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與專業設置】建筑工程學院是南京工程學院二級學院之一,前身為成立于2003年6月的建筑工程系,2007年1月改為建筑工程學院。學院現設有土木工程、建筑學、城市地下空間工程三個專業,在土木工程專業下根據社會需求,設置了三個方向,即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建筑工程管理三個專業方向,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726人。
【師資隊伍】學院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師資力量雄厚。目前,學院共有教職員工71人,其中專任教師56人,教授 7人,副高職職稱30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7%;學院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5人,在讀博士14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96%。學院還聘請中國工程院繆昌文院士為我院客座教授,聘請東南大學齊康院士為我院名譽教授,聘請東南大學仲德昆教授等作為我院兼職教授。同時,聘請設計院、施工企業的高級工程師為學院的客座教授。學院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努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教師中現有高級工程師2人,高級經濟師1人;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6人,國家一級注冊巖土工程師4名,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11人,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2人,占專任教師的46%,初步構建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師德高尚、愛崗敬業的師資隊伍。
【科學研究】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工作,充分發揮學院教師學歷高、層次高、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突出優勢,依托學科專業發展,緊密結合建筑行業和企業發展需求開展科研工作。近三年來,承擔國家級自然基金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7項,市廳級課題2項,校級研究課程15項,承擔橫向研究課題15項。學院教師近三年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31篇,其中EI、SCI、ISTP等收錄47篇,主編、參編各類教材和著作40余部,6部教材列為住建部"十三五"規劃教材。學院加強與行業的緊密合作,與北京谷雨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精思科技簽署BIM一體化合作協議,成立了"BIM創新大數據基地";與南京回歸建筑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智慧建造研究所"。目前,學院是江蘇省土建學會常務理事單位、土木工程教育委員會委員單位、江蘇省地基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江蘇省工程鑒定與加固專業委員會委員單位、江蘇省建筑結構委員會委員單位、江蘇省建筑師學會委員單位、人民交通出版社"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系列規劃教材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單位等。
【教學水平與人才培養】學院以專業評估標準建設為抓手,以高等土木工程教育規范為依據,結合我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圍繞服務地方經濟和土建行業的需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對人才需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在全省建設了多家實習和就業基地,如中南控股集團、蘇中建設、江蘇省建科院等;把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企業的總工請到學校做學術報告、指導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把青年教師選派到國外進行深造;深入到企業進行工程實踐鍛煉,掌握行業的發展動態。通過采取青年教師導師制度,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學校教案評比和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中多次獲得好成績。積極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由我院承辦的土木工程結構創新大賽已經開展了九屆,在全省土木工程結構創新大賽中,獲得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在江蘇省測繪技能大賽中,我院先后獲得一等獎2項,三等獎多項;目前我院師生申請專利多達200件。幾年來,學院招生就業保持良好勢頭。近三年我院第一志愿報考率達86℅;就業率達到100℅。學院學生以能吃苦耐勞、踏實做事、規范做工程而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畢業生每年有多人參加研究生考試,先后有多名學生被國外和國內大學錄取為研究生繼續深造,如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天津大學等等。
2017年南京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專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