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莘縣第xx屆大學生村官,自進村踏上工作崗位以來,在縣、鎮兩級黨委的指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幫助與支持下,一年來,我感覺自己在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思想得以錘煉,能力得到了提升,自身有了發展,工作上取得了收獲。之所以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取得很大的成績,我想自身的努力不可或缺,但更多的是離不開各級領導對我們大學生村官的關懷與幫助,支持和鼓勵。現就一年來的思想工作總結如下:
一、轉變思想重融入,虛心學習求方法。
如果把大學當成知識的殿堂為莘莘學子,聚集真理,傳授知識的話,那么我想我們廣袤的農村社會就是神圣的廟宇,為各類人才匯聚力量,鍛煉能力。身在農村一線,讓我首先體會到的不僅僅是農民群眾身上的那種勤勞和樸實,更重要的是他們那種盼富、求發展的心態讓我由衷的感動。要干好村官,首先學會當好村民。大學生村官對于我所在的村莊——蘇村的群眾來講,是一種新鮮的詞匯稱謂,也讓他們感覺到黨和國家政策衍生出來的新事物、新現象。對于我的到來,村民群眾們除了熱烈的歡迎,更多的是殷切的期盼。雖然自己在十幾年的求學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但是與群眾們的要求相比,與在農村工作的實際需要相比,我卻發現自己學習到的東西寥寥無幾。
為了讓自己更快,更好的融入群集體的大環境,大家庭中,我在剛剛進村工作的那2個月的時間里為自己制定了嚴格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一周在村工作最少呆幾天,一天訪問多少戶人家,每天在街上與群眾交談多長時間,拉些什么家常,聊些什么事情。工作過程中自己學會了虛心學習,虛心請教。跟村“兩委”成員的學習讓我很快的學會了如何與村民群眾相處的方法;與村內老黨員,老干部的交流,讓我學會了怎樣更快的融入環境,在村莊管理建設,群眾發展致富上如何更好的為大家找準點、選好路、服好務;在與群眾的接觸交談中,更讓自己學習到很多的農業知識,玉米什么時候脫粒,打曬,小麥越冬何時施肥、澆水,這些對我一個農村出生的大學生來說雖然是看似簡單普通的事情,但是真正做起來的話,卻感覺到了有些慌亂和盲從;與村內致富能人們的交流,更讓我學會了很多的發展經營思路,讓我看到了農村如何發展經濟的現實,發展農村經濟遇到的什么樣的問題和難點,怎樣結合村莊實際,利用本地優勢條件選準經濟發展的路子。在一年的時間里,如果沒有上述他們這些人的指導和點播,我想自己遇到的困惑,難點將會很多。
二、利用遠程凝共識,搞好黨建增活力。
作為市級文明村,紅色革命村,蘇村村委會一直把本村黨建工作擺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長抓不懈。村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周濟柱同志更是注重抓緊、抓實我們村莊的黨建工作。他經常對我說,“一個村莊團不團結,重點看他們村的黨員同志和不和諧;村莊的發展強不強,關鍵看他們村委領導下的黨員群眾干不干事。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于村莊的黨建工作抓的好不好,落實的到位不到位。”自從自己入村工作以來,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周書記就讓我幫他制定了我村黨建工作的各項議程。結合自己熟悉電腦知識的優勢,讓我兼任我村遠程教育管理員助手。利用遠程教育網,莘縣創先爭優網,莘縣新聞網,大學生村官網等各種網絡平臺,我不僅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而且思想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認識到抓好黨建是村莊凝聚共識的關鍵,是村集體干事創業的前提。我與村計生主任蘇紀花同志經常把網站上搜集到的先進工作方法,經驗和典型事跡都借鑒到了我們村兩委集中坐班工作的會議議程上。大學生村官張廣秀同志扎根基層、奉獻才干、鍛煉成長的事跡;共產黨員楊善洲同志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輩子的樸實堅守。全村64名黨員都不同程度接受了培訓再教育,大家都受到了鼓舞和砥礪。一年多的努力,我們村的黨建工作一直位居張寨鎮首位,經常受到鎮委、鎮政府的表揚。也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的堅守,我們蘇村現在形成了一股風正氣順心齊,團結和諧干事的凝聚之力。
三、搞好調研重實際,抓好落實贏民心。
在一年來的工作中,我感覺自己從稚嫩走向了成熟,工作能力上也從起初的不足,轉向了現在的信心滿懷。
剛剛進村工作的時候總感覺找不到方向,工作無從下手,幸好結合縣委組織部安排的村官調研工作,在鎮人大副主任王愛玲同志的指導和帶領下,我對我們蘇村及背靠村莊的鎮工業園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工作調研。通過工作方面的調研,不僅讓自己更熟知了村民群眾,讓大伙了解了自己,而且還拉近了我與村民群眾的心與心之間的距離。這些都對我近一年來的工作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幫助。
通過自己的調研,我發現我們蘇村的干群關系和諧,群眾基礎良好,群眾求發展、盼發展的心態迫切。雖然大家都想發展經濟項目,但迫于資金壓力,經營風險的壓力,即便有好的點子,門路,也遲遲不前,不敢貿然做出行動。群眾整體收入雖然在張寨鎮群眾收入中排名靠前,但這都得益于背靠村東頭的鎮工業園區的打工收入。結合這種情況,我把自己在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的匯報給了鎮黨委、政府,并暢談了自己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經過與村“兩委”進行了商議探討后,我們找到了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點:那就是結合我村實際,搞好村莊基礎建設,筑巢引鳳,招商引資;與鎮工業園企業合作讓園區企業盡可能多的吸納村勞動力。搞好產業結構調整,鼓勵村民發展經濟項目,并給予全方位的工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