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現有教職員工85人;有博士生導師5人;省優秀科技人才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教授18人;副教授27人;博士23人。有在讀本科生1426人、研究生233人、博士生19人。
學院有資源勘查工程、勘察技術與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土地資源管理、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地理信息科學7個本科專業。其中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為貴州省示范性本科專業。
學院有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有地質學和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二級學科碩士點12個;有地質工程和環境工程2個專業碩士學位點;有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省級重點學科及地球科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有5個院屬科研所(中心);有1個省級科技人才創新團隊;有環境科學與工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近5年來,學院的各類科研項目達1000余項(其中主持 “973”子課題6項,“973”預研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國際合作交流項目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0項),經費達10890萬元,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發表核心以上刊物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6部。
近幾年來,學院各專業社會需求量增大,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均在95%以上。
地理信息科學專業 理工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培養掌握現代地理空間信息(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基礎理論方法及應用技能的人才為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地理信息采集與處理所必需的計算機技術、圖形圖象處理技術,掌握地理信息系統設計、集成和維護、數據編輯和管理、空間分析及其專題制圖技術,掌握衛星定位系統和遙感的基本理論及其信息數據的采集、分析與處理方法,掌握全數字化地形測量和地理數字化產品生產工藝。熟悉城市規劃、國土管理、資源與環境等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開發流程及操作過程。
主要課程:計算機語言、測量學、軟件工程、網絡技術、經濟地理學、運籌學、數據庫技術、地形測量技術、測量儀器操作技術、地圖學、圖形圖象處理技術、自然地理、GPS定位與導航、數字化測圖技術、GIS原理及數據管理、GIS制圖與空間分析、地理信息生產管理、地圖數字化技術、遙感圖象處理、4D數字產品制作技術、專業英語、普通地質學、自然災害學、國土信息系統、環境生態學。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政府(地理)信息中心、城市建設、市政工程、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城市規劃管理、測繪、交通運輸、水利、電力、農林、房地產管理與開發規劃、大型企業等部門以及其它相關信息產業部門從事空間信息開發、系統集成、維護和管理事務,以及數字產品的數據采集加工、生產和分析等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位
環境工程專業 理工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在工業企業和城鎮中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和給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從事環境設計、環境規劃、清潔生產、環境監測與環境評價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環境工程專業設有環境工程碩士點,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置工程、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評價、環境工程技術經濟
就業方向:能在環保部門、經濟管理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管理、教育等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位
環境科學專業 理工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環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獲得環境科學應用方面的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基本的科研技能,培養目標是成為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環境污染生態治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環境科學概論、環境化學、環境地質學、環境生態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信息系統等專業基礎課;環境監測、環境規劃與管理、水體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置、環境經濟學、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生態修復等主要專業課程。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規劃設計部門、政府機關及環保部門、工礦企業的環保機構,從事科研、教學、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監測、環境評價和環境治理等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位
勘察技術與工程專業 理工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在完成公共基礎課程學習基礎上,根據學生成績和個人志愿分地質工程和巖土工程兩方向進行培養。地質工程方向培養具有獨立從事巖土工程勘察與施工、原位測試及室內試驗工作;對建筑物地基、邊坡、地下硐室及區域穩定性進行評價;對各類地質災害進行勘察、設計、施工和管理等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巖土工程方向培養城市地下工程及隧道工程、地面基礎工程、邊坡工程、工程爆破等的規劃設計、施工、勘察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地質學基礎、工程及水文地質、構造地質、工程巖土學、土力學、巖體力學、工程地質分析原理、巖土工程勘察、基礎設計與施工、地基處理、工程物探、勘探工程、巖土工程測試技術、巖土支擋與錨固技術、地下工程、基礎工程、邊坡工程、爆破工程、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到建筑、交通、水利、市政、環保、國土、地礦等部門企事業單位和教學科研機構從事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和管理等相關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位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 理工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知識以及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經濟、管理等方面應用能力與水文水資源及環境、地質方面專業和專業知識,能力強、素質高,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水力學、計算水力學、運籌學、地球科學基礎、水文學原理、水文統計、地下水文學、水文測驗、水文預報、水文水利計算、氣象氣候學、工程地質學
就業方向:畢業生能在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設、農林、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水文、水資源及環境方面勘測、設計、規劃、預測預報、管理、技術經濟分析以及教學和理論基礎研究等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位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理工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立足我國城鄉土地資源改革的實際需要,培養具備國土資源利用管理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土地資源調查、評價、規劃、開發利用、整理基礎理論及室內外工作方法,能從事地政管理、土地規劃、土地開發整理、土地利用與評價、城市規劃、測量、城建、房地產開發經營等眾多領域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土地資源學、土地經濟學、土地管理學、土地規劃學、不動產估價、礦產資源與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地籍測量與管理、土地開發與整理、土地信息系統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國土、城建、農業、房地產以及相關領域從事土地管理、土地調查、土地開發整理、不動產評估、地籍測量與管理等方面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位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理工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所需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計算機、測量學等技術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具備扎實的地質學基礎知識,具有對區域地質調查和礦床地質、成礦條件與成礦規律綜合分析評價的能力;掌握固體礦產勘查的理論知識、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培養在資源勘查、開發(開采)、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普通地質學、結晶學與礦物學、巖石學、古生物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地球化學、礦產勘查學;集中實踐環節有認識實習、地質填圖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到國土資源、礦業、礦產管理、環保、企業和教學科研機構工作。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位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