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微型課
微型課是一節完整課的教學過程的濃縮,但沒有學生的參與,常態課的基本環節,如導入、講授、總結、板書、練習、作業等要素,在組織者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一般都應該具備。
微型課時間較短,執教者須突出重點,精選教學環節和精煉教學語言,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一般一節微型課用時約為一節課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
二、微型課與說課的區別
上微型課和說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切忌把上微型課與說課等同起來。
微型課的本質是課,具有常態課的基本屬性,所不同的只是時間較短,沒有學生的真正參與,只是面對評委授課。而說課重點在“說”,在于介紹自己的教學設想,是在告訴大家準備怎么上,為什么這么上,如說目標、說教法,說教程……是在“紙上談兵”。說課,就像設計師介紹自己的圖紙,而上微型課就好比設計師親自施工。上微型課的具體過程和常規課堂教學一樣,老師在講臺上把預設的教學過程進行展示,包括問題的提出、課堂活動的安排、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等過程都要呈現。由于沒有學生,老師的這些設計都是在提出問題或安排后,假設學生已經完成的情況下,繼續展示下一個教學環節。學生答疑或活動的時間在微型課中可以大大節省下來。
三、上好微型課的基本要求
1.切入課題要迅速
由于微型課教學時間短,切入課題必須迅速。不能在導入環節上“繞圈子”,要力求做到新穎獨到、引人注目,可以設置一個題目或問題引入課題;可以從以前的基本內容引入課題;可以從生活現象、實際問題引入課題;也可以開門見山進入課題。
2.講授線索要清晰
在微型課的講授中,要盡可能地只有一條線索。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重點內容,著重進行主干知識的講解與剖析,或精要講授,或巧妙啟發,或積極引導,力爭在有限時間內圓滿完成課題所規定的教學任務。
3.教師語言要得體
在微型課中,學生活動被省略之后,教師的講解水平倍受評委的關注。教師語言在要求生動、富有感染力的同時,更應做到準確,邏輯性強,簡單明了。
4.課堂板書要簡約
微型課也要講究板書,板書內容要精心設計,文字量要恰到好處,板書太多,既費時,又顯累贅,板書太少,雖省了時,但會造成表意不清。板書要做到精煉、完整、美觀,要能看出整個課堂教學的基本內容和教學程序,能給聽課者一個完整、直觀的印象。
5.課后小結要快捷
在微型課的結尾,一定要對一節課的教學進行提綱挈領的歸納和總結,使微型課的課堂結構趨于完整。
四、上好微型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處理好“有”與“無”的關系
在上微型課時,雖沒有學生,但執教者心中不能沒有學生。微型課的具體教學過程和常規教學是一樣的,也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示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在教學流程中,教師該提問的提問,該布置的布置,該指導的指導,該點撥的點撥,該評價的評價。這些“過程”要呈現,只是學生沒有在實際操作,執教者須假定學生已經完成、估計學生完成的程度和結果。要做到估計“恰當”、點撥評價“到位”,執教者須在備課時研究學生,或設想教材所對應的學生群體的狀況,做到“場上無學生,心中有學生”。
2.處理好“多”與“少”的關系
微型課時間有限,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恰到好處,既不能只講主要問題,也不能不分主次全面開花。內容過多,未免龐雜,內容過少,未免空洞。“龐雜”則顯重點不突出,“空洞”則顯內涵不豐厚。教學的結構要完整,講授的線索要清晰,要突出重點內容,顯露教學內容主干。
更多信息請查看江蘇省教師招聘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