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金融學院前身為財政金融系,成立于1983年,2006年設立財政金融學院,2009年改為金融學院。現有金融學以及與其同源的投資學兩大專業,其中金融學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金融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金融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投資學專業為本校老牌專業。學院堅持“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為宗旨,以振興河南經濟、實現中原崛起、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己任,著力將金融學、投資學打造成為在中部地區有影響力的學科品牌。截至目前,學院在省內的金融、投資機構中建立了10家教學實習基地,已經為社會輸送畢業生4000余名,活躍在省內外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等各個崗位,深受社會歡迎。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40余人,教師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講師13人,碩士生導師10人,90%以上教師都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學院教學、科研成果豐富,“貨幣銀行學”課程被評為省級優秀課程,學院教師研制開發的“貨幣銀行學網絡教學課件”獲得中央電教館的優秀獎,著名專家李鴻昌教授在投資學領域研究成果豐厚,在國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近年來,學院學術團隊全力攻關,先后完成3項國家級課題、20多項省級和一大批廳局級課題,出版專著20多部。
金融學院學生工作屢創佳績。先后獲得河南省“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服務團隊、河南省大學生十佳優秀社團標兵、鄭州市紅旗團總支、鄭州市優秀青年志愿者服務集體等榮譽稱號,曾連續五年蟬聯校運會團體總分第一名及體育道德風尚獎。
金融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所屬學科:經濟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經濟學、金融學理論基礎;熟悉當代金融學發展動態,掌握銀行經營管理、金融資產管理、企業資本運作、保險經營管理等實務,并具有一定決策、協調和組織能力,適合在各類銀行、金融監管部門、信用合作社、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財務公司、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社保部門、各類企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資金運作管理部門工作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金融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接受金融學基礎知識、科學研究方法和社會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訓練。
主干學科:經濟學、金融學
核心課程:金融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工程學、投資學、銀行會計、信托與租賃、公司理財、保險學、保險企業經營管理等。
實踐教學:以實驗課程(金融分析軟件應用、金融實務模擬)、社會實踐(含專題社會調查、畢業實習)和科研論文寫作(參與課題研究、撰寫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等)相結合。
金融學(保險理論與運營方向)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所屬學科:經濟學
培養目標:保險學方向是在金融學基礎上衍生并發展的一個分支,該方向培養在風險管理、社會保障、保險理論與實務、財務規劃等方面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學生應掌握經濟學科的基礎理論;系統的掌握保險的基本理論與實務;熟悉我國有關的法律、方針和政策;了解國內外保險理論和實踐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和初步的科研能力;適合在政府、財務、金融投資、保險機構、社會保障、學校等部門從事相關工作的合格人才。
核心課程:金融學、保險學、保險企業經營管理、財產保險、人身保險、保險數理、保險監管、保險法學、市場營銷、金融理財等。
投資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
所屬學科:經濟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經濟學、金融學理論基礎;熟悉當代投資領域發展動態,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金融資產組合管理、資本營運、價值評估和風險控制、并具有一定決策、協調和組織能力,適合在銀行、證券機構、金融監管部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上市公司證券部門、各企業資金運作管理部門工作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核心課程:金融學、投資學、期貨與期權、國際金融學、金融工程學、投資學、證券投資分析、金融市場學、公司理財、保險學、風險投資學、基金管理、投資項目評估等。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