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簡稱“2011計劃”),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武漢大學牽頭,凝聚國內外農業高效用水方面的科技資源和力量,聯合組建“農業高效用水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按照中心建設進度安排,中心根據國際通行方式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方向首席科學家。
一、基本條件
1.具有博士學位,身體健康,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原則上聘任期間需全職到崗工作。
2.在國內高校、科研單位任正高職務;海外知名大學任助理教授及以上或相當職務。
3.在相關學科領域做出創新性研究成果和重要貢獻,學術造詣高,在國際上具有較大的學術影響。
二、招聘崗位
中心下設四個平臺,分別為基礎理論與共性技術平臺、灌溉農業高效用水平臺、旱作農業高效用水平臺和季節性缺水區農業高效用水平臺,各平臺分設若干個研究方向。中心設置方向首席科學家崗位32個,每個方向首席科學家崗位下設4-6個崗位科學家和若干研究助理。中心招聘崗位及研究方向設置詳見下表:
農業高效用水協同創新中心方向首席科學家崗位設置表
1、基礎理論與共性技術平臺(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研究方向:1-1作物抗旱節水生理生態機制與調控
1-2農田水分養分遷移轉化及調控
1-3灌溉水力學與灌溉產品設計
1-4灌溉新材料與先進制造技術
1-5智能控制精準灌溉技術與裝備
1-6農業用水信息技術
1-7農業用水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與應對
1-8農業水政策與水管理
2、灌溉農業高效用水平臺(依托中國農業大學)
研究方向:2-1灌區水轉化及其伴生過程與模擬
2-2田間節水灌溉技術與設備
2-3農田水效率多因素協同提升
2-4設施農業高效用水
2-5灌區多水源聯合調配與利用
2-6灌溉輸配水工程技術與裝備
2-7灌區節水的生態影響與效率評估
2-8灌區面源污染控制與水環境保護
2-9灌區鹽漬化演化與調控
2-10灌溉農業高效用水的區域發展模式
3、旱作農業高效用水平臺(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研究方向:3-1抗旱種質資源評價與品種培育
3-2雨水資源化利用
3-3旱地作物節水栽培
3-4旱地保護性耕作
3-5抗旱節水制劑
3-6旱作農業高效用水的區域發展模式
4、季節性缺水區農業高效用水平臺(依托武漢大學)
研究方向:4-1季節性干旱致災機理及預警
4-2應對季節性干旱的作物管理
4-3控制排水與排水再利用
4-4蓄水工程建設與安全控制
4-5泵站高效穩定運行與控制技術
4-6蓄引提灌溉系統聯合運用與調度
4-7季節性缺水區水資源演化及綜合利用
4-8季節性缺水區農業高效用水的區域發展模式
三、待遇和支撐條件
1.所有崗位實行年薪制,方向首席科學家年薪60-80萬元,崗位科學家年薪40-60萬元,研究助理年薪20-40萬元。
2.平臺提供實驗室,常用研究設施和儀器設備。
3.國外應聘人員由平臺依托單位引進后聘用,國內應聘人員人事關系不變、研究成果歸屬不變。
4.其他待遇參照國家人事政策。
四、應聘材料
1.應聘人員簡表(樣表見附表1)
2.中、英文個人簡歷各一份;
3.近五年承擔科研項目、發表論文、獲獎成果清單和未來研究計劃;
4.承擔科研項目、科技成果獲獎、發明專利授權等證明復印件;5篇重要創新性論文的全文;重要專著封面、版權頁和目錄;
5.擔任國際學術會議主席、特邀報告的邀請信、通知等復印件;
6.現在任職證明和所在單位同意應聘證明;
7.三名同行專家推薦信。
本次應聘以自發布之日起兩個月時間為期。以上材料均需提供電子文檔或掃描件,并發至中心電子郵箱。
五、聯系方式
“農業高效用水協同創新中心”辦公室
聯系人:吳磊王國輝
電話:029-87082852 (O)15829252152
郵箱:shuijianwl@gmail.com
郵編:712100
地址:陜西省楊凌示范區邰城路3號
農業高效用水協同創新中心
2013年1月10日
附件下載易賢網溫馨提示:
《農業高效用水協同創新中心應聘人員簡表》來源于武漢大學網,最近更新2013年1月31日。
易賢網下載后為“.zip”的壓縮文件,解壓后得到“.doc”格式的文件,文件使用MS-Office辦公軟件word制作,請確保您使用的電腦已安裝此類軟件,否則打開的文件將是亂碼。
更多信息請查看湖北省事業單位招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