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工程學院前身是清華大學化工系,1953年并入北京石油學院,更名為煉制系,2003年9月,成立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2010年4月學校進行院系調整組建化學工程學院。學院是以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煤制油與化工、新能源化工、化工過程機械和環境工程為特色的專業學院。
經過近60年的建設,學院現有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工業催化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多相分離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科化學教學基地,北京市化學與化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煉油化工與自動化仿真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重點學科:化學工藝;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業催化;1個博士后流動站: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7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化學工藝、化學工程、工業催化、生物化工、環境化工、化工過程機械、化工裝備與控制工程;4個本科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環境工程、能源化學工程,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學校首個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擁有創新計劃培養班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驗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擁有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驗班。
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教學研究基礎,現有教師108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30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4人,學校教學名師3人,學校品牌課教師3人,青年教學骨干教師2人,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973首席科學家2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1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6人,學校青年拔尖人才10人;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門北京市精品課程;2000年以來,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多項。
近60年來,學院為我國石油石化工業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了一萬五千余名畢業生,其中有以吳儀為代表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以沙國河、汪燮卿、何國鐘等院士為代表的學術精英。學院現有博士后3人、博士生145人、碩士生787人、本科生1085人。在教育部和學校的支持下,學院每年約有20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出國留學。
學院擁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實驗室和實驗中心,校級仿真實踐教學基地、中試研究基地,并與燕山石化、華北石化、石家莊煉油廠等建有穩固的實習基地,其中燕山石化實習基地是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北京市首批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為學生的科技創新、學科競賽和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