東陽馬生序
姓名 班級
一、寫拼音填漢字
嗜( )學 yàn( )冰堅,弗之怠( ) sì( )其欣悅 xǐ( )
chì duō( ) 既加冠( ) 負qiè( ) 足膚jūn( )裂
曳( ) 右備容臭( ) yùn( )袍bì( )衣
二、填空
1、本文選自 ,作者 ,字 ,號 ,與
、 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朱元璋稱他為明代" ",劉基贊許他" ",四方學者稱他為" "。
2、本文是宋濂寫于晚年的一篇勸學之作,便寫下這篇 ,。3、本文是一篇 ,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 "的意思。
三、解釋加點字
無從致書以觀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弗之怠 走送之 既加冠
碩師名人 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稍降辭色
援疑質理 叱咄 口體之奉
俟其欣悅 四支僵勁 皆被綺繡 禮俞至
燁然若神人 右備容臭 腰白玉之環
袍敝衣 略無慕艷意
四、翻譯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2、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3、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4、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5、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6、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五、拓展延伸
1、統領全文,為全文定下基調的句子是: 。
2、揭示精神追求戰勝物質貧困的句子是: 。
3、選文是從哪三方面來寫作者成年以后求學艱難的?
4、文中有很多對比之處,請任選兩處,并說說對比的作用。
5、宋濂的求學經歷,告訴學生什么道理?雖然時代不同了,但宋濂的求學精神,我們還有哪些值得借鑒?
6、作者并不因為衣食住行條件比"同舍生"差而自卑,足見其內心充實、志存高遠。請結合他的讀書生活創造一幅對聯。
上聯:
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