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文化傳播學院成立于1985年6月,其前身是中文秘書系,1997年更名為文化傳播系,2012年更名為文化傳播學院。目前設有廣告學、廣播電視新聞學(財經新聞方向)、漢語言文學和漢語言文學(商務秘書方向)。
文化傳播學院現有教職工54人,專職教師4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博士5人。設有廣告學、商務秘書、新聞學和大學語文四個教研室。除承擔本系專業教學任務之外,還承擔著全院大學語文、寫作、公關禮儀等21門公共基礎課和選修課的授課任務以及對外國留學生的漢語教學課程,也是河南省高教自考文秘專業的主考單位和秘書職業資格鑒定培訓的指定單位。
文化傳播學院教師近年來在各種刊物上發表的論文319余篇,專著和教材24部,承擔國家級課題3項,省級課題31項。獲得省級以上科研獎勵6項。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提高了我院的教學科研整體水平。
文化傳播學院現有在校生900余人。學生自辦有雄風廣告俱樂部、未來秘書協會和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等4個學生社團,有《百靈鳥》、《廣告風》、《新視野》等學生自辦的刊物。這些為學生的自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論與實踐陣地。
文化傳播學院目前擁有較為先進的實驗教學設備。建立了教學實驗中心,實驗中心設有全媒體實驗室1個,裝備60余臺可供學生上網學習使用的高配置電腦,非線性編輯實驗室1個,有非線編教師用機2臺,學生用機30臺,攝影攝像實驗室1個,學生學習用攝像機12臺,照相機100臺。系圖書資料室有藏書8000余冊,期刊80余種。
漢語言文學
修業年限:標準學制4年,彈性修業年限3至7年。
授予學位: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所屬學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一定的文藝理論素養及寬口徑的專業技能,可在企事業單位,文化、出版、新聞傳播、學校、行政機關等部門從事文秘、記者、編輯、宣傳、教學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技能素質、文化素質和身心素質。
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寫作和文字編輯能力,以及信息處理以及公關協調能力;初步具備本專業教學與科研的能力;能熟練操作現代辦公機具。
開設課程: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含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現當代文學(含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寫作、秘書學、公文寫作與處理、領導科學、公共關系學、傳播學、辦公自動化系統及應用、攝影攝像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采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同時積極開拓第二課堂,通過閱讀推薦書目,完成讀書筆記,參加學術講座,發表學術論文等活動,實現培養目標。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認識實習、課程設計、社會實踐、專業模擬實訓、創業教育、畢業實習等。
漢語言文學(商務秘書方向)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所屬學科:文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在黨政機關及各類工商企業中全面輔助領導管理工作的高級秘書人才。
培養要求:要求畢業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秘書專業理論和技能素養、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素養、語言文字及文化素養、身心素養。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語言文字及文化修養;
2.系統掌握商務秘書和現代管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
3.熟悉國情,熟悉國家經濟社會建設、改革與發展等方面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4.較強的辦事、辦文、辦會能力;
5.較強的輔助政府機關和工商企業管理決策的調研、信息處理以及協調、公關的能力;
6.一定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7.初步具備本專業教學與科研的能力;
8.能熟練操作現代辦公機具。
主干學科:秘書學、管理學、漢語言文學
核心課程:秘書學概論、商務秘書實務、公文寫作與處理、英文函電、領導科學、公共關系學、傳播學、文學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公共管理學、商務溝通、電子商務、市場營銷、辦公自動化系統及應用、互聯網技術及應用、攝影攝像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1.實訓課程(含實務模擬、情景教學、電腦及周邊設備操作、攝影攝像等);
2.社會實踐(含社會調查、實習等);
3.文寫作(含畢業論文、學年論文、科研實踐等);
4.通過閱讀推薦書目,完成讀書筆記;
5.參加挑戰杯以及相關專業賽事等活動。
新聞傳播學類【含廣播電視學(財經新聞方向)、廣告學專業】
廣播電視學(財經新聞方向)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所屬學科:新聞傳播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各類媒體尤其是廣播電視機構以及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財經新聞采訪、報道、評論、拍攝、編輯、主持、策劃、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深厚的的專業功底、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嫻熟的專業技能。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新聞傳播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熟悉黨和國家的宣傳政策,了解中外新聞發展歷史和現狀,具有新聞、財經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新聞采、寫、編、評、播的基本技能,了解新媒體的發展現狀及運作方式,具有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決新聞傳播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寬的知識面以及向專業知識深度和廣度發展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新聞、財經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廣播電視新聞和財經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評論、播音主持等基本技能;
3.具有分析和解決新聞傳播及相關問題的能力;
4.具有比較扎實的外語、計算機知識及較強的應用能力;
5.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具有較寬的知識面以及向專業知識深度和廣度發展的基本能力。
主干學科:新聞傳播學、經濟學
核心課程: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公共關系學、市場營銷學、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財經新聞概論、電視編輯與制作、中外新聞傳播史、媒介經營管理、財經新聞報道、經典新聞作品評析、電視專題與專欄、網絡與新媒體研究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校內實踐教學、媒體實習等。
1.校內實踐教學
主要包括:(1)獨立的實驗課程,圍繞廣播電視采制流程開設獨立的訓練課程。(2)課程設計中的實踐環節,即將理論講授與作業訓練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2.媒體實習
學生通過在媒體實習,參與廣播電視節目策劃、采訪、拍攝(錄制)、編輯、報道、合成等環節的具體工作。實習時間不少于20周。
廣告學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所屬學科:新聞傳播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畢業后能在廣告公司、企業、媒體從事廣告策劃、廣告創意、廣告設計等工作的應用型廣告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廣告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廣告理論研究、廣告實務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訓練。
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廣告學及主要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能夠較好運用理論知識分析研究實際營銷傳播問題,尋求解決實際營銷傳播問題的方法途徑;
3.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計算機與網絡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國情,熟悉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廣告學及主要相關學科的理論前沿問題;
6.具有能初步從事廣告策劃、廣告創意、廣告設計等實際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能力。
主干學科: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社會學
核心課程:傳播學概論、市場營銷、公共關系學、廣告學概論、市場營銷調研、廣告策劃、廣告創意、廣告心理學、廣告文案、平面廣告設計、廣告攝影攝像、廣告媒介與應用、網絡與新媒體研究、網絡廣告、消費行為與營銷策略、實效促銷、廣告文化、廣告美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實驗課程(實務模擬等)、專業實戰(含市場營銷調研、廣告策劃、廣告創意和設計等)、科研和論文寫作(含學年論文、科研實踐等)。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