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成立于2016年,整合了原礦業與安全工程學院和化學與化工學院的環境工程專業,是四川省與宜賓市共建、宜賓市和宜賓學院共建、同濟大學和宜賓學院共建的新興學院,是國家“長江經濟帶”重大決策的具體落實,將服務于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區的資源、環境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學院現有采礦工程(工學)和環境工程(工學)兩個本科專業,安全技術管理一個專科專業,其中,環境工程專業為宜賓學院與同濟大學共建專業,全日制在校生400人。
學院有教職工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8人,博士13人(含在讀),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中石油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省教育廳創新團隊帶頭人1人,宜賓市骨干人才1人。近年來我院教師承擔中國博士后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等省部級課題4項、市廳級課題10余項,橫向課題100余項,已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多名教師受聘為省科技廳、省經信委、省發改委、宜賓市各單位等相關項目的評審專家或評審組長。另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人選、院士后備人才等客座教授6人。
學院建有“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共建基地1個,“頁巖氣分析檢測及評價技術”省教廳創新團隊1個,宜賓學院-同濟大學長江水環境研究聯合實驗室1個,有宜賓能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礦業工程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安全技術研究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建有水污染控制實驗室、大氣環境治理實驗室、環境監測實驗室、采礦工程綜合實驗室、安全工程綜合實驗室、仿真實驗室等。
學院一直本著“應用性、創新型”人才培養理念開展人才培養。以宜賓學院辦學資源為基礎,依托同濟大學的培養模式和教學資源,設立了環境工程“同濟班”。近年來,我院學子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與社會實踐競賽、全國高校環保科技創新競賽、四川省高校大學生測繪技能競賽等高水平賽事上獲得國家級獎和省級獎多項,尤其是環境工程專業學子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實現了我校國家級獎項“零的突破”。我院學生主持了“地方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項,學生獨立發表學術論文8篇。歷屆畢業生中,已有1名學生在德國攻讀碩士學位,另有50余名學子考取了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的碩士研究生。我院還利用現有的高水平師資為地方專業人才進行函授培養,先后為宜賓市職業安全健康協會、宜賓市礦山救護隊、宜賓市各礦山企業、危化企業等培養人才超過20000人次。
我院積極的與國內外同行院校和相關企業開展深入交流,先后與日本中部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重慶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與北控集團、五糧液集團、絲麗雅集團、天原集團、川煤集團芙蓉公司、五星集團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建有學生實習就業基地。特別是我院的環境工程專業已經被確定為中美“雙百計劃”發展專業。
我院辦學定位和未來發展的目標是:以育人為根本,以礦業、環境、能源科技與工程技術為特色,以服務國家科技進步和地方經濟建設為己任,努力建設在川南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多科性工科院系。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的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歡迎您!
2017年招生專業:采礦工程環境工程(本科)、安全技術與管理(專科)。
專業咨詢電話:0831-3547233、35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