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物流管理”等伴生新興產業的自考專業將漸熱考場職場
近日,海淀區自考辦對近期即將畢業的1600名自考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20%的專業吸引了80%的考生,呈現明顯“倒二八定律”。在本專科層面畢業人數最多的幾乎都是法律、會計、金融等所謂“熱門”專業,而一些新自考專業或“冷門”專業甚至出現僅一人報考局面。專家提醒,自考“熱門”未必是就業“熱門”,如不能把握市場脈搏,理性選擇專業,待業自考生的個人職業前景足以令人擔憂。
“我們班不少同學在大二上學期就過了10門專業課,壓力很大,法律專業這么熱,大家都來擠。”
北京科技職業學院一名上大二的章姓同學告訴記者。而來自海淀區自考辦的調查顯示,專科畢業人數最多的法律、會計、漢語言文學三個專業占到本期專科畢業生人數的50%以上,全北京的情況也大體相似。
全國自考辦公布數據顯示,民校計劃外學生自考生源比例不到30%,社會在職人員則占到整個自考人數的70%。并且,這些來自不同群體的報考大軍所選擇的專業大同小異,即八成考生被兩成專業所吸引。
國家自考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坦陳,在職自考生的學習時間有限且并非所有專業都可以自學,像通信工程、微電子這樣技術性較強的理工科專業,沒有專業輔導機構輔導是完全學不會的。其次,在職人員主要是一個學歷需求,所以報考人流勢必會傾向于一些易操作的 “熱門”專業。
“自考制度走過這么多年的道路,現在是進行變革的時候了。”全國自考學會常務理事陳寶瑜教授認為,自考的專業設置已經有些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了,一方面很多所謂“冷門”無人問津,形同虛設,而另一方面一些新興行業卻招不到合適人才。
培黎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余臨表示,“新自考”將有可能是自考制度發展的一個方向,那就是自考專業的設計將和相關行業發展緊密聯系。
一些和新興產業相伴而來的新專業比如“物流管理”、“采購供給”、“輕軌工電管理”等將逐漸浮出水面,成為新“熱門”,這也是自考制度走出困境的必經之路。
訪談
選擇新專業不易被淘汰 專家建議待業自考生追隨新產業,放棄考場“熱門”
陳寶瑜,全國自考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城市學院常務副院長。
新京報:自考生選報專業應遵循一個什么樣的標準?
陳寶瑜:首先,自考生要明確自己是為了就業還是為了繼續深造,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應該報考技術性專業或者和新興產業緊密結合的“新自考專業”,而后者則應該報考適于深造的專業,比如法律等一些傳統“熱門”專業。
新京報:你覺得“新自考專業”有何優勢?
陳寶瑜:首先,新自考專業設置職業性色彩突出、實用性強,和行業最新需求緊密結合,相當長時間內不會被淘汰,是能夠絕對派上用場的專業。其次,新自考專業的課程更為精練,刪除了很多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更多地保留了職業能力的課程,這樣就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同時給了他們更多的參與實踐的機會。最后,新自考專業的開設一般是校企合作的成果,這非常有利于學生就業和這個專業的發展壯大。
新京報:社會考生和民辦學校計劃外考生是否要遵循不同報考標準?
陳寶瑜:前者選擇專業不涉及就業問題。而計劃外學生則由于要面臨就業,他們一般會盡早明確職業方向,選擇能夠更加容易就業的專業,而不是容易拿到學歷的專業,而且其選擇的專業與就業形勢、人才市場狀況聯系較為緊密。
專家支招
新自考專業
專業示例:物流管理、采購供給、城市鐵路管理供電、航空服務、學前兒童教育、家政管理等。
推薦理由:新自考專業又稱“缺門專業”,主要是由于新興產業的發展而帶來的工作崗位,比如物流業今年的興起使得物流管理人才炙手可熱,故而有了“物流管理”專業的需要,再比如城市鐵路的興起和技術革新促使了管理人才的日益專業化,所以有了“城市鐵路管理供電”專業。這些專業前景是非常樂觀的。
適合人群:民校計劃外學生,打算自考后就業或重新擇業的社會人員。
(推薦人:陳寶瑜)
技術性專業
專業示例:通訊工程、動畫制作、游戲制作、計算機等。
推薦理由:首先,這類專業能夠學到扎實的技術。而且動畫制作等部分專業雖然目前需求并不算大,但產業前景非常樂觀。并且,這些技術性強的行業學起來非常困難,這樣的人才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是稀缺的。
適合人群:擇業要求較高并能承受較大壓力的自考生。
(推薦人:北京郵電大學自考中心主任張本卿)
萬金油專業
專業示例:漢語言文學、英語、電子商務、工商管理等。
推薦理由:首先,這類專業門檻低,一般高中水平學生都可以勝任學習任務,而且這些專業考試比較容易過關,這是非常現實的考慮。其次,這些專業的口徑非常寬,比如學中文的人可以從事管理專業、文秘專業的工作,而英語專業同樣可勝任其他很多專業的工作。
自考學生就業能夠選擇職位的空間本來就小,所以這種“萬金油”專業能夠讓自己多一些選擇的余地。
適合人群:比較看重拿學歷或對上述專業感興趣并打算繼續深造的自考生。
(推薦人:培黎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余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