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贪婪的嘴唇,韩国少妇激三级做爰2023电影,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三级涨奶,妖精漫画在线观看免费漫画下拉式

2018年廣東藥科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衛生綜合》 考試大綱
來源:廣東藥科大學 閱讀:6888 次 日期:2017-09-25 16:04:5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8年廣東藥科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衛生綜合》 考試大綱”,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廣東藥科大學公共衛生碩士(MPH)專業學位研究生

入學考試《衛生綜合》

考試大綱

考試目標

《衛生綜合》是為招收全日制MPH設置的選拔性考試科目,考試范圍為預防醫學學科中的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五選三)。其目的是檢驗考生系統掌握上述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情況,以及能否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 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

2. 題量、題分及考試時間

滿分為300分(共三門課程,每門課程1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3. 考試科目

從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五門課程中選擇三門課程。

一、流行病學

(一) 緒論

1.流行病學的概念、原理、學科特征和用途。

2.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按研究設計類型分類)。

(二) 疾病的分布

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義。

2.主要疾病頻率測量指標的概念、計算及用途。

3.散發、流行和暴發的概念。

4.疾病人群、時間和地區分布的描述方法及影響因素。

5.出生隊列分析。

(三) 描述性研究

1.現況研究的概念和目的。

2.普查的概念。

3.現況研究的設計、實施步驟、常見的偏倚和質量控制方法。

4.抽樣調查的樣本含量估計方法。

5.普查和抽樣調查的優缺點。

6.生態學研究的概念。

(四)隊列研究

1.隊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隊列研究的設計、樣本大小的估計、常見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3.隊列研究資料中各種率(累計發病率和發病密度)和暴露與疾病的關聯指標(相對危險度、歸因危險度、人群歸因危險度)的計算方法和流行病學意義。

4.研究對象(暴露組與非暴露組)的選擇。

5.隊列研究的優缺點。

(五)病例對照研究

1.病例對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類型、實施步驟、常見偏倚的來源及控制方法。

2.病例與對照的來源與選擇。

3.影響病例對照研究樣本大小的因素。

4.卡方值計算、OR值及其可信區間的計算和流行病學意義。

5.分層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6.病例對照研究的優缺點。

(六)實驗流行病學研究

1.實驗流行病學的概念和特點。

2.實驗流行病學研究的類型、設計原則和步驟。

3.真實驗和類實驗的概念。

4.評價實驗效果的主要指標。

5.實驗流行病學研究的優缺點、常見的偏倚及其控制。

(七)研究的真實性與病因推斷

1.流行病學研究中常見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2.病因的概念。

3.病因推斷的邏輯方法及因果標準。

4.研究的真實性和變異性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八)篩檢

1.篩檢的概念、應用原則。

2.篩檢試驗真實性及其評價指標的含義、計算方法及各項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

3.檢試驗可靠性和預測值的含義、計算方法。

4.篩檢中的偏倚。

(九)疾病預防策略與措施

1.我國的衛生工作方針和預防工作總的策略。

2.疾病的三級預防。

3.疾病監測的概念、工作過程。

(十)傳染病流行病學

1.傳染病流行病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傳染病流行過程的概念、三個環節及其影響因素。

3.預防與控制傳染病的策略和措施。

(十一)突發事件流行病學

1. 突發事件的概念、特征和分類。

2. 突發事件流行病學調查的方法和步驟。

二、衛生統計學

(一)緒論

1.衛生統計學基本概念:總體和樣本、同質和變異、變量類型、參數和統計量。

2.統計工作的基本步驟。

(二)定量資料的統計描述

1.編制頻率表的方法和步驟。

2.描述定量資料集中趨勢的算術均數、幾何均數、中位數的計算方法和適用條件。

3.描述定量資料離散趨勢的極差、四分位數間距、方差、標準差和變異系數的計算方法和適用條件。

4.百分位數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5.定量資料的頻率分布表的用途。

(三)定性資料的統計描述和統計圖表

1.相對數常用指標。

2.應用相對數的注意事項。

3.制作統計圖表的基本要求和規則。

(四) 常用概率分布

1.二項分布:(1)分布參數;(2)各項統計指標(均數、標準差等)的計算方法;(3)二項分布的分布特征,近似分布及其應用條件。

2.Poisson分布:(1)分布參數;(2)各項統計指標(均數、標準差等)的計算方法;(3)Poisson分布的分布特征,近似分布及其應用條件。

3.正態分布的(1)概念和兩個參數;(2)正態曲線下面積分布規律。

4.標準正態分布的概念和標準化變換。

5.正態分布的應用:(1)估計頻數分布;(2)制定參考值范圍。

(五)參數估計基礎

1.掌握統計推斷的概念。

2.衡量抽樣誤差大小的樣本均數標準誤的意義和計算。

3.標準誤與標準差的區別。

4.參數估計的概念。

5.參數估計的方法和計算。

6.t分布的圖形和特征。

7.t分布與標準正態分布的關系。

8.t分布的單側(下側或上側)分位數和雙側分位數的作用。

9.可信區間與參考值范圍的區別。

(六)假設檢驗基礎

1.假設檢驗的基本原理。

2.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

3.單側檢驗與雙側檢驗的異同及選擇依據。

4.單樣本均數的u檢驗與t檢驗及應用條件。

5.配對樣本均數的t檢驗及應用條件。

6.兩獨立樣本均數的u檢驗與t檢驗及應用條件。

7.近似t檢驗的應用條件及方法。

8.一、二類錯誤的概念。

9.兩樣本方差齊性檢驗的方法。

10.假設檢驗應注意的問題。

11.a和b的關系、控制a和b的方法。

(七)c2檢驗

1.c2檢驗的基本思想。

2.四格表資料c2檢驗的應用條件及相應統計量的計算公式:基本公式(或專用公式)、校正的基本公式(或校正的專用公式)。

3.對四格表資料c2檢驗的應用條件和方法。

4.行´列表(R ´ C表)資料的c2檢驗的用途、應用條件、條件不滿足時的處理方法。

5.行´列表檢驗的注意事項。

6.四格表資料c2檢驗使用確切概率法的應用條件、原理和計算方法。

(八)實驗設計

1.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素。

2.常用的實驗設計方案:完全隨機設計、配對設計和配伍組設計。

3.交叉設計、析因設計的概念。

4.實驗設計中樣本量估計的影響因素。

(九)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2.方差分析的應用條件。

3.完全隨機設計、隨機區組設計的方差分析。

4.多重比較的SNK、Dunnett、Bonfferoni等方法。

(十)基于秩次的非參數檢驗

1.非參數統計的概念、適用條件與優缺點。

2.配對設計資料的Wilcoxon符號秩和檢驗。

3.單組樣本資料的符號秩和檢驗。

4.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

5.多組獨立樣本資料的Kruskal-Wallis秩和檢驗。

(十一)兩變量關聯性分析

1.線性相關和秩相關的適用條件。

2.直線相關的概念,相關系數的意義、計算及假設檢驗。

3.雙分類變量的關聯性分析。

4.秩相關系數的計算及假設檢驗。

5.線性相關的注意事項。

(十二)簡單回歸分析

1.直線回歸的概念。

2.回歸分析的前提假設。

3.回歸系數與截距的意義與計算,回歸系數的假設檢驗。

4.進行直線相關與回歸分析注意事項。

5.直線回歸方程的應用。

6.直線相關與回歸的區別與聯系。

(十三)調查設計

1.調查設計的意義、現場調查的分類。

2.調查計劃的制訂、現場調查的實施注意問題。

3.調查表制定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4.幾種隨機抽樣方法:單純、系統、分層及整群隨機抽樣。

5.單純隨機抽樣時樣本量的估算方法。

(十四)橫斷面資料的統計分析方法

1.率標準化的意義與基本思想。

2.標準化率計算的直接法和間接法。

3.壽命表的概念與分類。

4.編制簡略壽命表的方法與步驟。

5.壽命表中主要指標的意義。

三、環境衛生學

(一)緒論

1.環境衛生學定義、內容。

2.環境衛生學研究對象:自然環境和生活居住環境;原生環境和次生環境;環境因素按其屬性的分類,環境因素對機體呈現“有利”和“有害”作用的兩重性。

3.環境衛生工作和環境衛生學任務。

(二)環境與健康的關系

1.人類的環境:人類自然環境的構成,生態環境。

2.人和環境的辯證關系:人類環境與生態平衡;人群對健康的反應模式;劑量反應關系;作用時間和反應關系;環境因素聯合作用;人群健康效應譜與高危險人群。

3.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的定義、特點和防治原則。

4.環境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環境污染與環境污染物,物理、化學和生物性污染,環境污染物的來源及轉歸,食物鏈,環境污染物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引起急、慢性中毒及“三致”作用。

5.環境與健康關系的研究方法。

6.健康危險度評價。

(三)大氣衛生

1.大氣的特征和衛生學意義:大氣圈和大氣垂直結構,大氣的物理性狀及其衛生學意義,大氣正常組成及其衛生學意義。

2.大氣的污染以及大氣污染的轉歸:大氣污染的概念,大氣污染來源,影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的因素,大氣污染的轉歸:自凈、轉移,形成二次污染以及污染物轉化成二次污染物,大氣污染物的種類及其存在形式: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污染。

3.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進入人體的途徑,大氣污染對健康的間接危害:影響小氣候和太陽輻射;產生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而出現空洞;形成酸雨;影響居民生活衛生條件;影響作物生長,腐蝕損害物品。大氣中主要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SO2的理化特性及來源、轉歸。SO2的危害:直接和間接危害。光化學煙霧:形成特點、危害。多環芳烴代謝致癌機理,多環芳烴的結構和致癌關系。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危害。

4.大氣質量標準:一次最高容許濃度和日平均最高容許濃度。我國現行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分區、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分級和污染物濃度限值類型。

5.大氣污染對健康影響的調查和監測。

6.大氣衛生防護措施:工藝措施,尤其是各種除塵設備在哪種情況下使用。規劃措施。

7.大氣污染的衛生監督和管理:預防性衛生監督。經常性衛生監督。大氣污染緊急事故處理原則。

(四)水體衛生

1.水資源種類及其衛生學特征: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2.水質的性狀和評價指標:化學性狀指標, 微生物學性狀指標,物理性狀指標。

3.水體的污染源和污染物:主要污染來源,污染物及污染方式。

4.水體的污染、自凈和轉歸:水體污染和自凈,水體污染的轉歸,各種水體污染特點,尤其湖泊、水庫出現的水體富營養化現象,我國水體污染的概況。

5.水體污染的危害:化學性污染中的汞和甲基汞污染的危害,生物性污染的危害,物理性污染的危害,酚和多氯聯苯污染危害。

6.地面水水質標準和污水排放標準:地面水水質標準,污水排放標準。

7.水體衛生防護:推行“清潔生產”,開展污染源頭預防,工業廢水的利用與處理,生活污水的利用與處理,醫院污水處理。

8.水體污染的衛生調查、監測和監督:水體污染的衛生調查和監測,水體的衛生監督和管理,水體污染緊急事故處理。

(五)飲用水衛生

1.飲用水的衛生學意義。

2.飲用水污染與疾病:介水傳染病。化學性污染中的氰化物和硝酸鹽對健康的影響。飲水氯化副產物與健康的關系。高層建筑二次供水中污染與健康問題。

3.生活飲用水標準及用水量標準: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生活用水量標準。

4.集中式給水:水質處理;水質凈化和消毒;凈水原理;氯化消毒原理。水源選擇及取水點和取水設備。配水管網的衛生要求。給水的衛生防護。

5.分散式給水:農村給水,桶裝水衛生。

6.飲用水衛生的調查、監測和監督:集中式給水的衛生調查、監測和監督。農村給水的衛生調查、監測和監督。應急事件的調查和處理。

(六)土壤衛生

1.土壤的特征及衛生學意義,土壤水分,土壤化學特征和土壤微生物,土壤物理學特征中的土壤顆粒和土壤空氣。

2.土壤污染與自凈: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土壤污染特點,土壤污染的自凈中的有機物凈化及有害物質在土壤的遷移和轉化。土壤污染來源。土壤污染物種類及污染土壤方式類型。土壤污染的自凈中的土壤吸附作用和濾過作用以及病原體的死亡。

3.土壤污染對健康的影響:重金屬污染的危害:主要以鎘為例,鎘的理化特性,鎘的來源及用途,鎘在土壤中轉歸特點,鎘的代謝與特性,中毒機制、痛痛病臨床表現,鎘污染的防治。農藥污染的特征及農藥在土壤中的轉化和殘留、遷移。農藥污染概況及農藥污染對健康的危害。生物性污染的危害:引起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引起鉤端螺旋體病和炭疽病;引起破傷風和肉毒中毒。

4.土壤質量標準和廢物排放標準:土壤衛生標準,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廢物排放標準。

5.土壤衛生防護與衛生監督監測:土壤衛生防護,土壤衛生監督與監測。

(七)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與環境污染性疾病

1.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的概念及流行特征、影響因素。

2.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慢性甲基汞中毒的定義、分布、病因、發病機理、臨床癥狀及診斷、流行病學特征及預防措施與治療原則。

3.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及大骨節病。

(八)住宅與辦公場所衛生

1.住宅的衛生學意義和要求:住宅內小氣候及其衛生學要求,住宅的衛生學意義及住宅衛生的基本要求。

2.住宅設計的衛生要求:住宅的朝向衛生要求;住宅的日照;住宅的采光和照明。住宅的平面配置衛生要求,住宅居室的衛生規模,住宅間距的衛生要求,住宅圍護結構衛生要求。

3.住宅小氣候對健康的影響及其衛生要求:室內小氣候對健康的影響,小氣候的評價指標,住宅小氣候的衛生要求。

4.室內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及其衛生要求:居室空氣清潔度的評價指標。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和特點。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保證居室空氣清潔的衛生措施。

5.住宅衛生防護措施和監督:住宅的衛生監督和管理,住宅衛生防護措施。

6.辦公場所衛生:辦公場所的概念,主要辦公場所的衛生要求。辦公場所的衛生管理和監督。

(九)公共場所衛生

1.主要公共場所的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

2.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和監督。

3.公共場所的概念及分類。

(十)城鄉規劃衛生

1.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則及城市各功能分區的衛生學要求。

2.城鄉規劃的衛生監督。

3.我國城市規劃的基本原則,及自然環境因素對城市規劃的衛生學意義。城市規劃的基礎資料。村鎮規劃衛生。

(十一)環境質量評價

1.環境質量評價的目的、作用及方法。環境質量評價的種類及內容。

2.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環境質量評價方法,數理統計方法、環境質量指數法。

3.環境質量評價和程序,污染源和污染物的評價,環境質量與人群健康關系的調查評價。

4.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作用以及內容,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環境健康影響評價。

(十二)家用化學品衛生

1.家用化學品種類,化妝品、洗滌劑的定義、分類,粘合劑、涂料、家用除害藥物及其它家用化學品的分類。

2.家用化學品對健康影響:家用化學品致室內空氣污染。化妝品對健康影響。洗滌劑對健康影響。其它家用化學品對健康影響。

3.家用化學品安全性評價與衛生標準:化妝品的安全性評價。化妝品的衛生標準。

4.家用化學品衛生監督:化妝品衛生監督。其他家用化學品衛生監督。

(十三)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及其應急處理、自然災害環境衛生

1. 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定義、基本特征、分類和分級。

2. 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準備、應急處理的概念。

3. 自然災害對人群的健康危害、自然災害的衛生應急措施。

四、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

(一)緒論

1.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定義及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任務。

2.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分類,發生職業病的條件、職業病的特點,我國的職業病的種類。

3.職業衛生服務的基本內容。

4.作業心理、作業緊張的概念及職業緊張模式以及職業緊張的控制與干預措施。

(二)職業病的診斷與防治

1.職業中毒的概念、臨床類型、臨床表現、診斷原則、急救與治療原則。

2.鉛作業的接觸機會,鉛的毒理學。鉛中毒的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其預防措施。

3.汞的毒理學。汞中毒的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其預防措施。

4.刺激性氣體的概念、分類、毒作用特性。刺激性氣體的毒作用表現,化學性肺水腫的治療原則和預防措施。

5.窒息性氣體定義、分類及毒理。窒息性氣體中毒的毒作用表現,窒息性氣體中毒治療原則。

6.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氫中毒的毒作用機制及治療原則和防護措施。

7.苯的毒理學、苯中毒的臨床表現及慢性苯中毒的診斷。

8.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毒作用特點;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處理和治療、中毒的預防和控制。

9.氯乙烯的毒理及氯乙烯中毒的臨床表現、診斷及處理原則。

10.農藥的概念及分類、農藥的管理,農藥的毒性及急性毒性分級標準,農藥中毒的預防措施。有機磷酸酯類農藥的毒理學,中毒的臨床表現,診斷和處理原則。

11.職業腫瘤的預防原則。

12.塵肺的概念、分類。

13.矽肺的概念、病因及發病機制,肺的X線表現。矽肺的診斷原則和方法,矽肺診斷標準。矽肺的預防。

14.高溫作業對機體、生理功能的影響。中暑的致病因素、分類、中暑的診斷。高溫作業的衛生標準,握防暑降溫措施。

15.噪聲對機體的影響,影響噪聲對機體作用的因素。噪聲性耳聾的診斷,防止噪聲危害的措施。

16.手臂振動病的概念、臨床表現、診斷、發病機制、治療和處理原則。

17.電離輻射的作用方式和影響因素。

18.放射性職業病的概念、臨床分型及各自的臨床表現

(三)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識別、評價與控制

1.接觸評定的概念、接觸評定的內容、接觸評定的方法。

2.危險度評定的內容與方法。

3.職業環境監測的目的意義。環境監測數據評價和長期監測計劃的規范要求。

4.生物監測的概念、意義及特點。

5.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的概念、分類及管理。

6.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程序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程序。

7.個人防護用品的基本概念及不同防護用品的種類。

(四)職業衛生服務與健康促進

1.職業衛生服務的基本概念、內容和服務模式。

2.健康監護的概念、方式、內容和方法。

3.作業場所健康促進規劃與評分的步驟、內容。

(五)職業衛生法規與監督管理

1.我國職業病防治法各章內容。

2.職業病危害項目中申報管理辦法。

3.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

4.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

5.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

五、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一)緒論

1.營養學與食品衛生學的概念、聯系與區別。

2.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研究方法。

(二)營養學基礎

1.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蛋白質的生理功能、氮平衡、食物蛋白質營養評價的方法、蛋白質營養不良及營養狀況評價、蛋白質的食物來源。

2.脂類、脂肪酸的分類及其功能、膳食脂肪的營養學評價、脂類的食物來源。

3.碳水化合物的分類、功能、膳食纖維的定義和功能。

4.能量的單位和生熱系數、人體的能量消耗、人體一日能量需要量的確定。

5.礦物質、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礦物質的特點和缺乏。

6.鈣的生理功能、影響鈣吸收的因素、鈣的缺乏與過量、鈣的營養狀況評價、鈣的食物來源。

7.磷的生理功能、缺乏與過量、食物來源。

8.鐵、鋅的生理功能,影響鐵、鋅吸收的因素,鐵、鋅的缺乏,鐵、鋅的營養狀況評價,鐵、鋅的食物來源。

9.硒的生理功能、缺乏與過量、營養狀況評價、食物來源。

10.鉻、碘的生理功能,鉻、碘的缺乏與過量,鉻、碘的食物來源。

11.維生素的命名和分類、缺乏的原因和分類、與其他營養素的相互關系。

12.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硫胺素、核黃素、葉酸、抗壞血酸的理化性質,它們的生理功能、缺乏與過量、機體營養狀況評價、食物來源。

(三)各類食品的營養價值

1.食物營養價值的概念、評定及意義。

2.谷類的營養素分布、營養素的種類及特點。

3.大豆的營養價值。

4.蔬菜、水果、畜、禽、魚、奶、蛋的營養特點。

5.食品營養價值的影響因素:加工、烹調、貯藏對食品營養價值的影響。

(四)特殊人群的營養

1.妊娠期的生理特點、營養需要,妊娠期營養對母體和胎兒的影響、膳食原則。

2.哺乳期的生理特點、營養需要、膳食原則,哺乳對乳母健康的影響。

3.嬰幼兒的生理特點、營養需要、喂養方式,母乳喂養的優點、斷乳期喂養、幼兒合理膳食原則。

4.學齡前兒童、學齡兒童、青少年、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營養需要、合理膳食原則。

5.運動員的生理特點、營養需要,不同運動項目的營養需要,運動員的膳食。

6.高溫環境、低溫環境、高原環境人群的生理和代謝特點、膳食安排。

7.鉛作業人群的營養與膳食:鉛在體內的代謝特點、鉛對營養素代謝的影響、營養需要和膳食安排。

8.苯作業人群的營養與膳食。

9.接觸電離輻射人群的營養與膳食。

(五)營養與疾病

1.肥胖的定義、分類及診斷,肥胖的發生機制及影響因素、對健康的危害、防治原則。

2.動脈粥樣硬化與膳食營養因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營養防治原則。

3.高血壓的危險因素、營養防治。

4.糖尿病的定義、診斷與分類,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及影響因素,飲食治療的原則。

5.痛風的定義、診斷,痛風的發病機制及病因,痛風的膳食防治措施。

6.膳食、營養與癌癥發生的關系。

(六)公共(社區)營養

1.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2.營養狀況調查的內容和方法。

3.營養調查結果的評價。

4.社會營養監測。

5.膳食結構的定義及其類型,我國的膳食結構及存在的問題。

6.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寶塔。

7.食品強化的概念、目的、原則。

8.新資源食品的開發:食品新資源和新資源食品的概念、新資源食品的衛生管理。

9.營養教育的定義及目的,步驟和方法。

10.食品營養標簽。

11.營養配餐的概念、目的和意義、依據,營養食譜的制定原則。

(七)食品污染及其預防

1.食品污染的概念、食品污染物的分類、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

2.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來源、食品中常見的細菌。

3. 細菌菌相、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及其食品衛生學意義。

4.霉菌毒素的定義,霉菌產毒的特點、條件,主要霉菌毒素。

5.黃曲霉素的化學結構、性質、毒性、對食品的污染及預防措施。

6.鐮刀菌毒素、展青霉毒素、黃變米毒素。

7.食品腐敗變質的概念、原因和條件、化學過程、鑒定指標、衛生學意義與處理原則。

8.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措施:化學保藏、低溫保藏、高溫加熱殺菌保藏、干燥保藏、輻照保藏。

9.農藥與農藥殘留、獸藥與獸藥殘留的概念,食品中農藥和獸藥殘留的來源,食品中常見的農藥和獸藥殘留及毒性,控制食品中農藥和獸藥殘留的措施。

10.有毒金屬污染食品的途徑、毒作用特點、影響有毒金屬毒作用強度的因素。

11.汞、鉻、鉛、砷對食品的污染及毒性。

12.N—亞硝基化合物的分類、結構特點與理化特性、毒性、前體物、食物來源、體內合成條件、預防措施。

13.多環芳烴化合物、雜環胺類化合物的體內代謝和毒性、對食品的污染及預防措施。

14.環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概念、特性、在體內的代謝、毒性、食物來源、預防措施。

15.氯丙醇、丙烯酰胺的污染及其預防。

16.塑料、橡膠、涂料、陶瓷、搪瓷、金屬制品、包裝紙的衛生問題。

17.食品雜物污染的途徑、預防,食品的放射性污染的來源、危害及預防措施。

(八)食品添加劑及其管理

1.食品添加劑的定義、分類、使用原則、衛生管理。

2.各類食品添加劑的用途、作用原理及衛生問題。

(九)各類食品的衛生及其管理

1.糧豆、蔬菜、水果的主要衛生問題。

2.肉類的腐敗變質、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情況不明死畜肉的處理、抗生素和激素殘留、肉制品的衛生學問題。

3.禽肉、禽蛋、魚類的衛生問題及衛生管理。

4.奶生產、貯存運輸過程的衛生管理、奶的腐敗變質、病畜奶的處理、奶的消毒。

5.毛油的生產和精煉,油脂酸敗的原因、常用的衛生學評價指標、防止措施,油脂污染和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質。

6.罐頭食品的衛生要求。

7.酒類的分類、衛生學問題、衛生管理。

8.冷飲食品原料、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衛生管理。

9.保健食品的概念和特點,審批和管理。

10.轉基因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的管理。

(十)食源性疾病及其預防

1.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分類。

2.人畜共患傳染病:炭疽、口蹄疫、瘋牛病、禽流感。

3.食物過敏的概念、易引起食物過敏的食物種類。

4.食物中毒的概念、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食物中毒的發病特點和流行病學特點、食物中毒的分類。

5.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生的原因、根據發病機制進行的分類。

6.各種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學特點、流行病學特點、臨床表現、診斷和預防措施。

7.赤霉病麥、霉變甘蔗中毒的有毒成分、癥狀及處理、預防。

8.河豚魚中毒、組胺中毒、貝類中毒、毒蕈中毒、含氰甙類食物中毒、粗制棉籽油中毒的有毒成分、中毒機制、中毒癥狀、急救與治療、預防。

9.亞硝酸鹽、砷、有機磷農藥中毒的原因、中毒癥狀和急救措施(包括特效劑)。

10.食物中毒報告制度、食物中毒診斷標準、食物中毒處理總則、食物中毒調查處理程序與方法。

(十一)食品衛生(安全)的監督管理

1.食品衛生(安全)法律體系。

2.食品衛生(安全)標準的分類、食品中有毒物質限量標準的制定。

3.食品良好生產規范的分類、基本內容。

4.HACCP系統的內容。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水县| 鄂伦春自治旗| 庆城县| 聂拉木县| 柏乡县| 泰州市| 衡南县| 神木县| 正蓝旗| 四平市| 平阳县| 宝山区| 平湖市| 扎赉特旗| 洮南市| 新巴尔虎左旗| 赣榆县| 壶关县| 浑源县| 洪泽县| 印江| 太保市| 大姚县| 五指山市| 增城市| 巴彦淖尔市| 香港| 青铜峡市| 南涧| 普安县| 五莲县| 滨州市| 金平| 渝北区| 新昌县| 永清县| 盐边县| 缙云县| 西乡县| 新野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