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專業(國家經濟學基地人才培養“基地班”)
經濟學專業作為國家經濟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級特色專業,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經濟工作能力,培養理論功底扎實、適應性強的開放型、創新型、綜合型經濟理論和經濟管理人才。實行以學生導師制、課外理論教學輔導基地、學生科研競賽、學生科研項目資助、學生假期學術旅行、學生社會實踐、本碩博連讀選拔(60%以上的升研率)、基地學術講座等為支點的培養體系,對基地本科生實施全方位教育,重點培養高水平的經濟學基礎人才。
核心課程
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公司理財、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當代中國經濟、勞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網絡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司財務、市場營銷、企業經濟學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經濟學知識,適合在政府、金融機構、高等學校、大中型企業中從事政策分析、教學研究、經濟管理等工作。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由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理論及相關實務所組成的綜合性學科。該專業培養學生系統掌握國際經濟及貿易的基本理論與業務知識,深入了解國際經濟的發展趨勢及國際市場運行規則,熟悉我國對外經貿方針、政策。該專業強調培養學生外語的運用能力,多門課程都采用英文授課。
核心課程
世界經濟、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工商管理、國際經濟法、國際投資理論與實務、西方公司財務、國際結算、計量經濟學、金融經濟學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具有獨立從事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實踐活動和理論研究的能力,適合在各類外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和政府機關工作。
國民經濟管理專業
該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經濟學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與規劃、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實踐,了解國民經濟動態,能夠獨立從事經濟政策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
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學、發展戰略與規劃、投入產出分析、產業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等。
就業方向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經濟管理部門及政策研究機構、金融證券投資機構、大中型企事業的管理部門等。
經濟學-數學雙學位實驗班
每年從經濟學院新生中選拔13人、信息學院新生中選拔7人組建“經濟學-數學雙學位實驗班”。該實驗班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培養具有較高思想和業務素質,掌握與了解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工具與原理,具有扎實的數學理論基礎,熟練運用外語,能分析解決中國經濟改革中實際問題的專門人才。學生達到規定的學分要求以后,授予經濟學和理學兩個學位,優秀學生將直接本碩連讀、碩博連讀(保送率達到80%以上)。
核心課程
經濟學原理、中高級微觀經濟學、中高級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與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政治經濟學、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動態優化、隨機過程、概率統計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經濟學知識,具有到國內外一流大學繼續深造的潛力,也適合在政府綜合部門從事政策分析、經濟管理等工作。
能源經濟專業
該專業于2010年8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2011年開始招生,只招收理科生。主要培養面向21世紀的具有較高專業素養、較強應用技能和科研能力的能源經濟專門人才。它將能源和經濟結合起來,包括能源的戰略選擇、能源的融資、能源的預測、能源企業的組織形式等,以能源為研究對象,涉及到經濟管理方面的內容。該院在德州已建立實習基地,將來將安排學生到實習基地參與企業運營,通過鍛煉提高實際能力。
核心課程
能源經濟學、能源市場與價格、能源安全、低碳經濟、能源政策、能源經濟數量模型、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能源企業管理、能源金融、石油經濟學、能源產業制度創新等。
就業方向
各級政府能源經濟管理、各級銀行金融機構和大中型企業的能源管理、高校及科研機構的能源經濟教學科研等工作。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