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我國高等教育史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是文科最重要的專業之一,在培養從事文學寫作、機關文秘、文化宣傳和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質人才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因就業面寬,漢語言文學專業還被譽為“萬金油”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在高校、文化科研機構從事漢語言文學科研教學、文學評論的專門人才以及各種企事業單位中與語言文字工作相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對文史哲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對專業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和實際應用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強。
名師薈萃 師資雄厚——新老教師星火相傳相得益彰
黃秉生教授,碩士生導師,原為廣西民族學院文學院院長,現為我院對外漢語、漢語言文學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文藝學、美學、生態批評與民族文藝研究等。
王爾勃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美學會、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員,普通話國家級測試員。曾擔任廣西民族學院中文系副主任、中文學院副院長等職,主持過多項校級區級立項科研課題,現為我院漢語文學專業、新聞專業任課教授。
莫恒全教授,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公文寫作教學與研究工作,兼任中國應用寫作研究會常務理事、廣西寫作學會常務理事,2012年引進為我院課程責任教授。
海柳文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古代漢語負責人,首屆廣西民族大學教學十佳教師,廣西語言學會副會長,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曾獲第六屆、第九屆、第十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較早地把配價語法理論運用到漢語史專書研究,在漢語史專書字頻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特色鮮明 目標明確——面向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
專業特色
本專業將致力于培養“外語+寫作”的復合型人才,把“培養復合型的企事業單位、外資、獨資、合資企業涉外文員”打造成專業建設的特色
特色目標,突出中外語言、文學、文化的比較教學,在重視學生的漢語言文學應用能力的培養同時,重視學生商貿外語(英語、泰語、越南語、日本語等)口頭表達能力、應用寫作能力、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雙語應用能力的同時,又開拓了廣闊的國際化的視野。
特色做法
(1)實行“雙軌”培養制:與東盟各國大學開展深度合作,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安排學生在大二、大三的暑假兩個月8周,或第八學期兩個月8周到東盟國家合作大學實習,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
(2)推進專業教學與外語教學的深度融合:積極實現從單一的專業教學轉向“專業+外語”的復合對接,突出外語教學,加大英語課時量,高達400-500節,并且四年不斷線;同時,還要求學生學習第二門外語(東盟小語種),
(3)進行東盟十國文化普及教育:培養熟悉東盟國家經濟、文化、教育、法律等知識,具備市場分析能力的國際化人才。主要支撐課程為《東盟十國概況》、《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政策導讀》、《泰國語基礎》、《越南語基礎》、《柬埔寨語基礎》、《緬甸語基礎》等。
4.主干課程科學配置——課程兼顧理論與實踐
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基礎寫作、古代文論、西方文論等。
5.硬件完備 設施先進——專業實踐基地
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可利用的實踐基地主要有:語音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多功能口語實驗室、外語自主學習中心、中國文化體驗中心、同聲翻譯實驗室、秘書實務實驗模擬室等校內實習實驗基地及廣西人民廣播電臺、交通銀行金融服務中心(南寧)、南寧市東方外國語學校等校外實驗基地。
6.就業前景:學生畢業后能從事高等院校或研究部門的漢語言文學教學、科研工作,可到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從事行政管理、高級秘書等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