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電力技術經濟方向)
本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北京市特色專業,專業方向為電力技術經濟方向。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具備工商管理基本理論和技術經方向專業知識,同時了解電力規劃、建設、生產、運行的基本知識,掌握技術經濟與評價理論、預測方法、電力市場及電價理論、電力造價理論、發電競價方法、電力規劃等方面理論知識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人才。
本專業主要學習管理學、企業管理概論、戰略管理、風險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經濟學、運籌學、電力負荷預測、電力規劃、電價學、電力市場概論、電力造價等專業課程。
本專業的就業去向主要有各級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的規劃、計劃、營銷、交易等部門,或從事電力建設工程的技術經濟評價、造價管理等工作。
本專業自2011年起成為本校“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全部學生納入卓越計劃培養。自2012年起與中國電力聯合會合作開展本科生“雙證教育”試點,在本科階段開展電力造價員執業資格培訓,通過考試可獲得相應的執業資格認證證書。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北京市特色專業,所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北京市和河北省重點學科,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并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本專業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講師2人。本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和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本專業屬管理學與工程學的交叉學科,培養學生掌握管理學、經濟學、電力工程和土木工程基礎,能應用管理理論和方法從事工程建設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專門人才。符合學位授予要求,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專業課程有:電力工程、動力工程、電力規劃、電力生產技術、水利水電工程概論、運籌學、統計學、測量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房屋建筑學、建筑制圖、施工技術、建筑材料、建筑結構、鋼結構、建筑環境學、管理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工程經濟學、施工組織、工程建設合同管理、工程質量管理、工程估價、電力工程概預算實務、電力工程造價概論、電力工程造價實操案例分析、項目融資學、房地產開發、建設法規、項目管理軟件應用等。
電力行業和其它行業對本專業畢業生需求旺盛,多年來畢業生擇業面廣、就業率高,可在電網、發電及其它行業的工程項目投資、建設、規劃、設計、咨詢、監理、施工單位及銀行、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等寬廣的領域內從事電力和其它行業的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經過實踐,有能力取得項目管理師、建造師、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咨詢工程師等執業資格。在校期間修完相關課程考試合格后可獲得造價員證書。
電子商務
本專業學制四年,學生畢業符合學業授予要求的可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管理理論和計算機基礎知識,有較強的計算機和網絡應用能力、具備較強的電子商務分析、設計以及網站運營管理能力的復合型電子商務高級管理人才。
本專業主要學習:電子商務、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物流與配送、電子商務安全與支付、電子商務系統分析與設計、網站建設與管理、JAVA語言程序設計基礎、Web編程、電子商務應用軟件技術和商務智能應用等課程。
通過系統的學習,畢業生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各行業電子商務及網絡營銷方案的策劃、設計及實施等活動;能在電力系統、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科研院所和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從事電子商務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實施、維護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工作。
國際經濟與貿易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包括國際商務、國際市場營銷以及國際能源貿易等方向;學生根據學校、學院的有關規定完成學業,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具備較高外語水平,掌握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結算等基本技能,同時擁有一定的理工知識背景,如熟悉機械產品、電力設備等相關知識的國際化、復合型專門人才。同時,本專業還通過模擬實驗平臺及多種形式的實習安排,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本專業主要學習的課程有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雙語)、國際經濟合作、國際商法、國際結算、國際金融、國際市場營銷、外貿英語函電、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等課程。
本專業畢業生具有較高的外語聽、說、讀、寫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深入了解國際經濟的發展趨勢及國際市場運行規則;熟悉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方針、政策,并能熟練掌握相應的工作技能;了解電力經濟發展的現狀、特點和規律。本專業畢業生能在外經、外貿及有涉外經營業務的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外經貿的經營、管理、教學及研究工作。
金融學
金融學專業包括貨幣金融、金融市場、金融工程、風險管理以及能源金融等方向;學生根據學校、學院的有關規定完成學業,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經濟學基礎、熟悉金融理論知識,掌握有關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以及公司金融的具體操作規程,擁有一定金融專業技能,了解金融市場最新動態及各種融資方式,同時具備電力行業知識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學習的主要課程有:貨幣銀行學(雙語)、金融市場學、公司金融學、商業銀行學、國際金融學、投資銀行學、保險學、金融風險與管理、基金管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等課程。
本專業畢業生能夠在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從事與電力行業相關的投融資分析、操作及研究開發等方面的工作,也能夠在各行業的投融資部門擔當公司財務管理、投融資分析以及新型金融產品開發等工作,并具備繼續深造的扎實基礎。
經濟學
經濟學專業側重于能源電力經濟的研究,具有較強的能源電力特色;學生根據學校、學院的有關規定完成學業,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素養和分析問題能力,系統掌握能源、電力等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熟悉能源市場和能源政策的基本情況,具備較強的能源產業經濟分析、預測、管理和優化的實際能力,并能夠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和能力解決能源產業和能源企業管理中的相關問題的能源經濟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主要學習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能源經濟學、能源產業管理、能源價格理論與實務、管制經濟學、電力產業績效分析、新能源概論、電力市場概論、技術經濟學等課程。
本專業學生的職業目標是能夠在電力企業及其他大中型能源企業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和政策研究部門、各級政府的能源管理部門、各級銀行和金融機構從事能源經濟分析、預測和管理等相關工作,也能夠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能源經濟相關領域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
我校是全國較早開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大學之一,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完善的教學計劃。本專業畢業生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管理方法,能夠從事企業崗位管理、人員招聘、職工培訓、績效管理、薪資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社會保險管理等崗位工作的技術型、有良好發展能力的專業人力資源管理人才,以及掌握管理理念文化、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的職業經理人。
本專業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崗位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社會保障學、勞動經濟學、勞動關系與勞動合同管理、人員測評與招聘、人員培訓與開發、經濟學、財務會計等。本專業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方案設計等操作技能,同時培養訓練學生的人際交流溝通能力。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實踐中,我們注意規范理論教學,為學生進一步深造奠定基礎;也注意加強能力培養,提高學生在大學生就業市場的競爭力。2008年以來,我們更加重視并著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本專業目前在校本科生4個班,共計120人,1997年以來畢業本科學生17個班510人,畢業生市場需求比較旺盛。
市場營銷
本專業與其他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特點不同,定位在“立足一般市場營銷,兼顧電力市場營銷”,在完整的市場營銷課程體系基礎上,考慮了電力特色。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立足于培養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不僅掌握扎實的經濟學、管理學等基礎理論,而且掌握電力市場理論和市場營銷的專業知識、方法和技能,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及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能夠在電力企業及其他企業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主要學習市場營銷學、市場分析、市場理論與應用、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消費者行為學、服務市場營銷、國際市場營銷學、營銷策劃、電力市場概論、電力生產技術概論、電價學、電力負荷預測、電力企業市場營銷、營銷模擬決策、營銷預警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經濟談判等及相關操作性訓練課程。
本專業學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有發電企業、各級電力公司(供電局)等電力企業,可從事營銷管理、客服、計劃等工作。也可在非電力企業從事營銷管理、市場調研與開發、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商務談判、產品銷售等工作。
物流管理
本專業與其他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特點不同,根據電力系統對物流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考慮電力企業物流的特殊性,定位在立足企業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管理,突出電力特色。符合學業授予要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管理學、經濟學基礎、物流管理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計算機基礎技能,熟練運用現代物流技術手段,具備物流管理、規劃、設計等較強實務運作能力,能在物流企業、電力企業及其他企業從事供應鏈物流系統優化、物流業務運作及物流管理工作的高級管理人才。
本專業主要學習物流管理、運籌學、供應鏈管理、電工產品學、電力物資采購與招投標管理、庫存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系統、國際物流學、物流成本管理、電力企業物流管理實務、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技術與設備、物流信息系統等及相關操作性訓練課程。
本專業學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有物流企業、電力企業、工商企業、配送中心、港口、貨物集散中心和物流基地(園區)、物流管理咨詢公司及相關行政、事業單位等,可從事采購、倉儲、包裝、配送、運輸、規劃等物流業務運作管理、供應鏈管理以及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等工作。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本專業學制四年,學生畢業符合學業授予要求的可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知識,有較強的計算機和網絡應用能力、有較強的信息系統分析和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本專業主要學習:管理信息系統、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決策支持系統與專家系統、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C語言程序設計、MIS軟件開發、電子商務、Web編程、網站建設與網頁制作和多媒體技術應用等課程。
通過系統的學習,畢業生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單位領導分析所處環境、確定信息管理目標,并對現有信息系統進行改進,進而提出新的系統解決方案以實施輔助決策的能力;能在電力系統、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科研院所和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從事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實施、維護和評價等方面的工作。
工程造價
本專業是建立在工程經濟、工程技術、法律法規三個平臺上的一門復合型學科。培養具備工程技術、管理學和經濟學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并了解相關經濟建設法律法規的復合型、應用型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結合我校辦學特色,在掌握一般工程造價管理的基礎上,突出對電力建設項目的造價管理是本專業的特點。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從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實用型管理人才。通過四年培養,使學生掌握工程造價和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且掌握針對電力建設項目和電力企業管理的相關知識,具有工程造價管理、工程招標投標、合同管理、建設項目可行性及投資效益評估、建設項目投資估算、概算和預算、工程成本核算、投資控制和工程財務管理等能力。主要課程:工程制圖、工程施工技術、工程經濟學、工程技術及預算、工程項目投資管理、工程計量學、工程造價學、工程定額管理、電力企業管理、電力企業成本核算與分析、電力統計、電網運營與電力市場管理、會計學、管理學基礎、財務管理、建筑結構、建筑制圖、建筑設備、建筑材料等。
就業方向:畢業后可到政府機關、電力公司、電力設計單位、電力建設單位、國有大中型、三資、股份制及各類建筑施工企業、各類招投標代理機構、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工程建設監理單位等咨詢中介機構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工作。
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史類)
勞動與社會保障是新興專業,我校從2000年開始本專業招生,是中國較早設立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高校之一。本專業畢業生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管理操作技能的復合型管理人才。畢業生可以在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部門從事政策研究和專業技術工作;可以在企事業單位從事勞動管理、社會保險、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崗位管理工作。
本專業學習的主要內容有:社會保障理論、社會保險、社保基金管理、勞動政策、就業失業問題、勞動關系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社會政策與社會管理等,涉及經濟學、管理學和社會學等多種學科。專業培養方案歷經四次修改,積累了豐富的專業人才培養經驗。
為實現專業培養目標,體現特色,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實踐中,我們注意規范理論教學,為學生進一步深造奠定基礎,同時拓展專業內容,增強學生在大學生就業市場的適應能力。2008年以來,我們更加重視并著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本專業目前在校本科生4個班,計120人。從2000年開始,已經畢業本科學生9個班270人。
會計學(文史類)
本專業面向電力行業、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培養會計專門人才。符合學位授予要求,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通過系統性的理論培養和仿真實驗訓練,學生將掌握管理、經濟、財稅、審計和會計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會計、審計相關領域理論與相關政策,具有較強實踐操作能力,有能力參加并通過注冊會計師考試,具備獨立從事企業會計、審計等實務工作的技能。
本專業主要學習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和大量的實驗等實踐環節教學,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專業課程包括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經濟法、稅法、高級會計學、管理會計(英)、成本會計等課程,構建會計、審計實務工作所需要的知識體系。
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主要包括:1.電力企業、國有大中型企業及其它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部門;2.大型會計師事務所;3.出國深造;4.考取研究生。主要就業單位有電網企業、發電企業、電力建設單位、國有大中型企業、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咨詢公司、政府部門等。
財務管理(文史類)
財務管理專業屬于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中企業管理下屬的二級學科專業,是1998年教育部專業目錄中新增的重點發展專業學科之一,本科學制4年,符合學業授予要求,可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財務管理專業培養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金融、會計、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備會計核算能力、會計信息系統軟件應用能力、資金籌集能力、財務可行性評價能力、財務報表分析能力、財務預算與成本管理能力以及稅務籌劃能力,具備突出的財富管理的金融專業技能,能為公司和個人財務決策提供專業方案,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理財管理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在學習經濟學、管理學、數學等理論基礎上,全面系統地學習會計學、財務管理、金融學等專業知識,掌握扎實的會計和財務專業理論方法和實踐技能。主要課程包括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財務會計學、初級財務管理、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證券投資與期貨、高級財務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財務分析、公司財務案例分析、國際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審計學、項目評估、稅法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會計計算機模擬、證券投資模擬、財務管理模擬以及教學實習等。
學生畢業后具備從事財務戰略、風險管理、資本運營、財務分析、籌資管理、投資管理、企業運營管理等專業工作能力,并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及計算機應用水平,成為具有創新型、應用型的公司財務專業人士。
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目標是高級會計和財務管理方面的專門人才。專業社會需求量大、就業面廣。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會計、財務、金融、財政和公司管理等相關崗位的工作。畢業生不僅大量在電力系統企事業單位就業,也分布在其他各行各業企事業單位工作,例如銀行、跨國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公司、財務公司、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國家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學生具備系統的專業技能和學術研究能力,也可在國內和國際繼續研究深造。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