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2021年公開招聘碩士研究生
到中共汕頭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實踐第二批面試等有關事項公告
根據《汕頭市市屬事業單位2021年公開招聘博(碩)士研究生公告》和《汕頭市引進人才服務中心2021年公開招聘博(碩)士研究生到市直部門實踐的公告》等有關規定及報名情況,現就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第二批面試前資格復審、面試、體檢等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面試前資格復審
(一)時間:2021年4月20日(下午14:00至17:30)
(二)地點:中共汕頭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汕頭市海濱路8號市委大院內2號樓二樓辦公室)
(三)應聘人員應按照《汕頭市市屬事業單位2021年公開招聘博(碩)士研究生公告》《汕頭市引進人才服務中心2021年公開招聘博(碩)士研究生到市直部門實踐的公告》等有關規定和要求,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復印件供面試工作人員審核:報名表、有效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等招聘崗位要求的相關證書、材料;港澳臺學習、國外留學歸來人員,還須提供教育部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函及有關證明材料;2021年應屆畢業生,需提供學生證、畢業生推薦表等材料及相關承諾書。
(四)2021年應屆畢業生須承諾于2022年6月30日前取得相應學歷、學位證書等招聘崗位要求的相關證書或教育部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函及有關證明材料。
(五)對報考資格條件不符的,或證件(證明)不全的,或有關材料信息不實影響資格審核結果的,取消面試資格。考生要誠信報名和考試,資格審核貫穿公開招聘全過程。
二、面試方式
本次公開招聘面試采用線下面試方式(除本公告疫情防控所列不得參加線下面試情形的考生外),采取結構化面試,考核考生綜合素質和應變能力等。
三、面試時間
2021年4月21日(上午08:30開始),全體考生須在上午07:45前報到。考生持身份證報到,進行身份驗證,參加抽簽確定面試順序,并進入候考室等候面試。未能按時報到的,按自動放棄面試資格處理。
四、面試地點
汕頭開放大學(汕頭市金平區樂山路8號)。
五、有關要求
1.考生到達指定地點后,參加抽簽確定面試順序,等候面試。未能按時報到或證件攜帶不齊的,按自動放棄或取消面試資格處理。
2.考生進入面試考場,須接受體溫檢測,核查粵康碼等電子健康碼,并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考生自備),佩戴口罩不得影響身份核驗。
根據《廣東省人事考試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的有關規定,請考生提前申領“粵康碼”,加強防疫知識學習,自覺做好自身健康管理,考前應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主動減少外出和不必要的聚集。考前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考生需提供7天內在廣東進行核酸檢測的陰性證明。
正處于隔離治療期的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以及隔離期未滿的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考前21天內有國外和港臺旅居史;考前14天內有國內高風險區域旅居史;考前14天內有國內中風險區域旅居史,且未持當地指揮部批準證明和7天內有效核酸陰性證明的考生,不得參加面試。屬此情形考生,應于4月19日17:00前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并發送到本次招聘中共汕頭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報名郵箱(stgwbgs@163.com),申請登記參加線上面試;經審核同意的,方可參加線上面試。未按時登記的,視為自動放棄面試資格。考生須提前測試網絡線路,調試視頻連線,調試具體時間和要求將在面試前一天通知考生。同一崗位考生面試的報到時間,線上和線下的要求一致;同一崗位面試順序按先線上,再線下進行。未按本公告要求調試視頻連線或面試中途主動下線的,視為自動放棄面試資格。
3.每位考生面試時間為10分鐘。
4.考生不得攜帶任何通訊工具進入候考室、面試室、候分室,并應服從工作人員的管理,保持考場安靜,不得隨意離開候考室。面試過程中按照試題要求回答問題,不得回答與考試無關的內容。違反面試紀律的,將取消考生的面試資格、面試成績。
六、面試成績公布
面試實行量化評分,滿分100分,最低合格分數為60分。面試成績在本面試時段結束時,向考生公布。
中共汕頭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于面試結束當天依考生成績由高到低順序確定名次(同一崗位面試成績相同的,按主評委給分高低順序確定名次),按各崗位招聘人數從成績合格的考生中等額確定入圍體檢人選,并將面試合格人選、體檢人選在汕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公布。
七、體檢
入圍體檢人選擬定于4月23日上午8:00在中共汕頭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集中。入圍體檢人員由中共汕頭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按規定組織體檢。體檢費用由入圍體檢人選自理。
八、其他
特殊情況或未盡事宜以電話或短信通知為準,請考生于面試開始前保持聯絡暢通,工作人員將通過電話或短信與考生聯系確認。
咨詢電話:0754-88274023。
中共汕頭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2021年4月16日
文章來源:https://www.shantou.gov.cn/stsrlsbj/gkmlpt/content/1/1898/post_1898633.html#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