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程<本科四年制>(學費:3960元/學年)
基本情況:紡織工程專業于2004年開始招生,已畢業學生近300人,目前有在校學生260人;年招生規模2個自然班(40人/班)。紡織工程專業具有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梯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擁有專任教師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校特聘教授1人;所有專任教師均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其中7人具有博士學位,在讀博士1人。1人為浙江省首屆(2012)“高校優秀教師”、151人才,1人為省級學科帶頭人。紡織工程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紡織工程專業是校級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紡織工程專業堅持以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為工作核心,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和課程建設,《紡紗學》為省級精品課程,《織造學》和《紡織服裝材料學》為校級精品課程,現承擔浙江省及校級重點教研項目3項,近三年獲各級教學成果獎4項。紡織工程專業注重以科研促教學,通過科學研究不斷提升教師專業能力,進而推動學生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現已形成“新型紡紗技術與產品開發”、“新型紡織品設計”和“新材料及產業用紡織品開發”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紡織工程專業建有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高效節能短流程紡織先進加工技術創新團隊”和嘉興市科技創新團隊——“現代紡織科技創新團隊”,近三年承擔包括國家科技計劃支撐課題子課題、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浙江省自然基金等課題在內縱橫向課題30余項,支配科研經費1000余萬元,在核心期刊及以上級別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及主編、參編教材3部,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6項。注重引導、吸收學生參與科學課題研究,培育學生科研能力,近三年,紡織工程專業學生參加大學生挑戰杯獲獎3項,獲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新苗人才計劃)立項資助5項。2012年,紡織工程專業畢業生考取東華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院校的碩士研究生比例達23%,位居全校前列。紡織工程專業設有新型成紗工程實驗室、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紡織品設計與打樣實驗室、紡織CAD實驗室等專業人才培養所需的完備實驗室體系,材料與輕紡工程實驗中心為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紗線材料成型與復合加工技術研究實驗室”為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現代紡織服裝加工技術實驗室”為嘉興市重點實驗室。此外,紡織工程專業在桐昆集團、巨石集團、浙江神州毛紡織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浙江省大中型骨干紡織企業建有實踐教學與工程實訓基地,形成了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堅實平臺。
特色與優勢:紡織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以服務地方及區域經濟為鮮明指向,圍繞嘉興市乃至浙江省紡織工業產業集群的特點,構建人才培養知識與能力結構,并以此形成培養特色與錯位優勢。經過多年實踐,現已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專業基礎平臺+特色模塊”的人才培養知識結構特色和“重視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人才培養能力結構特色。紡織工程專業現設“紡織品設計”和“紡織品貿易”兩個專業方向,吻合紡織工業調整、振興對專業技術人才知識-能力結構的需求。由于人才培養知識-能力結構與產業需求的高度契合,加之地處重要的紡織產業聚集地的區位優勢,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近三年一直為100%,供需比達1:3,位居全校前茅。目前,浙江春江輕紡集團有限公司、新澳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神州毛紡織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在紡織工程專業設有企業獎學金,年涉及獲獎學生20人次。
培養目標:紡織工程專業培養具有良好專業技術素質和科學、人文素養,掌握紡織科學基本理論與專業實踐知識,具備從事紡織產品設計、紡織生產加工技術與設備管理、產品質量控制、紡織品貿易與營銷的知識結構與能力,能在從事生產制造、貿易營銷、檢測檢驗、設計研發等相關紡織行業企業、公司勝任產品設計與開發、生產加工工藝設計、產品質量控制、產品測試與檢驗、內外貿易、市場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電工技術、機械設計基礎、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紡織材料學、針織學、織物組織與CAD、紡紗學、織造學、染整工藝學、專業英語、色彩與圖案設計、織物來樣分析、紋織學與大提花織物設計、服用紡織品設計、家用紡織品設計、紡織品貿易實務、紡織標準與檢測、紡織品市場營銷實務。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就業或繼續深造去向:紡織品貿易公司從事紡織品內外貿易;紡織生產企業從事工藝、設備管理、原料采購與產品銷售及產品設計與研發;紡織品檢驗機構或公司從事紡織品測試、檢驗與管理;紡織儀器、設備、CAD軟件公司從事安裝、調試與技術支持;紡織生產用專件、耗材企業從事產品開發與銷售;考取、就讀碩士研究生;考取商檢局、纖維檢驗局、海關及其它專業相關公務員。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