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優美、柔和、文靜、高雅;姑娘們則被譽為小家舅玉、大家閨秀,還有那夠不上“舅玉”的也被呼之為“阿姐”。
蘇州人之所以被女性化,我認為其誘因是語言,是那要命的吳儂軟語。吳儂軟語出自文靜、高雅的女士之口,確實是優美柔和,婉轉動聽??墒牵瑓莾z軟語由男人來講就有點“娘娘腔”了。那一年我碰到老作家張天翼,他年輕時在蘇州鬧過革命,也在蘇州坐過監牢。他和我開玩笑,說蘇州人游行示威的時候,喊幾句口號都不得力,軟綿綿地,說著,他還模仿蘇州人喊了兩聲。
蘇州人被女性化,除掉語言之外,那心態、習性和生活的方式中,都顯露出一種女性的細致、溫和、柔韌的特點,此種特點是地區的經濟和文化形成的。吳文化是水文化,是稻米文化。水是柔和的,稻米是高產的,在溫和的氣候條件下,那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有產出,高產和精耕相連;要想多收獲,就要精心地把各種勞務作仔細的安排;一年四季有收獲,就等于一年四季不停息,那勞動是持續不斷的,是有韌性的。這就養成了蘇州人的耐心、細致,有頭有尾。蘇州人細致而有耐性的特性,用不著調查了解,只要看一下蘇州的刺繡、絲綢,游覽過蘇州的園林后便可得出結論,如果沒有那些心靈手巧、耐心細致的蘇州人,就不可能有如此精美的繡品和精致的園林。一個城市的生活環境,是傳統文化的體現,是人們習性的綜合反映。
蘇州人被女性化,這也沒有什么眨意,喊口號雖然缺少點力度,卻也沒有什么害處。相反,在當今電子化生產的條件下,蘇州人的精細、靈巧、有耐性,卻成了不可多得的優點,成了外商投資在人力資源上的一種考慮。我不敢說蘇州所以能吸收這么多的外資都是因為蘇州人的精細,卻聽說過有一宗很大的國外投資,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到處考察,難作決策,可在參觀了蘇州刺繡研究所后,立刻拿定主意:蘇州人如此靈巧心細,能繡出如此精美的繡品,還有什么高科技的產品不能生產,還有什么精密的機械不能操作呢!現代化的生產已經不是掄大錘的時代了,各種產業都要靠精心策劃,精心管理,這一些正是蘇州人的拿手。
蘇州人的那種女性化的特點,也不是完美無缺,它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這缺點說起來還和蘇州的園林有點關系。蘇州園林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看,是一種“退隱文化”的體現。園林的主人們所以要造園林,那是因為厭倦政治,官場失意,或是躲避戰亂,或是受魏晉之風的影響,想做隱士。隱于市卻又要無車馬之喧,而有山川棒木之野趣。怎么辦,造園林。在深巷之中,高墻之內,營造出一片優美閑適而與世相隔的境地。
因退隱、退養而在蘇州造團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有錢,更主要的是有文化。他們退隱在蘇州以后也不是無所事事,而是廣結名流,著書立說,吟詩作畫,那“退隱文化”便主導著當時的文化潮流,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取向,代代相傳,使得蘇州人在文化心態上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容易滿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種開拓與冒險的精神,善于“引進來”,而不善于“走出去”。
要說一個地區人們的習性,只能是一種大體的印象,并非是絕對的。蘇州人也有性情剛烈的,也有勇猛頑強的,也有隨著鄭和的船隊而走遍世界的;特別是在今天,蘇州經濟繁榮,交通發達,海內外人士紛至沓來,他們到蘇州來不是退隱,而是要在這一片有優秀文化傳統的土地上大展宏圖,謀求發展。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心態正在相互影響,地區的風貌,人們的價值取向也在逐步演變。
(陸文夫《被女性化的蘇州人》,因原文篇幅較長,有刪節)
1、聯系全文看,“被女性化的蘇州人”有什么特點?這種特點是怎樣形成的?
2、為什么說“一個城市的生活環境,是傳統文化的體現,是人們習性的綜合反映”?下邊的理解哪一項不恰當?………()
A.人們的心態、習性和生活方式影響了他們的價值取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過程中人們又將他們物化為城市的生活環境。
B.人們融合自己的心態、習性和生活的方式,在一定的文化
C.以市井文化、隱逸文化的綜合為基礎而形成的價值取向決定了蘇州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蘇州精美的繡品和精致的園林就是其產物。
D.文化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和凝聚力;文化傳統一旦形成,必然會持久地影響人們的心態、習性和生活方式,乃至人們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