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合作導師 |
二級學科 |
研究方向 |
專業背景及其他要求 |
招聘人數 |
1 |
消化內科吳斌 |
內科學 |
肝硬化及肝硬化癌變的分子機制研究 |
1.消化內科學或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2.博士在讀期間發表過IF>5的SCI論文。 |
2 |
2 |
血液內科龍梓潔 |
分子醫學 |
1.白血病干細胞分子標志物的篩選2.白血病發病機制的探索以及靶向小分子抑制劑的設計篩選 |
1.腫瘤學或生物學專業博士。2.已在腫瘤相關SCI雜志發表第一作者論文(IF>5.0)。 |
1 |
3 |
腎臟內科彭暉 |
內科學 |
關于糖尿病腎病的研究課題 |
1.責任心強,有團隊協作精神,熱愛科研實驗室工作,工作認真細心,虛心好學,有良好的中英文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2.臨床醫學、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礎醫學等專業,有研究基礎者優先。 |
1 |
4 |
風濕免疫科林智明 |
內科學 |
1.強直性脊柱炎流行病學及易感基因研究2.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和基礎研究3.強直性脊柱炎的遺傳分子預警研究4.強直性脊柱炎致病位點定位研究以及強直性脊柱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腸道微生物致病機制研究及HLA區易感研究等 |
1.具有有生物信息學.功能蛋白組學基礎者優先。2.品學兼優,為人誠實,工作認真,善于溝通交流,具有獨立科研能力.工作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3.具備較強的英文讀、寫、說能力。 |
1 |
5 |
胃腸外科衛洪波 |
外科學 |
1.直腸癌術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礙的防治2.間充質干細胞修復神經性性功能障礙的基礎研究 |
1.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及寫作能力。2.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CI論文至少1篇。3.有干細胞相關研究經驗者優先。 |
1 |
6 |
脊柱外科戎利民 |
外科學 |
1.骨質疏松及骨細胞代謝相關研究2.干細胞在脊髓損傷的轉化應用研究 |
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 |
1 |
7 |
脊柱外科劉 斌 |
外科學 |
1.脊髓損傷組織工程修復2.mTOR在誘導多能干細胞神經分化中的作用 |
嚴謹治學,誠實勤奮。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 |
1 |
8 |
肝臟外科陳規劃 |
外科學 |
1.肝癌肝移植術后腫瘤復發與轉移2.移植免疫和誘導免疫耐受新策略3.嵌合肝和類器官的構建4.干細胞技術在肝臟移植中的應用 |
1.具備一定的學術水平、業務能力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本領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者、英語口語和寫作能力優秀者優先。2.在站期間發表SCI論文不少于2篇。3.獲得省部級以上課題至少1項。 |
2 |
9 |
肝臟外科楊揚 |
外科學 |
1.肝癌肝移植術后腫瘤復發與轉移2.移植免疫和誘導免疫耐受新策略3.嵌合肝和類器官的構建4.干細胞技術在肝臟移植中的應用 |
1.品學兼優、身體健康。2.具備一定的學術水平、業務能力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本領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者,英語口語和寫作能力優秀者優先。3.在站期間發表SCI論文不少于2篇。4.獲得省部級以上課題至少1項。 |
2 |
10 |
腎移植科孫啟全 |
外科學 |
1.抗體介導移植腎排斥反應的機制研究2.干細胞與移植腎臟病(間充質干細胞等) |
1.有基礎免疫研究經驗者優先。2.品學兼優,為人誠實,工作認真,善于溝通交流,具有獨立科研能力.工作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 |
2 |
11 |
腎移植科納寧 |
外科學 |
腎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主要開展EPOD和PD-1/PD-Ls誘導免疫耐受的機制研究 |
1.發表過SCI論著。2.有較好的科研技能.經驗和開展課題能力。 |
1 |
12 |
婦科李小毛 |
婦科 |
開展子宮內膜癌的臨床及基礎研究 |
1.獲得博士學位并掌握一定的遺傳研究.蛋白研究的知識及其背景(遺傳學、分子生物學、蛋白組學等)。2.具有較強的科研寫作能力、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3.能獨立承擔研究課題,包括實驗方案的實施和分析、數據的統計和處理以及論文的寫作。 |
1 |
13 |
兒科陳壯桂 |
兒童呼吸與重癥醫學 |
1.肺部結構細胞與免疫細胞在哮喘發病機制中的作用2.肺部干細胞損傷與疾病發生發展的聯系3.干細胞在肺部炎癥性疾病中的治療作用及機制4.肺部結構細胞(纖維細胞/成纖維細胞)遷移與慢性哮喘 |
1.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生物技術、醫藥學或相關專業的博士學歷;在干細胞及呼吸系統領域有相關研究經驗者,且有SCI第一作者論文優先。2.能獨立承擔研究課題,包括實驗方案的實施和分析、數據處理以及論文的寫作。 |
2 |
14 |
皮膚性病科黃懷球 |
皮膚性病學 |
1.深部真菌孢子絲菌病的發病機制研究2.孢子絲菌復合體比較基因組學研究 3.抗真菌藥物耐藥機制的研究4.高通量篩選小分子化合物的抗真菌功效評價和作用機制研究 |
1.掌握生物學、醫學實驗研究技術,包括微生物學研究技術、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免疫學實驗技術、動物實驗技術。2.以第一排名作者發表單篇 IF≥3.0的SCI論文1篇或論文總IF≥4.0。 |
1 |
15 |
感染性疾病科高志良 |
傳染病學 |
“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纖維化與肝硬化—肝癌”系列的乙肝相關肝病的發生機理和治療 |
1.品學兼優.身體健康。 2.具備一定的學術水平、業務能力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本領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者、英語口語和寫作能力優秀者優先。 |
2 |
16 |
康復醫學科竇祖林 |
康復醫學 |
腦損傷后吞咽障礙應用基礎與臨床研究 |
1.品學兼優,身心健康,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2具備生物醫學工程、神經科學等相關領域研究背景者優先。 |
1 |
17 |
手術麻醉中心黑子清 |
麻醉學 |
1.圍術期器官保護的現象及機制研究2.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的干預對手術患者預后的影響 |
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 |
1 |
18 |
放射科王勁 |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
肝臟病(肝纖維化.肝癌)磁共振成像研究 |
1.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CI論文(IF≥1)。2.有分子醫學研究經歷者優先。 |
1 |
19 |
不育與性醫學科張炎 |
男性學 |
1.非梗阻性無精癥分子機制研究2.缺血性陰莖異常勃起分子機制研究 |
1.品學兼優,健康狀況良好。2.了解本學科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扎實的相關專業基礎理論和科學研究背景。3.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4.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與聽說能力,在讀博期間工作成績突出。5.研究方向與導師一致或有相關交叉,以基礎研究為主。6.至少發表SCI論文2篇及以上,其中1篇IF≥3分。7.申請獲得1項省部級科研課題。 |
1 |
20 |
生物治療中心張琪 |
干細胞與再生醫學 |
1.癌癥免疫細胞治療新策略的研發2.干細胞在肝臟疾病的轉化應用研究3.肝癌免疫微環境 |
1.有研究創新意識。2.有研究背景及2篇相關發表的文章。3.能夠在研究中心工作。4.有干細胞及肝癌領域研究經驗者優先。 |
2 |
21 |
臨床免疫學中心鄭頌國 |
免疫學 |
1.調節性T細胞發育和功能生物學2.BAFF and BAFF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價值3.齒齦間充質干細胞的生物學研究及在疾病中的治療作用 |
1.生物學.免疫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專業英語熟練,發表過較高水平的SCI論文。2.具有較強的科研寫作能力、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3.能獨立承擔研究課題,包括實驗方案的實施和分析、數據的統計和處理以及論文的寫作。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