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04—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專業簡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在1952年上海體育學院建院之初便作為術科教學內容,于1958年設立武術水上系、2007年更名為武術學院。本專業先后匯聚“南拳王”周士彬、“北拳王”張立德、著名武術家王之平之女王菊蓉、“神拳大龍”蔡龍云、王培錕、邱丕相、虞定海、衛志強、劉同衛、趙光圣等全國著名武術家和知名教授,為國家培養了諸多高層次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人才。本專業是上海市第三期教育高地建設項目(2008年)、“十二五”本科教學工程市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2年),獲5項省級教學成果獎,并作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07年)、國家級精品課程(2007年)、國家級教學團隊(2009年),成為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武術項目)牽頭單位(2013年)、教育部本專業教材編寫的召集單位。本專業是以培養中小學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師資為主、以社會體育工作者和警察等為輔的本科專業,學生修滿必要的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后,將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體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著較強的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理論與技能及專業教育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尚武崇德,主要從事以武術為主干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訓練、健身指導等方面工作,以及服務社會的應用性較強的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民族傳統體育概論、中國武術導論、中國武術史、專項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武術套路)、專項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武術技擊)、專項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武術養生方向)、專項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武術表演方向)。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主要就業去向:各級武術院(館)運動隊、各級體育機構、武術研究機構、業余體校、大中小學校、社區服務中心、體育健身俱樂部、國家公務員、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