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新聞傳播理論知識與廣播電視專業技能和較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與法規,素質高、能力強并富有創新精神,能在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及其他新聞、宣傳部門,從事編輯、采訪、節目主持與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創新型新聞傳播學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具有涉及面廣、實踐能力要求高的特點。因此,要求學生能較系統掌握廣播電視新聞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編輯、編導、播音、節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道德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并具備從事社會活動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1.系統掌握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傳播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新聞采訪、寫作、編導、攝錄、制作、廣告傳播管理等業務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新聞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新聞工作現狀與發展趨勢,了解外國新聞工作發展動態,具有計算機應用和網絡應用能力;
2.了解本專業及相關專業各學科學術發展的歷史,掌握資料收集、查詢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備從事新聞傳播學專業研究的能力;
3.重視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同時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素養。具有正確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
4.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傳播技術,了解科技與社會創新的基本知識、原理與方法,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
三、專業主干課程及主要教學實踐環節
專業主干課程: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概論、廣告學概論、傳播學概論、數字傳播概論、電視新聞學、廣播新聞、廣播電視采訪、新聞寫作、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廣播電視新聞評論、中外新聞事業史、 攝影技術基礎、新聞攝影、廣播電視技術基礎、廣播節目制作與編輯、電視攝像、電視節目制作與編輯、電視策劃與編導、新聞法規與政策、 視聽媒介批評、網絡新聞、 廣告創意與制作、 電視短劇創作、電視專題片創作、 廣告片制作
主要教學實踐環節:在第三學期開展為期一周的“多門課程、多種能力、融合指導”的校外專業見習/考察活動;校內軍事訓練;大學生社會實踐、社會調查、青年志愿者者活動、文化三下鄉活動及其它實踐活動;校外專業實習; 畢業論文創作。
四、辦學條件
文傳學院從事新聞傳播類專業教學的專任教師現有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6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11人;有江西省教學名師、江西省百千萬人才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師3人。另外,我們還長期聘請校內相關專業的老師以及上饒日報社、上饒晚報社、上饒電視臺、上饒廣播電臺、上饒市文化局等媒體單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我院相關專業課程的老師。
本專業建有語音室、數字電視演播室、攝影棚、非編教室等教學設施,擁有供學生學習、實踐用的單反相機、DV機、高清數碼攝像機等設備,教學、實驗設備總價值約300萬元。
五、辦學歷史
開辦時間:2005年
畢業生屆數及人數:現已有5屆共168名畢業生
在校生屆數及人數:3屆共102人
六、辦學成效
本專業在注重基礎理論及知識技能培養的基礎上,加大實踐性和應用性內容的比例,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應用能力,注重職業技能的培養,以其鮮明的實踐特點,使得廣大學生學有所獲,在全國、省級廣告大賽、攝影大賽等專業技能競賽中,集體或個人都屢有斬獲。
本專業結合就業形勢和產業結構人才需求,將專業能力培養與職業從業能力培養相結合,針對廣播電視媒體采訪、編輯人才的培養目標,同時注重平面媒體、網絡媒體采編、制作等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強了專業應用能力與就業競爭能力,畢業生去向多為媒體單位以及公務員、教師、企事業單位,歷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達88%以上,每年均有一定的學生升研到985、211等名牌或重點大學深造。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