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贪婪的嘴唇,韩国少妇激三级做爰2023电影,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三级涨奶,妖精漫画在线观看免费漫画下拉式

成都體育學院2013年招生專業簡介
來源:成都體育學院網 閱讀:2569 次 日期:2012-12-21 15:13:28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成都體育學院2013年招生專業簡介”,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學校概況

成都體育學院是西南地區唯一的高等體育學府。其前身系始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體育專科學校,1950年更名為成都體育專科學校,1953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西南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成都體育學院,1961年重慶體育學院并入。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積淀更新,形成了“以體為主,體醫滲透、體文結合,培養‘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的鮮明辦學特色,成為在西南地區享有盛譽,在全國廣有影響的體育院校。

學校目前占地總面積48萬平方米,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區,毗鄰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勝武侯祠。學校環境優雅,基礎設施布局合理,教學科研、訓練場館、實驗儀器設備設施齊全,功能完備。圖書館藏書99萬余冊,并擁有豐富的其它電子資源和自建特色資源。

建校70年來,學校涌現出不少蜚聲體育界的專家、學者。有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國家體育總局高層次學術技術人才、四川省和國家體育總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博士生導師共50余人。學校現有教職工83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600余人,正副高級職稱240余人,國際、國家級裁判和國際、國家級運動健將各100余人。

  學校設有體育系、運動醫學系、運動系、武術系、經濟管理系、新聞系、外語系、藝術系、航空港校區9個本科人才培養單位及研究生部、繼續教育處、附屬中等體育運動學校、附屬競技體育學校。開設有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中醫學、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公共事業管理、經濟學、英語、旅游管理、休閑體育、舞蹈表演、舞蹈學16個本科專業,跨教育學、醫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理學、藝術學等7大學科門類。

學校教學、科研工作成績突出。2010年我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學校現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四川省特色專業和3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已建成國家、省、學校三級本科教學質量與改革工程項目體系,省級以上本科教學改革與質量工程項目數量與本科專業數之比位居省屬高校前列。多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課題;多次承擔國家體育總局、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并獲多項科技成果獎和國家專利發明;多次在全國體育院校教學成果獎評審和國家級、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中獲獎。近年來,學校科研水平穩步提高,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2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4項,省部級項目105項,奧運攻關項目12項。被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為首批“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了90%以上,連續五年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運動競技水平不斷提升,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競技人才和優秀后備人才的任務已取得顯著成績。現已在舉重、藝術體操、武術、田徑、水球等競技項目上形成優勢與特色。近年來,我校在國際國內比賽中獲得金牌256枚、銀牌203枚、銅牌178枚。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我校師生奪得女子帆板金牌1枚,藝術體操、女子曲棍球銀牌3枚,女子劃艇第4名和女子水球第5名的優異成績。我校藝術體操隊被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授予“2008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集體”稱號;2009年獲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男子110米欄、女子水球比賽2枚金牌;2010年獲得亞運會女子水球金牌;2011年獲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藝術體操3枚金牌、女子水球1枚金牌;2012年四川省政府為我校參加倫敦奧運會的運動員、教練員記二等功。

學校編輯出版有《成都體育學院學報》、《體育教育研究》兩種學術刊物。《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四川省學術理論類質量一級期刊、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同時也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

學校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顯著。被四川省委組織部、宣傳部和教育工委評為“四川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學校”;連續八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的稱號;被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授予“中國百個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集體”的稱號。

  學校的國內外交往不斷加強,現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教育部“國培計劃”培訓資質單位、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師資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援外教練員培訓基地。與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德國、奧地利、韓國、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并與20余個國家互派專家、學者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學校常年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現與英國德蒙福特大學、樸茨茅斯大學簽定有校際合作協議,采取“2+2”或“3+1”方式聯合培養學士學位學生。

●院系及專業介紹

體育系

體育教育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專業簡介

體育教育專業是我校開設最早的專業,四川省第一批品牌專業建設項目。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任課教師150余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50人、講師67人。這支隊伍中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體育學科評審組成員、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專家、國際體育研究會 (IASA)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高層次拔尖人才、四川省委首批直接聯系的高層次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全國單項運動協會負責人、國際級和國家級裁判、援外專家等。該專業教師承擔和完成了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9項,其中25項成果獲教育部、四川省、國家體育總局科技進步獎、哲學社會科學獎和教學成果獎,一些應用性科研成果獲國家專利。

體育教育專業與英國樸茨茅斯大學采取“2+2”或“3+1”方式聯合培養學士學位學生。自1979年開始培養碩士學位研究生,目前擁有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學位點。30余年來培養了一批田徑、體操、籃球、足球、排球、游泳、體育基本理論、學校體育理論與方法、全民健身與社會體育等多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他們多數已成為我國體育教學、訓練、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骨干力量。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能較系統地掌握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和規律,能勝任學校體育教育、衛生健康教育、學校體育管理、社會體育指導以及體育科研工作的“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教育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心理學、體育概論、學校體育學、田徑、體操、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術、游泳等。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 能在高校及中小學從事體育教學、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工作,能勝任業余體校教練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相關工作。

咨詢電話(028)85090525

運動醫學系

中醫學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專業簡介

中醫學專業已有50多年歷史,是全國體育院校中唯一的本科醫藥類專業,是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的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四川省本科院校第一批品牌專業。其中中醫骨傷科專業為國內最早建立的中醫骨傷科專業,在國內有較大影響。現有教師7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余人,博士生導師3人,擁有國內知名的運動醫學、中醫骨傷科學專家。

中醫學專業現有運動醫學、中醫骨傷科學等8個教研室和1個專業圖書資料室,1個實驗中心、1所附屬體育醫院、1個運動醫學與健康研究所和1個保健按摩技能培訓中心。中醫骨傷科學和運動生理學學科被列為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學科,運動醫學被列為四川省重點學科。實驗中心配備有現代化的科學研究儀器和設備,為國家體育總局和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附屬體育醫院已成為教學、科研和臨床實習的基地。

近幾年來,該專業完成了70余個科研項目,其中10余項成果獲國家體育總局和四川省科技進步獎。在運動損傷的治療、運動技術的診斷、運動性疲勞、人體機能評定等研究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有一定影響。出版了《中國骨傷科學》、《傷科診療》、《傷科推拿學》、《運動創傷學》、《鄭氏傷科理論與臨床》、《運動骨創傷學》、《運動軟組織損傷學》、《傷科中藥與方劑》等專著30余本。該專業招收臨床醫學和中西醫結合兩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掌握中醫骨傷科學和運動醫學方向的專業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的運動隊隊醫、骨傷科醫師、運動醫學教師和科研人員。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中醫內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推拿學、影像診斷學、西醫診斷學、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康復醫學、創傷急救學等。

主要專業方向課程有:中醫骨傷科學基礎、中醫骨傷學、中醫筋傷學、中醫骨病學、骨科手術學(中醫骨傷科學方向);運動創傷學基礎、運動骨創傷學、運動軟組織損傷學、運動醫務監督、健康與運動營養學(運動醫學方向)等。

學制 五年

授予學位 醫學學士

就業方向 國家和各省市運動隊擔任隨隊醫生及科研教練;各級體育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工作;各級醫院從事骨科、中醫科、理療科、康復科等臨床醫療工作;體育院校或師范院校擔任相關學科教學工作。

咨詢電話(028)85090367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四川省特色專業)

專業簡介

該專業現有教師4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余人,并設有專業圖書資料室和20余個專業實驗室的實驗中心。該專業為四川省高等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其中實驗中心被四川省教育廳確定為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具有運動人體科學的基礎理論、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學校、體育科研機構、運動訓練基地和保健康復等部門,從事運動人體科學方面的教學、科研,以及體育健康促進、國民體質監測和保健康復指導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正常人體及運動解剖學、組織學、人體生理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化、運動生物力學、中醫診斷學、西醫診斷學、運動營養學、體育保健學、運動醫務監督、中醫骨傷科學、運動創傷學概論、運動機能評定與處方、推拿學、運動體適能、康復醫學、中醫養生學等。其中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傷科推拿學、運動解剖學為四川省精品課程。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 體育科研所從事體育科研工作、運動隊保健人員,運動隊科研教練,中小學體育保健和生理衛生學教師,國民體質研究機構、體育保健康復部門從事體育保健康復指導工作。

咨詢電話 (028)85090367

運動康復專業

專業簡介

該專業現有專任教師60余人,教授(主任醫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30余人,擁有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組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力量雄厚的師資隊伍。學院附屬體育醫院、運動醫學與健康研究所、四川省運動醫學重點實驗室為本專業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科研和臨床實習平臺。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傳統及現代康復理論和技能,以運動康復及骨骼肌肉病損康復為特長的,具備良好職業素質與初步臨床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從事臨床康復治療及教育、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質的康復治療專門技術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人體解剖學(含運動解剖學)、人體生理學(含運動生理學)、生物化學(含運動生物化學)、中醫學基礎、西醫學基礎(包括病理學、西醫診斷學、西醫內科學基礎、西醫外科學基礎)、中醫骨傷科學、鄭氏傷科推拿學(包括鄭氏傷科推拿學基礎和鄭氏傷科推拿治療學)、運動康復生物力學、康復機能評定學、運動療法技術學、臨床運動療法學、神經病損康復學、物理治療學、作業療法學、言語治療學、運動針灸學、假肢矯形器學等。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各級醫院的臨床康復科室、殘疾人康復中心、社會康復醫學中心、各級職業運動隊、運動訓練基地、職業運動俱樂部、健康休閑俱樂部、社區、健康與康復科研所、體育與衛生行政部門等機構從事康復醫學治療、康復健身指導、運動醫務監督、衛生保健、醫療監督、科學研究及行政管理的工作。

咨詢電話 (028)85090367

運動系

運動訓練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專業簡介

運動訓練專業創辦于1986年,是全國首批開展運動訓練專業辦學的院校之一。運動訓練教學團隊為四川省省級教學團隊,共有教師 97 名,其中教授 25名,博士 16名。團隊師資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較為合理,其中有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國家體育總局中青年學術和技術骨干等專家20余人。本專業緊密圍繞學校“以體為主,體醫滲透、體文結合,培養‘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特色,不斷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形成“厚基礎,重實踐”的教學理念。

運動訓練專業現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本專業不斷優化運動訓練專業本科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建立了四川省競技體育實驗教學中心和省級高水平競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專業課程體系中《乒乓球》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網球》、《舉重》《田徑》、《籃球》、《足球》、《排球》、《游泳》和《體操》等8門課程為四川省省級精品課程。大量主干課程精品化從制度層面、師資層面確保了高質量的本科教學。本專業教師還主持編寫了包括國家級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在內的各級各類專業教材40余部。通過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手段,本專業取得了多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

運動訓練專業已形成教學、訓練、科研相結合的科學的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運動成績與教學質量有了長足進步。近年來,本專業培養了國際健將7名,運動健將47名,獲得國際、國內各項比賽金牌36枚、銀牌25枚、銅牌20枚。

該專業面向全國實行單獨招生。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能掌握運動訓練科學理論與專門技能,能勝任中高級運動隊、體育俱樂部訓練,并能從事體育教學、競賽組織管理及其它相關領域工作的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運動訓練學、運動競賽學、運動訓練管理學、運動心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實用運動選材學、運動營養與恢復、教育學、學校體育學、科研設計與方法、主修運動項目及副修運動項目理論與技術。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各類體育運動學校、運動隊和普通院校的運動訓練及多種專項教學、訓練指導和管理等工作。

咨詢電話 (028) 85090554

武術系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專業簡介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原武術專業)為全國首批開辦,現有專任教師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余人,國際裁判和國家級裁判10余人。他們中既有在武術界享有名望的中、老年教師,又有近年來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中獲得金牌的一代新秀,形成了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該專業教師在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武術及開展武術科學研究方面頗有成績,近年來已編著出版武術專著20余種,撰寫的論文多篇在國際和國內武術科討會上獲獎。該專業教師參加編寫的全國體育學院武術統編教材,獲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特等獎”。

該專業已培養了200余名研究生,武英級運動員80余人。武術套路、散手代表隊居全國一流水平,多次在國際、國內武術比賽中獲得金牌。

該專業國際交往頻繁,先后接收了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武術愛好者前來進修學習。同時,該專業師生也多次應邀到美國、英國、奧地利、日本、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講學、執教、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承擔裁判工作,為促進國際武術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

該專業面向全國實行單獨招生。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能熟練掌握武術基本理論及專業技能,能從事武術教學、傳統體育養生及民族民間體育教學、訓練和科研工作的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民族傳統體育概論、武術基礎理論、傳統體育養生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心理學、傷科與按摩、鄭氏傷科推拿學、體育概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技術與理論、武術專項理論與技術等。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 畢業學生主要去向為大中專學校、業余體校、公安、部隊、各級體育局及武術院(館)、武術運動隊等。

咨詢電話 (028) 85095603

藝術系

舞蹈學專業(舞蹈、體育舞蹈、健美操)

專業簡介

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硬件配套設施齊全。現有專職教師近3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2人,并聘任了20余名全國知名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為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為學生開設學術講座和進行教學指導、舞蹈編排。近年來,該專業藝術水平不斷提高,多次在全國各類藝術比賽中獲獎。

通過長期教學實踐,該專業在舞蹈、體育舞蹈、流行舞蹈、健美操、啦啦操、藝術體操等方面的實踐和理論上,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探索了體育與藝術有機結合的新路子。此外,學院為該專業提供了優越的教學條件,擁有現代舞蹈教育設施及實習基地。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具備較強的舞蹈表演藝術理論基礎,熟練的掌握多種舞蹈的表演技巧,熟悉舞蹈及健美操、啦啦操的教學和編導,能夠從事舞蹈表演,藝術形象塑造、舞蹈、體育舞蹈及健美操、啦啦操的編導、教學及演出活動組織和管理的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舞蹈形態學、舞蹈解剖學、舞蹈編導、舞蹈寫作、化妝設計、音樂基礎、中外舞蹈思想教程、舞蹈教學法、表演理論、形體訓練、舞蹈技術技巧(含民族民間舞、現代舞、古典舞、體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流行舞蹈)、舞蹈專業英語等。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藝術學學士

就業方向 學生在畢業后主要在文化管理機構、企事業單位、各級各類學校及藝術表演團體從事舞蹈、體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的表演、藝術指導以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等工作。

咨詢電話 (028) 85070628

經濟管理系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專業簡介

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教授、副教授12人,講師20人,具有較高的科研水平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承擔國家級、省市級課題19項,獲省市獎5項。

該專業建有經濟管理綜合實驗室,以及中央地方共建西部高校特色學科實驗室,承擔并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編輯出版多部專著、教材,獲得多項省、部級以上社會科學研究與教學成果獎。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具有現代管理理論知識,掌握其技術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公共事業單位行政部門從事體育行政管理、體育產業開發、體育市場營銷以及體育管理教學與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原理、管理經濟學、公共關系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定量分析、應用統計學、管理信息系統、經濟法、公共財務、公共管理、市場營銷學、體育管理學、體育產業概論、體育經濟學、體育經營管理、電子商務、外國語、國家公務員制度等。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管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 在企事業單位和行政部門從事體育行政管理、體育產業開發、市場營銷以及體育管理教學與研究工作。

咨詢電話 (028)85093749

經濟學專業

專業簡介

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副教授12人,講師19人,構成較強的教學和科研力量,在我國體育經濟學領域具有較大影響。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一級國家體育總局中青年學術和技術骨干。

該專業建有體育產業經濟管理綜合實驗室,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2項,獲省市獎4項,編輯出版多部專著、教材,獲得多項省、部級以上社會科學研究與教學成果獎。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能在經濟、體育、文教等部門從事體育市場經濟分析、體育產業規劃、體育經營管理和從事體育俱樂部經營以及體育經濟學教學與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經濟法、市場營銷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體育經濟學、體育經紀人、體育經營管理、體育產業概論、管理學原理、電子商務、外國語、供應鏈與物流管理、商務談判、商務計劃書編制等。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經濟學學士

就業方向 在經濟、體育、文教等部門從事體育市場經濟分析、體育產業規劃、體育經營管理和從事體育俱樂部經營以及體育經濟學教學與科研工作。

咨詢電話 (028)85093749

旅游管理專業

專業簡介

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有教授、副教授8人,講師18人,具有較高的科研水平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一級國家體育總局中青年學術和技術骨干。

該專業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項,獲省市級獎7項,編輯出版多部專著、教材,獲得多項省、部級以上社會科學研究與教學成果獎。“體育旅游基礎理論”、“體育產業概論“為省級精品課程。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具有旅游管理(體育旅游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旅游企事業單位和旅游景區從事體育旅游分析、預測、導游、體育旅游管理和飯店體育服務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原理、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飯店管理概論、旅游資源學、中國旅游地理、體育經營管理、體育旅游導論、體育產業概論、旅游導游概論、旅游景區管理、體育旅游實踐與技能、外國語、娛樂體育等,其中體育旅游基礎技能課程為四川省精品課程。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管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 在各級旅游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和旅游景區從事體育旅游分析、預測、規劃、導游管理和飯店體育服務工作。

咨詢電話 (028)85093749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四川省特色專業)

專業簡介

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有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其中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2人,全國導游資格考試評委3人。師資隊伍既有較高的理論造詣,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一級國家體育總局中青年學術和技術骨干。

該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6項,獲省市獎14項,并編輯出版多部專著、教材,獲得多項省、部級以上社會科學研究與教學成果獎。建有體育旅游與戶外運動綜合實驗室、體育產業經濟管理綜合實驗室。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具有社會體育與體育旅游基本理論和專門技能,能在體育和旅游領域從事管理與服務工作的“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社會體育概論、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教育學、社會心理學、體育保健學、野外損傷與防治、旅游學、體育旅游導論、旅游管理概論、旅游導游概論、拓展訓練、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極限運動、網球運動、體育游戲、市場營銷學等。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 在體育和旅游領域從事管理與服務工作以及從事戶外運動指導、訓練和培訓工作。

咨詢電話 (028)85093749

新聞系

新聞學專業(四川省特色專業)

專業簡介

我校是國內最早培養體育新聞專門人才的院校之一。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教授、副教授10余人,擁有一支包括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體育總局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務院專家津貼獲得者在內的高素質教學科研隊伍。

教學條件先進,設有包括音頻制作實驗室、視頻制作實驗室、平面設計實驗室、攝影實驗室和演播實驗室在內的實驗中心及專業圖書資料室。《體育新聞學》被列入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選題。該專業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本科第二學位授予權。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具備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熟悉體育運動理論知識,能在新聞媒介、出版和宣傳部門從事記者、編輯、營銷、公關、廣告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現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外國經典文學作品選讀、新聞學概論、大眾傳播學、廣播電視學、新聞法規與新聞職業道德、中國新聞事業史、西方新聞事業概論、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媒介經營管理理論與實務、廣告策劃等專業課程;并設有體育新聞學概論、體育傳播實務、體育新聞采訪與寫作、體育新聞評論、電視體育專題與欄目制作等特色課程。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

就業方向 面向全國各地的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站等媒體、廣告傳播公司、政府部門和企業從事新聞傳播、宣傳廣告以及媒介管理等工作。

咨詢電話 (028)85052348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專業簡介

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現有教授、副教授10余人。教學條件先進,設有包括音頻制作實驗室、視頻制作實驗室、平面設計實驗室、攝影實驗室和演播實驗室在內的實驗中心及專業圖書資料室,能全面滿足電視新聞制作、報紙電腦排版、新聞圖片處理及網絡教學等教學需要。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既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學基本理論和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制作、包裝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又具有體育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知識及相關技能,能在媒體、政府、企業、體育等部門從事電視節目編導、攝像、編輯、制作、播音主持及體育攝影、宣傳、策劃、推廣等方面工作的復合應用型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廣播電視理論、廣播電視史,影視藝術概論、廣播新聞采寫、電視編輯、廣播電視寫作、電視攝像、電視專題制作、演播室直播等專業課程和電視體育新聞采編與制作、電視體育專題與欄目制作、體育新聞學概論、體育傳播實務和體育評論員技能與技巧等特色課程。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藝術學學士

就業方向 面向全國各地的電視臺、網站、影視制作公司,以及各大企業的宣傳部門,從事電視節目編導、攝影、攝像、策劃、推廣及節目主持人等方面的工作。

咨詢電話 (028)85052348

外語系

英語專業

專業簡介

該專業是2002年全國體育院校中設立的首個英語專業,為培養我國體育事業急需的體育外語外事人才而開設,以體育外語外事專業教育為核心。其辦學特色為“立足英語本科教育,發揮體育專業特色,培養重基礎、強技能、懂專業、能實踐的復合型人才”。

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由教授、副教授,講師、外籍教師構成的教師群體,具有較高的科研水平和教學實踐經驗。現有教授、副教授10余人,講師20人,常年聘有外籍教授和國內知名院校客座教授多人,構成了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具有教高的教學實踐經驗和科研水平。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師有在英、美等主要英語國家攻讀高級學位和進修學習的經歷,圓滿完成過各級政府、國內外教學機構和各類體育機構的翻譯業務。

培養目標

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體育專業英語翻譯能力,了解國際體育事務和外事工作知識,能在外事與體育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應用型英語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精讀、聽力、語音、泛讀、高級視聽、語法、口語、基礎寫作、英語翻譯(口譯、筆譯)、第二外語(法語、日語、德語)、語言學、英美文學、詞匯學、高級英語、論文寫作、運動項目英語(籃球、排球、武術、足球、乒乓球、體操等)、外交學導論、國際賽事英語、英語國家概況、商務英語、體育概論、體育運動理論與實踐等。

學制 四年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

就業方向 能在各級政府部門(體育局、體育管理中心等)、外事、外企、體育俱樂部、翻譯機構、出版、新聞、旅游、高級賓館酒店等部門,從事體育賽事翻譯、體育管理、體育經紀人、外貿洽談、文秘、英語編輯、英語記者、涉外公關、涉外導游等工作;也可在各類學校及科研部門等從事教學、管理和科研工作。

咨詢電話 (028)85093984

研究生部

我校1979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4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85年取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2000年獲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成為全國首批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2010年我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研究生部現擁有體育學、臨床醫學、新聞傳播學、中西醫結合四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學、體育產業學、體育倫理、運動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康復醫學與理療學、新聞學、傳播學11個碩士培養專業和1個專業學位。1992年開始先后與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四川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蘇州大學聯合培養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中醫學等專業博士研究生。

學校現有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151人,其中外聘導師22人;碩士生800余人。2013年計劃招收碩士研究生330人。

學校設有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學校優秀獎學金。

咨詢電話:(028)85096075

附屬競技體育學校(附屬中等體育運動學校)

我校附屬競技體育學校(附屬中等體育運動學校)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現代文化基礎知識的體育專門人才的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參加奧運會、亞運會優秀運動員的任務。設有藝術體操、舉重、武術、田徑、水球等項目。現已形成教學、訓練、科研相結合的科學的運動員培養體系,以敢于創新、科學訓練、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為指導思想,運動成績與教學質量有了長足進步。

2005年以來我校運動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金牌211枚、銀牌207枚、銅牌185枚。武術散打獲得6次世界冠軍;2005年獲得世界舉重錦標賽1枚金牌、2枚銀牌;在2008年奧運會上,獲得藝術體操集體全能銀牌、女子水球第五名;在2012年奧運會上獲得女子水球第五名。我校藝術體操隊被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授予“2008北京奧運會突出貢獻集體”稱號。競技體校被四川省授予“2008年北京奧運會重大貢獻獎”;2009年獲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男子110米欄、女子水球比賽2枚金牌;2010年獲得亞運會女子水球金牌;2011年獲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藝術體操3枚金牌、女子水球1枚金牌。2012年四川省政府為我校參加倫敦奧運會的運動員、教練員記二等功。

附屬競技體育學校(附屬中等體育運動學校)采用常年招生的方式面向全國招收具有運動天賦的適齡學生,形成了合理的“亦讀亦訓、科學訓練”辦學模式。

咨詢電話:(028)85095505

●報考須知

一、全國統一招生

我校實行全國統一招生的專業有: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舞蹈學專業、中醫學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康復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旅游管理專業、經濟學專業、新聞學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英語專業。

招生對象:1.符合普通高校招生報名條件的考生;2.中醫學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康復專業只招收理科考生。新聞學專業、英語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經濟學專業、旅游管理專業、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舞蹈學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文理兼收。

招生要求:1.報考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舞蹈學專業、中醫學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康復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旅游管理專業、經濟學專業、新聞學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英語專業的考生須參加全國統一招生文化考試;2.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必須參加各省級招辦組織的專業統考;3.舞蹈學專業四川省考生只需參加省級招辦組織的專業統考。其他省市考生必須參加我校組織的專業校考,如考生所在省級招辦組織藝術類相應專業統考,考生也必須參加且獲得專業合格證書。

二、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單獨招生

我校運動訓練專業和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實行單獨招生。

招生對象:符合普通高校招生報名條件,運動成績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或二級武士以上水平者。

運動訓練專業招收項目有:田徑、游泳、籃球、排球、足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跆拳道、舉重、體操、藝術體操。橄欖球、棒球、射箭、花樣游泳僅限一級以上運動員報考。其它項目的一級以上運動員報考,只能在我校所招收的項目中選擇一項作為考試項目。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收項目有:武術套路、散打。

報名辦法:1.考生必須參加本省組織的相對應的高考報名并獲取高考報名號。2.考生在2013年3月1日至4月1日登錄我校網站(網址:http://www.cdsu.edu.cn)(免試考生報名時間為2013年3月1日至3月10日),點擊“招生信息”、“網上報名”,按照提示進行網上報名并獲取網報號;3.網上報名成功者,將打印的《2013年成都體育學院單獨招生網上報名基礎信息確認表》、身份證復印件、戶籍證明(戶口復印件)、運動員等級證書原件、成績證明(考生必須提供與等級證書相關的成績冊、秩序冊原件或復印件加蓋發證單位公章)、總局官方網站(http://www.sport.gov.cn)運動等級查詢系統打印運動員詳細信息表(無信息表必須填寫《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專業考生資格審查表》(此表格在我校網站招生主頁下載))于2013年4月1日前以特快專遞方式一并郵寄我校招生工作處(以郵戳為準);(注:所有報名材料統一使用A4紙,然后將報考登記表及各種復印件按以上順序裝訂好,連同等級證書原件、成績證明原件一起交于我處。)4.由我校按規定審查報名材料,合格考生名單將于2013年4月20日左右在網上公布。5.免試考生于2013年3月10日前將免試材料直接送到我校招生工作處(所需免試材料及報名注意事項詳見我校招生主頁“免試學生入學須知”)。6.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請于2013年5月4日至6日持本人身份證及《2013年成都體育學院單獨招生網上報名基礎信息確認表》到我校現場數碼照片采集。7.已采集照片的考生于2013年5月4日至7日到我校附屬體育醫院參加體檢。8.2013年5月8日在我校球類館報到領取《準考證》并繳納報名費、考試費330元。

考試科目與內容:政治、語文、數學、英語和運動技術專項。政治、語文、數學、英語按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中學教學大綱》命題。

考試時間、地點:2013年5月9日至12日,在成都體育學院內。

考生報到具體事宜我校將在公布考生名單時一并在網上公布。

通訊地址:成都體育學院招生工作處(成都市武侯區體院路2號,郵編:610041)。

三、藝術類舞蹈學專業招生

我校藝術類舞蹈學專業校考設項有:舞蹈、體育舞蹈、健美操(三項選其一)

招生對象:符合普通高校招生報名條件的四川、河北、江蘇、山東、山西、湖北、湖南、安徽、海南、貴州、云南、河南、新疆、重慶、陜西考生。

報考要求:1.考生必須參加本省組織的相對應的高考報名并獲取高考報名號。2.四川考生報考我校舞蹈學專業只須參加四川省統一組織的藝術類舞蹈學專業統考。3.河北、江蘇、山東、山西、湖北、湖南、安徽、海南、貴州、云南、河南、新疆、重慶、陜西考生報考我校舞蹈學專業必須參加我校單獨組織的專業校考。如所在省級招辦組織藝術類相應專業統考,考生也必須參加且獲得專業合格證書。如所在省級招辦不進行藝術類統考,則直接參加我校組織的專業校考。4.考生文化課考試在戶口所在地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報名辦法:1.我校藝術類校考采取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2.2013年1月10日-2013年2月25日登錄我校藝術類專業網上報名系統進行網報(http://zhaoban.cdsu.edu.cn);3.2月28日到我校現場報名確認。需攜帶的材料有:由省級招辦開具的帶本人考生號相關材料復印件一份、身份證復印件、戶籍證明(戶口復印件)、本人近期一寸同版免冠照片三張。如所在省級招辦進行藝術類相應專業統考的考生還需提供專業考試合格證書或成績單復印件。4.以上報名材料及報名考試費的收取在參加我校專業校考現場報名確認時(2月28日)辦理,其中報名考試費200元。

專業考試時間:2013年3月1日

考試地點:成都體育學院校內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成都體育學院2013年招生專業簡介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為準!

2026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云南網警備案專用圖標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
云南網警報警專用圖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迁安市| 高邮市| 鹤壁市| 宜君县| 金寨县| 陆河县| 务川| 密山市| 新泰市| 丹江口市| 通江县| 文山县| 庄浪县| 连南| 内丘县| 理塘县| 新兴县| 邵阳县| 宁津县| 安乡县| 溧水县| 通榆县| 克山县| 兴城市| 科技| 比如县| 凌云县| 沽源县| 永年县| 日喀则市| 蓬溪县| 泗水县| 扶风县| 伊春市| 普宁市| 武宁县| 密云县| 色达县| 读书|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