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兒歌教學案例及分析
一.教學憂慮和啟迪
本學期我承擔三年級的英語教學任務。我們這里的孩子全部來自農村,而且大部分是外地農民工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父母有些沒有文化、有些工作忙沒有時間管孩子,更有些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學習。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因為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只是學校的教育,家庭的教育也是非常的重要。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心里非常的擔心: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好英語呢?
恰好,這學期10月20-21日安陽學區舉行了教研活動,請來了上海的小學英語教育專家——胡敏老師。她指導我們,針對農村孩子學習英語難的問題,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多運用英語兒歌,來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設計想法
唱英語歌曲是一種情感體現,特別是一些經典兒歌很容易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在課堂上,用英語歌曲就是師生在進行溝通,分享美的感受的過程。許多英語歌曲簡單易懂、旋律優美、節奏輕快,聽了之后教學生唱,很容易就調動了課堂氛圍。如果能在教學中適當使用英語歌曲,改變一下上課的形式,這樣學生更會期待上英語課,久而久之培養了對英語的興趣。
三.案例及分析
[案例—— 學習英語兒歌]
教學目的(Teaching aims):通過活動會唱一些英文名曲及英語兒童歌曲,能利用熟悉的曲譜自編英文歌曲,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
教學內容(Teaching content):1、找英文兒童歌曲
2、學唱一首英文歌曲
教學準備(Preparation):同學們到各個音像書店去尋找自己需要的英語磁帶或VCD, 或從網絡中找到了許多兒童英語歌曲。
教學過程(Teaching process):
1、 教學主題導入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 have a gift for you. Let’s listen.
教師在多媒體中播放電影《音樂之聲》的影片插曲《Do-Re-Mi》,本堂課在美妙的歌聲中展開了。
(這首歌曲歡快、富有童趣,渲染了歡快的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歌曲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初步熟悉旋律,以便之后學習這首歌。)
2、交流介紹英文兒歌
T: Do you have any songs which can share(分享) with us?
S1: I have ‘Hello!’
S2: I have ‘ Body song’.
S3: I have ‘How are you ? ’ …
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比較動聽、優美的英文歌曲。由于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收集到的是比較簡單的歌曲。教師介紹了影片插曲《Do-Re-Mi》;兒童歌曲《Rain, Rain, Go Away》和《Ten Little Indian Boys》歌曲。
大家一起欣賞這些歌曲片段(看VCD)。
(在相互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學生感受到了與人分享的快樂,也懂得集體力量的偉大。)
3、介紹兒歌及其文化背景
(1)、 分組交流自己喜愛的英語兒歌。學生四人小組討論自己喜歡的歌曲。Eg: I like ‘Body song’. \ I like ‘Do-Re-Mi’. …
(2)、教師介紹了影片插曲《Do-Re-Mi》的電影《音樂之聲》的故事概要及女主角朱莉·安德魯斯個人經歷。
Teacher:本片在當年成為打破了電影史上最高賣座紀錄的歌舞片,并曾獲“最佳影片獎”等五項奧斯卡金像獎。……
(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增長了課外知識,同時也接受了一次“理想觀”的教育,許多同學明白了要想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4、學唱歌曲,并且比賽
T:We have many beautiful songs here. Now would you like to sing the songs. Let’s learn the song ‘Do-Re-Mi’ and have a competition(比賽).
Ss: OK!
全班同學學習,然后四人小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在指導中教師要特別注意糾正學生的歌詞讀音以及音準問題。
全體學生當評委,選出三名優勝選手。
(盡管有的學生只會唱一小段,但是已從不會向會跨出了艱難的一步,成長的過程就是靠一步步的積累得來的。同時,經過這次英語兒歌比賽活動,發現班里的學生很喜歡英語,特別對英語歌曲感興趣;也發現學生們其實知道的比我們想象得要多得多。)
三. 教學反思
1. 歌曲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把學生帶入各種情感境界。學唱英文歌謠對于學習英語的孩子們來說是多方受益的學習輔助手段。它可融入英語語言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至始至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全員參與,氣氛熱烈。
2. 歌曲有利于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他們熟悉并喜歡的形式。興趣是一種情緒,一旦人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他就會積極地尋找能滿足他興趣的事物。那么如果孩子們能對學習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是學習和記憶英語的最積極、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了。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摻上點“調味劑”——歌謠,讓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學生就會輕輕松松地掌握知識。
3. 密切了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嘴巴,解放學生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自主學習、自主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4. 演唱歌曲是一種很強的激發情感的手段,是一種快樂輕松的活動,有助于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給學生帶來快樂與自信。
5.聽,學,唱英文歌曲,讓美妙的音樂喚起學生求知的欲望,使他們精神飽滿,輕松愉快的去學習,真正實現在輕松,優美的旋律中,使英語課堂成為“寓教于樂”的學習樂園。
因而,在英語教學中巧妙地運用英語歌曲,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有滋有味,充滿活力,提高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