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課程名稱:數字知識系統的理論與實踐
數字知識系統包括數字出版系統、數字圖書館、數字檔案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科普系統、數字文化系統、數字知識社區等以數字知識內容為基礎的內容創作、交流、組織、應用和保存體系,日益嵌入教學、科研、文化乃至管理的應用中。
本課程將主要從宏觀和應用角度考察學生對數字知識系統的歷史演變、主要系統形態、典型功能與流程、經典系統結構、突出應用范例、重大未來趨勢的了解,對數字知識系統中知識對象創造與組織、數字知識服務、面向應用環境與應用流程的數字知識支持服務的基本理論與實踐的了解,對數字知識系統共同面對的戰略規劃、功能設計、建設管理、服務運營、績效評價、知識產權管理和可持續性管理等問題的了解。學生可選擇某一類數字知識系統為范例來進行解讀和分析。學生應該從應用和發展的角度對數字知識系統的熱點難點與趨勢有獨立思考與理論分析。
2、課程名稱:數字知識系統的技術與系統
數字知識系統是以數字知識內容為基礎的知識創造、信息交流、知識組織、業務支撐、知識服務和長期保存機制,已經覆蓋各種類型的知識密集型的機構、行業和應用,聚焦于對各類原生或衍生數字內容和數字知識體系的發現、創造、組織、描述、管理、檢索、集成、挖掘、分析、計算、應用、保存與評價等,迅速嵌入科研、教育、文化與管理等過程來支持知識利用與知識創造。
本課程將從技術方面考察學生對數字內容對象創造與描述技術,數字知識組織與關聯融匯技術,知識內容發現、挖掘與分析技術,嵌入各類業務與服務流程中的數字知識支持機制,數字知識資源的長期保存技術,數字知識系統結構等的了解。學生可結合某一類數字知識系統來介紹和分析相關技術。學生應該對數字知識系統技術與系統的熱點難點及發展趨勢有獨立思考與技術分析。
3、課程名稱:圖書館學基礎理論
本課程主要考核考生對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要求考生重點掌握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新變化與新挑戰,圖書館發展的趨勢和特點,信息環境、出版環境與學術交流環境的變化對圖書館發展的影響、圖書館基本業務模式的變革、圖書館新型服務模式、圖書館發展的熱點問題、情報學及其對圖書館學發展的影響。考生要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當前圖書館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要能夠從學科前沿和國際發展的背景,凝練學科方向,善于比較分析,提出發展策略。
4、課程名稱:圖書館學技術與方法
本課程主要考核考生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管理的知識與方法的掌握,包括各類型、各載體信息加工的技術與方法,用戶信息服務、學科服務、情報服務的技術與方法等內容。主要涉及:各類型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的政策、原則、途徑與方法,主題與分類的理論與方法,計算機檢索的原理與基本方法,文獻數據庫的類型、數據組織方法、數據庫建設的方法與程序,國內外最著名的文獻數據庫和檢索系統,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加工和獲取方法,網絡環境下信息服務的模式、方法和特點,信息計量學、情報研究與情報分析,智庫理論與研究方法等。要求考生從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角度,把握各種方法和技術的發展趨勢,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國內外情況相結合。
5、課程名稱:文獻學
本課程主要考核考生對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訓詁學等等知識的綜合掌握能力,以及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的掌握;對中國古典文獻學的發展趨勢、國內外熱點討論要有自己的認識;有獨立的見解、能夠自圓其說,有實踐經驗很重要。
6、課程名稱:情報學理論
本課程主要考核考生對情報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包括情報的性質、現象和過程,情報學研究對象和內容,情報交流、檢索、報道、研究、服務組織管理,情報學理論范式,情報學學科建設方向等,還包括信息管理、知識管理等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對目前國內外情報學研究方面的熱點和發展趨勢有獨立的思考。
7、課程名稱:信息分析與方法
本課程主要考核考生對情報分析研究、科學計量學和競爭情報的知識、方法和技術的掌握,包括對情報進行分析、加工,提供情報咨詢服務的基本方法和工具軟件的應用情況,以及相應的情報分析系統,如競爭情報等,還包括科學計量學以及情報的量化分析、引文分析、文獻知識發現及其在科技評估、預測和企業戰略咨詢中的應用等基本知識和方法,要求考生從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角度,把握各種方法和技術的發展趨勢,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8、課程名稱:信息檢索
本課程主要考核考生對信息檢索基本原理、方法、技術的掌握和開發信息檢索系統的能力。其中,信息檢索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主要包括信息檢索的概念及發展、檢索語言、檢索算法、信息檢索技術、網絡信息檢索原理、搜索引擎、信息檢索系統的組織、信息檢索系統的分析與設計、信息檢索系統評價等。本課程的考核側重于技術原理和技術實施層面,考生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同時要了解信息檢索的最新進展。
9、課程名稱: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
本課程主要考核考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開發應用信息系統的能力。本課程主要包括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程序設計語言、軟件工程(系統分析與設計)等領域的內容。考生應把注意力集中在涉及的基本概念、重要算法、關鍵技術上面,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分析、比較、綜合等方法,深入理解這些領域的核心內容。要求考生至少熟練掌握一門程序設計語言,至少對一種常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有較深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系統開發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