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類: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較扎實的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專業技術實踐技能,綜合素質良好,并獲得機電工程師基本訓練,在專業技術領域內具有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維護管理、技術改造與規劃、應用研究、企業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1.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的精神;
2.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具備一定的美學修養;
3.較系統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設計、電工學、工程材料及機械制造技術、電氣控制與PLC技術、數控加工、CAD/CAM技術、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4.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5.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6.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7.具有在工廠進行機械設計、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及組織管理能力;
8.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9.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性、一定的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才能。
三、學制與學位
1.學制:四年。
2.授予學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四、主要課程
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機械原理、互換性與測量技術、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工藝及夾具、金屬切削機床、液壓與氣壓傳動、機床電氣控制與PLC、數控技術、模具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的應用、計算機輔助制造軟件的應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材料成型及模具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受到現代材料成型及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能從事焊接及模具設計與制造領域中的設計制造、試驗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及熱加工工藝的基礎理論與技術和有關設備的設計方法,接受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焊接工藝設計、模具設計、工廠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成形工藝的基礎理論、技術和有關塑料模具、金屬模具等的設計方法,在知識體系上實現制造工藝-設備-模具-材料一體化的有機結合;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4.具有本專業領域所必需的專業知識,了解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三、學制與學位
1.學制:四年。
2.授予學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四、主要課程
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成型原理、金屬學與熱處理、模具CAD/CAM、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焊接方法與設備、焊接結構與檢驗等。
工業設計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系統掌握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較強工業設計應用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形象與展示設計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與知識,掌握應用造型設計原理和法則,具備處理各種產品的造型與色彩、形式與外觀、結構與功能、結構與材料、外形與工藝、產品與人、產品與環境、產品與市場的關系,并將這些關系統一表現在產品造型設計過程中的基本能力。
1.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3.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產品設計基礎、構成藝術設計、人機工程、造型材料與工藝、計算機輔助設計、產品策劃與市場營銷等基礎知識;
4.具有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的初步能力,有較強的表現技能、動手能力及美的鑒賞與創造能力以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5.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6.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性、一定的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才能。
三、學制與學位
1.學制:四年。
2.授予學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四、主要課程
設計速寫、產品實物速寫、快題設計、構成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效果圖、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基礎、造型材料與工藝、人機工程學、產品形態聯想、產品開發設計、產品改良、包裝設計、展示設計等。
車輛工程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車輛工程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科學知識,具備汽車設計、制造、維修、運用和計算機技術與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技能,能在車輛研發、制造和運用、維修等部門從事汽車及相關產品設計制造、新技術研究開發和市場營銷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學和電子學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受到汽車產品設計開發、電子技術、工業自動化和試驗制造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應用計算機軟件、電子控制技術和機械制圖等基礎知識,進行車輛及其相關產品設計、制造、維修和營銷方面的基本能力。
(一)素質要求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奮斗的理想、事業心和責任感。
2.具有科學嚴謹、勤奮踏實的學風和實干創新的精神,以及熱愛勞動、遵紀守法、自律謙讓和團結合作的品質。有較好的文化道德修養和健康的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行為準則。
3.具有一定的哲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做到實事求是。
4.掌握科學鍛煉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身心健康,毅力頑強,達到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具有初步的軍事理論和國防知識。
(二)能力要求
1.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車輛工程中遇到的研究、運用、規劃、設計制造以及實驗等問題的能力。
2.掌握獨立學習和應用新知識的方法,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獲取新知識、收集處理信息、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
3.具有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4.掌握一門外國語言,能順利閱讀專業文獻,具有一定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三)知識結構要求
1.掌握車輛工程領域所需要的較為系統扎實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所需的專業知識,了解有關汽車工業發展的動態。
2.具有一定的市場經濟、經營管理、人文科學和工業美學知識,掌握一定的法律和技術法規知識。
3.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4.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三、修業年限
本專業學制四年
四、授予學位
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五、主要課程
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技術、電子技術、發動機原理、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汽車市場營銷等。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和主要專業實驗
由三個層次的實踐環節構成:
基礎實踐:軍事訓練,專業(公益)勞動,社會實踐;
專業實踐:制圖測繪,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工程實訓,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車輛課程設計,汽車拆裝實習,汽車駕駛實習,金工實習等;
綜合實踐:生產實習,畢業設計。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并獲得電氣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相關的工程設計、系統運行、研制開發、設備管理與維修、工程技術管理等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是電氣信息類的寬口徑專業。主要特點是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相結合、強電與弱電相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軟件與硬件相結合、元件與系統相結合、理論研究與技術應用相結合。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路原理、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氣控制與PLC、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系統、檢測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并接受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具有分析解決本專業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
熱愛祖國,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協作精神。
2.業務素質:
1)較系統的掌握本專業領域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2)具有較強的科學實驗、分析解決本專業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
3)獲得較好的工程實踐訓練,掌握電氣系統的研究設計、調試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在生產自動化系統和裝置以及管理系統中應用計算機能力;
4)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英文文獻,具有查詢資料、獲得信息的基本能力;
5)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3.文化素質:
具有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
4.身心素質:
掌握一定的體育和軍事理論知識,具備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能夠勝任未來工作。
三、學制與學位
1.學制:四年。
2.授予學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四、主要課程
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程序設計、電機及電力拖動、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系統、檢測技術、電氣控制與PLC應用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供配電技術。
交通運輸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和未來社會與科技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交通運輸專業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與交通運輸相關的設計、研發、設備管理與維修等領域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1.思想政治素質:
熱愛祖國,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遵紀守法,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協作精神。
2.業務素質:
1)系統掌握交通運輸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交通運輸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2)具有交通運輸公司、交通管理部門、交通規劃部門、物流企業等崗位工作的管理能力;熟悉國家有關交通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交通運輸組織指揮、交通運輸企業生產與經營的基本協調能力;具有汽車生產廠、汽車改裝廠的工作管理能力;具有汽車服務企業、汽車4S店、汽車保險公司、汽車保險評估公司的工作管理能力。
3)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熟悉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查詢、數據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夠獨立尋求交通運輸專業新知識,利用新成果,提高個人的業務水平。
4)掌握一門外語,具有閱讀翻譯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和用外語交流的能力,具有計算機應用的能力。
5)具有車輛駕駛的能力。
3.文化素質:
具有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多元文化)、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較深的文化修養。
4.身心素質:
掌握一定的體育和軍事理論知識,具備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良好的應變能力適應能力,能夠勝任未來工作。
三、學制與學位
1.學制:四年。
2.授予學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的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四、主要課程
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制造基礎、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運籌學Ⅰ、汽車構造、汽車理論、發動機原理、汽車運用工程、汽車交通運輸學、汽車維修工程、汽車檢測與診斷、汽車市場營銷、汽車保險與理賠等。
??祁悾?/P>
供用電技術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供用電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文化修養,能在供用電行業、工礦企業從事供用電系統、變電站的生產運行與維護、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電網技術改造、電力生產過程的運行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素質和能力: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創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2.具備必須的公共文化素質,英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3.掌握必須的供用電技術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供用電技術專業知識。
4.重點掌握從事企業和城鄉的供用電管理,供用電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供用電系統、高低壓供配電系統的安裝、調試、運行監控、維護維修、生產管理及技術改造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和基本技能。畢業時具有本專業所要求的職業資格證書。
5.具有一定的中文寫作能力,會編寫技術或工藝說明書、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報告、實踐實訓報告以及其它技術文件。
6.具備獨立進行電工操作及電工維修的基本能力;能夠熟練地對電機進行控制;能夠應用單片機控制技術、PLC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控制技術對供配電設備進行控制;
7.能夠進行供配電一、二次設備的安裝、接線、調試與校驗;能夠進行小型變電所的基本設計;能夠進行用電監察,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8.能夠熟練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對工礦企業的變電站設備(如供配電設備和電氣自動化設備等)進行操作、安裝、調試、維修和初步設計,能夠獨立完成變電站倒閘操作;
9.熟悉電力、電氣等行業崗位規范和職業道德標準;
三、修業年限
三年
四、主要課程
電工技術、工程制圖、電子CAD、模擬電子技術、供用電設備、C語言程序設計、數字電子技術、電力系統分析、單片機應用技術、PLC原理及應用、電機與拖動、電能計量、自動控制原理、氣動控制技術、供用電網絡繼電保護
汽車運用技術
一、職業與崗位分析
本專業人才市場容量很大,各大中型運輸、鄉鎮企業、農村及第三產業均緊缺具有“用、修、管”實踐能力的汽車運用技術的實用型人才。
(1)各汽車制造企業、運輸企業、修理企業設備的使用、安裝、調試與運營管理。
(2)各運輸企業、修理企業的汽車修理、維護與故障診斷。
(3)各運輸企業、修理維護企業的生產、運營管理。
二、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必備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汽車維修、檢測和汽車運輸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三、專業核心能力:
汽車保養、檢測與維修能力。
四、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
機械基礎、汽車發動機結構與維修、汽車電器設備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使用性能與檢測、汽車使用與技術管理、自動變速器結構與維修、汽車及配件營銷、汽車保險、汽車維修技術及實訓、金工實習、汽車電器實訓、汽車拆裝實習、駕駛實習、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實訓、畢業實訓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五、就業方向
在汽車維修企業、汽車運輸公司、各國內外大型汽車公司,從事汽車檢修和保養工作,汽車及配件銷售工作,汽車保險理賠和租賃工作。
六、學制
3年
機電一體化技術
一、職業與崗位分析
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操作安裝調試維護和改造工作,當前CAD/CAM軟件的應用工作,機械加工工藝的編制及工裝設計等工作。
二、培養目標與要求
根據社會調查研究及用人單位要求,以職業與崗位分析為基礎,確定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培養目標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掌握機電一體化專業技術,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高等應用機電專業應用人才。
三、學制
本專業基本學習年限為三年。
四、課程設置
本專業共28門??倢W時2016學時,其中公共課占27%,專業課占68%,修課占5%.
主要專業課程簡介:
1、《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使學生掌握數控機床的編程、操作和維護保養方法。
2、《機械制造技術》本課程是一門職業技術課。主要講授機械制造工藝和夾具設計等內容。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零件機械加工工藝文件編制方法和專用夾具的設計方法。
3、《機電一體化概論》使學生掌握機電一體的相關技術,了解典型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基本組成。
五、就業方向:
1、機電產品的開發與設計
2、機械制造工藝,工裝設計與實施
3、機電設備安裝、調試、生產、運行、維護方面的技術工作
4、數控加工設備(數控車、數控銑)的編程、操作及維護
5、從事機電設備技術改造、生產管理工作
六、證書要求:
1、國家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證書
2、勞動部機械CAD考試中級證書
3、數控機床編程操作考證中級
4、維修電工操作考證
七、學制
3年
電氣自動化技術
一、專業培養目標
根據社會調查研究及用人單位要求,以職業與崗位分析為基礎,確定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是:面向生產第一線的工業企業或其它部門電氣設備生產、技術、開發、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管理、技術改造等方面的工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急需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在自動化控制領域具有大專水平的理論基礎和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應用型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具有集體主義觀念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遵紀守法。
2.具有一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協調和合作能力,具有不斷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
3.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儀表儀態和健康的體魄。
4.掌握本專業基礎和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學科的發展動向,具有一定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掌握自動控制設備的組裝調試及維修等相關能力。
5.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正確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三、學制
本專業基本學習三年
四、主要課程
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機械工程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電機與拖動、自動控制原理、電氣CAD、電力電子技術、電氣控制技術、單片機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PLC原理及應用、交流調速、工廠供電。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由課程實驗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兩部分構成。其中,課程實驗主要包括以下課程: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單片機原理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電氣控制技術等。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有:金工實習、數字電子技術實訓、電工實習、單片機實訓、PLC實訓等。
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
一、職業與崗位分析
畢業生可到工礦企業從事數控技術應用和維護方面的工作,能進行數控編程與操作、數控設備的維護與技術改造工作,也能從事技術分析和生產組織管理工作。
應取得的職業技能證書
1.本專業專科畢業證書;
2.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證書;
3.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合格證書;
4.本專業的中級職業資格證書:鉗工操作中級證書、電工操作證書、數控銑床操作中級證書。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設備及制造業,培養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從事數控加工設備的操作、工藝制定、編程、維護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三、實踐性教學
金工實習、電工實習、數控工藝與編程操作實習、數控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四、課程設置
本專業共26門,主要專業課程介紹
《數控編程與操作》
講授數控編程指令、基本操作、加工工藝等基本知識,使學生有一定的數控編程與操作能力;
《數控機床》
講授數控機床(數控車床、數控銑床、線切割機床、電火花加工機床)的典型結構、傳動系統和工作原理,各軟硬件模塊的功能和作用使同學們熟悉現代的各種數控設備;
《機械CAD/CAM》
講授AutoCAD軟件的基本知識,二維圖形的繪制及編輯方法,文本及尺寸標注方法,圖層、塊、屬性操作;MasterCAM軟件的造型及加工模塊的基本內容,使同學們有一定的電腦繪圖能力;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
講授機械零件的幾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的基本知識,選用合理的公差配合,幾何量測量技術的初步訓練。
《數控設備維修技術》
講授數控設備故障診斷、數控系統分析、數控設備維修;
《機械制造技術》
使學生了解機械零件毛坯各種成形方法的特點和應用,初步具有選用材料、毛坯及分析毛坯結構工藝性的能力。
五、學制
三年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