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物理、化學、技術
專業導游:劉國平教授
劉國平,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船舶電子電氣工程浙江省新興特色建設專業負責人,浙江科技大市場試點建設單位負責人,舟山市船舶行業“機器換人”工程服務平臺負責人,浙江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長期從事電氣工程、輪機工程、船舶工程等交叉學科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船舶電氣自動化。主持承擔科研項目20余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授權國家專利20余項;主編出版《船舶電氣與通信》、《電工工藝與船舶電氣系統》等著作、教材13部。
社會學術團體兼職:舟山市海大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自動化學會過程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儀器儀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船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第一部分 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簡介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船舶自動化要求,熟練掌握電氣技術、電子技術(包括電力電子、通訊電子)、控制技術、計算機控制及其網絡技術等先進知識,具有船舶供配電技術、電氣傳動、船舶電子電氣設備調試維護、船舶電子電氣設計與現場施工等方面基礎理論和技能,并具有較高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勝任現代船舶各項自動裝置的維護、調試、修理,船舶電子電氣設備安裝、調試、維護和船舶電子電氣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2.專業師資力量
本專業共有在職教職工21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比例60%。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人員比例88.8%,多名教師入選了舟山市“111”人才培養工程、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師資助計劃、浙江省優秀教師、浙江省教學名師、舟山市技能大師等。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師資力量較強。
3.專業的優勢及特色
以“兩區建設”為契機,專業建設積極服務地方經濟,在科學研究的方向設置上、在課程體系的建設上,緊緊圍繞為地方經濟服務的辦學理念。針對船舶工業快速發展的趨勢,在省內同類專業中率先開設船舶電氣方向模塊,學科建設緊密結合船舶修造業,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緊密結合船用產品的自主研制,在某些領域如船舶設備的監控,已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同時,在船舶電氣方向模塊建設的基礎上,培育新的專業,2011年“船舶電子電氣工程”目錄外專業獲教育部批準設置,2012年開始招生,2014年被列為浙江省新興特色專業。
4.辦學條件(校內實驗實訓室、校外實踐實習基地)
(1)校內實驗實訓室
校內已建成電工電子基礎實驗室、自動化技術中心、工程技術實訓教學中心、船舶電氣與控制實訓室等形成了專業基礎、專業強化、技能培訓一體化的實驗教學體系。實驗室及實訓室占地面積3000余平方米,設備資產1000多萬元。已成立了舟山市“職業技能鑒定所”。其中工程技術實訓教學中心和電工電子基礎實驗室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校級人才創新實驗基地。
(2)校外實踐實習基地
已建成浙江揚帆集團、寧波樂士電機電器有限公司、 浙江金達電機電器有限公司、浙江欣亞磁電發展有限公司、浙江廣和電氣有限公司、舟山晨光電器有限公司、浙江海視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舟山市東海電機實業有限公司、舟山市千舸電氣設備有限公司、舟山市三峰電氣設備有限公司等校外實習基地。
本專業的部分船舶電氣類大型教學儀器設備
5.師生已有育人成果
專業教師獲省教學名師等校級及以上各類榮譽逾30項;近兩年來學生發表論文4篇,省、校級學生科技項目立項1項,專利2項。學生參加各類比賽,獲省級A類競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A14船電班學生周金文被評為浙江省優秀團員。
6.學生就業前景與方向
學生畢業后,主要在海洋工程領域中從事船舶電子、電氣相關的設計、開發、應用研究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船舶修造、船舶檢驗、船級社、海事管理、船舶管理、科研院所、國內同類院校的師資以及航運企業機電管理部門擔任船舶機務管理、海事監督、船舶檢驗、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第二部分 教授談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
Q1:船舶電子電氣專業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船舶電子電氣專業要主要研究和學習電力技術、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檢測技術等方面的工程技術基礎知識以及這些技術在船舶上的應用;本專業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電力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軟件與硬件結合、裝置與系統相結合,學生受到電工、電子、電力、信息和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技能訓練,具有解決船舶電子電氣自動化裝置與系統分析、設計、調試和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Q2:船舶電子電氣專業的核心課程、特色課程?
核心課程主要有: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船舶電機及拖動、船舶電氣設備與控制、PLC原理及應用、船舶機艙檢測與控制技術、船舶電站自動化等課程。特色課程主要有:船舶電氣設備與控制、船舶電站自動化、船舶檢驗等課程。
Q3:學船舶電子電氣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什么特質?
本專業著重培養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工程化”人才,課程設置上強化實踐教學內容,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船電配套產品的設計開發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所以學生需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同時團隊合作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
Q4:船舶電子電氣專業學習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么?
專業需要具有扎實的數學、較強的外語綜合能力,課程學習負擔相對較重,有些課程比較抽象,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
Q5:社會上是否有對船舶電子電氣專業的認識誤區?
許多人認為學我們這個專業,就業都是去船上搞航運的,存在誤區,具體看“6.學生就業前景與方向”。
Q6:社會生活中有哪些問題,需要通過這個專業的知識和方法來解決?
船舶電氣、船舶通信設備的智能化、信息化等熱門需求,特別是船上互聯網+等熱門課題的解決,離不開船舶電子電氣專業的知識與方法。
Q7:船舶電子電氣專業有哪些精彩的學科競賽?
浙江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浙江省飛思卡爾智能汽車競賽、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大學生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大賽。
本專業的部分船舶電氣類大型教學儀器設備
第三部分 學生眼中的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
1.我的大學四年,通過船舶電子電氣工程專業學習,掌握了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等課程知識,通過這些課程學習讓我對電子方面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喜愛,學校不遺余力地為我們提供師資以及各種比賽來鞏固理論學習效果,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2015年有幸獲得全國大學生第十屆“飛思卡爾”智能車競賽浙江賽區三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浙江賽區二等獎。回首這四年,真要好好感謝學科競賽這寶貴的鍛煉機會,是她讓我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對知識的理解也有了質的飛躍,現在已順利簽約奧克斯集團。
(楊傳升,A12船電班,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浙江賽區二等獎,已簽約奧克斯集團)
2.我的專業是船舶電子電氣工程,主要學習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單片機原理與應用、PLC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基礎等課程,通過課程學習及老師的幫助,我取得了很大進步,并在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二等獎。浙江海洋大學不僅給我提供了學習提升的機會,還通過學校的社團讓我認識到了各個學院的同學,增強了我的交際能力,并且在大二社團選舉中成功選為校友會的會長,綜合能力提升很大,在就業中也發揮了巨大作用,現已簽約公牛集團。
(虞超迪,A12船電班,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已簽約公牛集團)
3.船舶電子電氣工程是我省“十二五”新興特色專業建設項目,而我有幸成為了該專業的第一屆畢業生。在四年的大學生生涯中,我不僅學到了電氣方面的知識,諸如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PLC,自動控制原理等,還學習到船體結構等船舶方面的知識。我們專業更注重是電子電氣與船舶的結合,學校針對我們這個新興的特殊專業開設有船舶動力推進,船舶通信導航等課程。該專業設在我校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下,學院的電子通信實驗室設備齊全,方便學生學習實踐,更是飛思卡爾智能車大賽和電子設計大賽的重要陣地。船電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很廣,電氣相關企業,船舶相關企業,或者是考船舶檢驗師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也可以選擇考研深造,本人考取了本校水聲工程專業研究生,準備在母校攻讀碩士學位。作為本校船電專業第一屆畢業生的一員,真誠希望有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這個行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