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現開設歷史學、公共事業管理、旅游管理、舞蹈學(模特)、文物與博物館學5個本科專業(方向)。現有教職工53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人、碩士學位教師28人,現有本科在校生1121人。
該院設有山東省民俗文化產業開發研究基地、山東省高校“十二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海鹽文化研究基地、山東省文化廳重點學科——民俗文化學和濰坊市旅游經濟研究所等研究機構。該院遵循“發展旅游經濟,倡導政治文明,弘揚歷史文化”的發展理念和“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工作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突出教學中心地位,堅持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規范管理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畢業生以其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基本技能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歷史學本科專業(師范類)
本專業培養具有歷史學基本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國家機關、新聞出版、文教事業及各類企事業單位或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主要課程有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概論、中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外國歷史要籍介紹及選讀、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有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專業考察、教學實習、讀書報告、學術前沿講座、大學生科研立項等。
本專業畢業生可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公共事業管理本科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及其應用能力,能在文化、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障、公用行業等公共部門或組織從事業務管理和綜合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主要課程有政治學原理、管理學原理(公共管理學)、法學概論(公共事業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公共政策學、公共組織財務管理、城市公用事業管理理論與實踐、非政府組織管理、公共工程項目管理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有社會調查、企事業單位實習、畢業論文等;主要專業實驗有電子政務實驗等。
本專業畢業生可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旅游管理本科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旅游業發展需要,具備較高的現代管理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游相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機構等從事經營、管理、策劃、咨詢、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主要課程有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市場營銷、旅游心理學、酒店管理概論、旅行社管理、旅游財務管理、現代服務業管理、旅游商務英語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有旅游景區調查、旅游企事業單位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本專業畢業生可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文物與博物館學本科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而扎實的文物學、博物館學、考古學基本知識和相關技能,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機構、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考古部門、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旅游部門、新聞出版、教育單位、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從事管理、研究、策劃、宣傳、咨詢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主要課程有文物學概論、博物館學概論、考古學通論、人類學、中國古文字學、文物材料與保護、藝術史與藝術考古、中國青銅器、中國古代美術、中國古陶瓷、中國古建筑、文物鑒定、中國歷史專題、世界文明史等。
本專業畢業生可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舞蹈學(模特)本科專業
本專業培養能在國際國內航空乘務或地面服務與管理、旅游管理與酒店服務等相關行業從事具體業務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本專業學制四年,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原理、民航概論、旅客服務心理學、客艙組織與管理、候機樓管理、中西方文化概論、乘務服務禮儀、乘務英語、民航日語、韓語、旅游地理、民航電子商務與應用、航空及旅游法規、應急設備與處置訓練、播音與主持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有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畢業教育等。
本專業畢業生可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